一种收集性便携雾化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559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收集性便携雾化杯,包括杯体、设于所述杯体内的雾化装置,所述杯体的内腔通过隔板分隔成储液腔和工作腔4,综上所述,本雾化杯可对溢出药液进行收集,保证溢出药液的不浪费。

A kind of collecting portable atomizing c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集性便携雾化杯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收集性便携雾化杯。
技术介绍
雾化杯的作用是用于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的疾病,如咽喉疾病、支气管疾病、肺科疾病,这类疾病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是雾化吸入疗法,雾化吸入疗法是利用肺部的血管网丰富,吸入的药液直达肺部、能使得药物的致病有效成分能与肺部结合、直达病灶。雾化吸入法的优点很多,如可以通过少量药剂的使用达到较高的成效,并且这类方法的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现有技术中超声雾化器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定向压强,使液体表面隆起,在隆起的液面周围发生空化作用,使液体雾化成小分子的气雾,使药物分子通过气雾直接进入呼吸道,达到治疗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收集性便携雾化杯,本雾化杯可对溢出药液进行收集,保证溢出药液的不浪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收集性便携雾化杯,包括杯体1、设于所述杯体1内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的内腔通过隔板2分隔成储液腔3和工作腔4,所述雾化装置含有雾化导管5,雾化浮球6、雾化电热丝7、设置于所述杯体1内部的电池8、导线9,所述雾化电热丝7与所述雾化浮球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雾化电热丝7的两端通过所述导线9分别与所述电池8的正负极电连接,设有所述雾化电热丝7的所述雾化浮球6置入所述雾化导管5的液面,所述雾化导管5的下端与所述储液腔3底部连接,所述储液腔3与所述雾化导管5构成连通器;所述杯体1的内壁设有电池室10,所述电池室10内置有所述电池8,所述收集性便携雾化杯还包括顶盖11,所述顶盖11的内壁衬有硅胶密封垫12,所述顶盖11可与所述杯体1的杯口螺纹密封连接,风扇13与所述电池8的正负极电连接,所述顶盖11、硅胶密封垫12中心均设有大小、位置对应一致的排雾通孔14,所述排雾通孔14接有雾化罩15;所述杯体1是透明的,所述隔板2设有与所述雾化导管5的上管口高度一致的溢液口16,所述杯体1的底部为中心部凹入的锥形壁,所述杯体1的所述底部设有漏孔17,所述杯体1的所述底部固定连接有接液容器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打开顶盖11,向储液腔3注入药液,向雾化导管5上液面置入设有雾化电热丝的雾化浮球,雾化电热丝通过导线9接通电流,电热丝始终漂浮于雾化导管的上液面,对雾化导管上液面的局部药液实现加热雾化,由于受热的水体较少因此雾化效率高,接电后瞬间雾化,随着药液的消耗,雾化导管的液面下降,雾化浮球和雾化电热丝组成的雾化装置也随着液面的下降而下降,由于储液腔与所述雾化导管的连通器作用,雾化装置在雾化导管的上液面处逐渐消耗掉所有的药液,本装置使用的续航时间长,储药量大。综上所述,本装置能实现药液的小范围局部的雾化,从而雾化节能省电、雾化效率高;加热雾化,雾化效果好,通过连通器结构实现存储和给药,储药量大,使用好评度高。所述隔板2设有与所述雾化导管5的上管口高度一致的溢液口16,溢出的液体落入杯底,所述杯体1的底部为中心部凹入的锥形壁,所述杯体1的所述底部设有漏孔17,液体从漏孔流出至所述杯体1的所述底部固定连接的接液容器18进行收集,本雾化杯可对溢出药液进行收集,保证溢出药液的不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雾化导管5、雾化浮球6、雾化电热丝7三者的结构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2中:杯体1、隔板2、储液腔3、工作腔4、雾化导管5、雾化浮球6、雾化电热丝7、电池8、导线9、电池室10、顶盖11、硅胶密封垫12、风扇13、排雾通孔14、雾化罩15、溢液口16、漏孔17、接液容器18。