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明元专利>正文

一种日光温室后墙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526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日光温室后墙体结构,包括后墙主体,所述后墙主体内壁的顶部横设有水管,水管对应后墙主体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小孔,所述后墙主体内壁的底部设置有积水槽,积水槽的长度不小于水管的长度,所述后墙主体的内壁上横向开设有条形槽,条形槽位于积水槽和水管之间的位置,且条形槽关于后墙主体的内壁上等距分布有多个,所述后墙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保温布,第一保温布采用黑色无纺布材质,所述第一保温布和后墙主体之间均匀设置有条形的第二保温布。该日光温室后墙体结构采用水管和后墙主体的结构,使得水分能够挥洒于后墙主体上,利用后墙主体自身所带有的温度和较大的表现面积,可极大的提高水分挥发速度,实现更高效的加湿。

A back wall structure of solar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日光温室后墙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日光温室
,具体为一种日光温室后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日光温室是节能日光温室的简称,又称暖棚,由俩侧山墙、维护后墙体、支撑骨架及覆盖材料组成。是我国北方地区独有的一种温室类型。是一种在室内不加热的温室,通过后墙体对太阳能吸收实现蓄放热,维持室内一定的温度水平,以满足蔬菜作物生长的需要。日光温室内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来维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传统的是通过洒水的方式加湿,该方式水分挥发速度较慢,效率较低,而通过加湿器的方式,造价又太高,有所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日光温室后墙体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加湿较为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日光温室后墙体结构,包括后墙主体,所述后墙主体内壁的顶部横设有水管,水管对应后墙主体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小孔,所述后墙主体内壁的底部设置有积水槽,积水槽的长度不小于水管的长度,所述后墙主体的内壁上横向开设有条形槽,条形槽位于积水槽和水管之间的位置,且条形槽关于后墙主体的内壁上等距分布有多个。优选的,所述后墙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保温布,第一保温布采用黑色无纺布材质。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温布和后墙主体之间均匀设置有条形的第二保温布,第二保温布之间设置有间隙,且第二保温布采用铝箔布材质。优选的,所述后墙主体外壁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固定条和下固定条,且第一保温布和第二保温布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上固定条和下固定条连接。优选的,所述后墙主体的中间内嵌有保温板,保温板采用玻璃纤维棉材质。优选的,所述保温板的中间开设有圆孔,该圆孔关于保温板中间等距分布。优选的,所述水管通过支座与后墙主体固定连接,水管穿设于支座中间的圆孔中,且支座的一侧与后墙主体的内壁通过螺丝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日光温室后墙体结构采用水管和后墙主体的结构设计,使得水分能够挥洒于后墙主体上,利用后墙主体自身所带有的温度和较大的表现面积,可极大的提高水分挥发速度,实现更高效的加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日光温室后墙体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日光温室后墙体结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日光温室后墙体结构后墙主体内壁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日光温室后墙体结构第一保温布正视图。图中:1、后墙主体,2、第一保温布,3、第二保温布,4、积水槽,5、保温板,6、圆孔,7、下固定条,8、支座,9、上固定条,10、条形槽,11、水管,12、小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日光温室后墙体结构,包括后墙主体1,后墙主体1内壁的顶部横设有水管11,水管11的一端可连接传统水管,接通水源,而另一端为封闭状态,水管11通过支座8与后墙主体1固定连接,水管11穿设于支座8中间的圆孔中,且支座8的一侧与后墙主体1的内壁通过螺丝连接,该结构使得水管11安装方便,水管11对应后墙主体1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小孔12,该结构能够实现对后墙主体1喷洒水分,让水分能够附着于后墙主体上,利用后墙主体自身所带有的温度和较大的表现面积,可极大的提高水分挥发速度,实现更高效的加湿,后墙主体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积水槽4,积水槽4的长度不小于水管11的长度,积水槽4与后墙主体1通过砌筑一体成型,该结构能够多多余的水分进行收集,防止乱流,后墙主体1的内壁上横向开设有条形槽10,条形槽10位于积水槽4和水管11之间的位置,且条形槽10关于后墙主体1的内壁上等距分布有多个,条形槽10的数量如图1或者图3中所示,该结构能够对水分的流动进行阻挡,延缓流动速度,增加水分在后墙主体1内壁的停留时间,并且可提高后墙主体1内壁的表面积,从而可提高水分蒸发速率,后墙主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保温布2,第一保温布2采用黑色无纺布材质,该材质为黑色,不仅能够提高吸收热量的效率,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从而可增加后墙主体1的吸热效率,第一保温布2和后墙主体1之间均匀设置有条形的第二保温布3,第二保温布3之间设置有间隙,且第二保温布3采用铝箔布材质,第二保温布3的光面朝向后墙主体1,该结构能够有效的阻挡后墙主体1温度的流失,从而可提高保温效果,让后墙主体1的温度更加偏向于温室内散发,而且第二保温布3之间的间隙可进行透气,后墙主体1外壁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固定条9和下固定条7,且第一保温布2和第二保温布3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上固定条9和下固定条7连接,上固定条9和下固定条7与后墙主体1通过螺丝连接,第一保温布2和第二保温布3与上固定条9和下固定条7通过螺丝连接,该结构使得第一保温布2和第二保温布3安装方便,后墙主体1的中间内嵌有保温板5,保温板5采用玻璃纤维棉材质,该材质的保温板5能够提高后墙主体1的保温性能,且其位于后墙主体1的中间,也不容易损坏,保温板5的中间开设有圆孔,该圆孔关于保温板5中间等距分布,该圆孔能够减轻保温板5重量,便于安装,且中空的部分不易热量传导,从而可提高保温效果。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日光温室后墙体结构时,先检查该装置是否存在零件破损或连接不牢的情况,检查无误后再进行使用,后墙主体1内壁的顶部横设有水管11,水管11的一端可连接传统水管,接通水源,而另一端为封闭状态,水管11对应后墙主体1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小孔12,当水管11通水后,水分可以从小孔12处喷射而出,实现对后墙主体1喷洒水分,让水分能够附着于后墙主体上,利用后墙主体自身所带有的温度和较大的表现面积,可极大的提高水分挥发速度,从而实现更高效的加湿,这就是该日光温室后墙体结构的工作原理。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日光温室后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墙主体(1),所述后墙主体(1)内壁的顶部横设有水管(11),水管(11)对应后墙主体(1)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小孔(12),所述后墙主体(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积水槽(4),积水槽(4)的长度不小于水管(11)的长度,所述后墙主体(1)的内壁上横向开设有条形槽(10),条形槽(10)位于积水槽(4)和水管(11)之间的位置,且条形槽(10)关于后墙主体(1)的内壁上等距分布有多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日光温室后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墙主体(1),所述后墙主体(1)内壁的顶部横设有水管(11),水管(11)对应后墙主体(1)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小孔(12),所述后墙主体(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积水槽(4),积水槽(4)的长度不小于水管(11)的长度,所述后墙主体(1)的内壁上横向开设有条形槽(10),条形槽(10)位于积水槽(4)和水管(11)之间的位置,且条形槽(10)关于后墙主体(1)的内壁上等距分布有多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光温室后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墙主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保温布(2),第一保温布(2)采用黑色无纺布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日光温室后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布(2)和后墙主体(1)之间均匀设置有条形的第二保温布(3),第二保温布(3)之间设置有间隙,且第二保温布(3)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明元白天江汪如贵梁顺有谢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丁明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