一种收集性便携雾化杯,包括杯体1、设于所述杯体1内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的内腔通过隔板2分隔成储液腔3和工作腔4,所述雾化装置含有雾化导管5,雾化浮球6、雾化电热丝7、设置于所述杯体1内部的电池8、导线9,所述雾化电热丝7与所述雾化浮球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雾化电热丝7的两端通过所述导线9分别与所述电池8的正负极电连接,设有所述雾化电热丝7的所述雾化浮球6置入所述雾化导管5的液面,所述雾化导管5的下端与所述储液腔3底部连接,所述储液腔3与所述雾化导管5构成连通器;所述杯体1的内壁设有电池室10,所述电池室10内置有所述电池8,所述收集性便携雾化杯还包括顶盖11,所述顶盖11的内壁衬有硅胶密封垫12,所述顶盖11可与所述杯体1的杯口螺纹密封连接,风扇13与所述电池8的正负极电连接,所述顶盖11、硅胶密封垫12中心均设有大小、位置对应一致的排雾通孔14,所述排雾通孔14接有雾化罩15;所述杯体1是透明的,所述隔板2设有与所述雾化导管5的上管口高度一致的溢液口16,所述杯体1的底部为中心部凹入的锥形壁,所述杯体1的所述底部设有漏孔17,所述杯体1的所述底部固定连接有接液容器18。打开顶盖11,向储液腔3注入药液,向雾化导管5上液面置入设有雾化电热丝的雾化浮球,雾化电热丝通过导线9接通电流,电热丝始终漂浮于雾化导管的上液面,对雾化导管上液面的局部药液实现加热雾化,由于受热的水体较少因此雾化效率高,接电后瞬间雾化,随着药液的消耗,雾化导管的液面下降,雾化浮球和雾化电热丝组成的雾化装置也随着液面的下降而下降,由于储液腔与所述雾化导管的连通器作用,雾化装置在雾化导管的上液面处逐渐消耗掉所有的药液,本装置使用的续航时间长,储药量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集性便携雾化杯,包括杯体(1)、设于所述杯体(1)内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的内腔通过隔板(2)分隔成储液腔(3)和工作腔(4),所述雾化装置含有雾化导管(5),雾化浮球(6)、雾化电热丝(7)、设置于所述杯体(1)内部的电池(8)、导线(9),所述雾化电热丝(7)与所述雾化浮球(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雾化电热丝(7)的两端通过所述导线(9)分别与所述电池(8)的正负极电连接,设有所述雾化电热丝(7)的所述雾化浮球(6)置入所述雾化导管(5)的液面,所述雾化导管(5)的下端与所述储液腔(3)底部连接,所述储液腔(3)与所述雾化导管(5)构成连通器;所述杯体(1)的内壁设有电池室(10),所述电池室(10)内置有所述电池(8),所述收集性便携雾化杯还包括顶盖(11),所述顶盖(11)的内壁衬有硅胶密封垫(12),所述顶盖(11)可与所述杯体(1)的杯口螺纹密封连接,风扇(13)与所述电池(8)的正负极电连接,所述顶盖(11)、硅胶密封垫(12)中心均设有大小、位置对应一致的排雾通孔(14),所述排雾通孔(14)接有雾化罩(15);所述杯体(1)是透明的,所述隔板(2)设有与所述雾化导管(5)的上管口高度一致的溢液口(16),所述杯体(1)的底部为中心部凹入的锥形壁,所述杯体(1)的所述底部设有漏孔(17),所述杯体(1)的所述底部固定连接有接液容器(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集性便携雾化杯,包括杯体(1)、设于所述杯体(1)内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的内腔通过隔板(2)分隔成储液腔(3)和工作腔(4),所述雾化装置含有雾化导管(5),雾化浮球(6)、雾化电热丝(7)、设置于所述杯体(1)内部的电池(8)、导线(9),所述雾化电热丝(7)与所述雾化浮球(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雾化电热丝(7)的两端通过所述导线(9)分别与所述电池(8)的正负极电连接,设有所述雾化电热丝(7)的所述雾化浮球(6)置入所述雾化导管(5)的液面,所述雾化导管(5)的下端与所述储液腔(3)底部连接,所述储液腔(3)与所述雾化导管(5)构成连通器;所述杯体(1)的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刚闵小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童医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