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石症手术复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耳石症手术复位装置。
技术介绍
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指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特定头位时出现的短暂阵发性发作的眩晕和眼震,发病机理主要是内耳半规管壶腹嵴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刺激淋巴液引起前庭神经冲动导致眩晕症状。现在针对耳石症已经有了很好的治疗方法,不需服药,效果奇特,可以说是立竿见影,这种治疗方法叫做“手法复位治疗”,具体就是医生通过改变患者头部位置,让脱落的耳石重新回到原来的地方,使它不能再刺激神经末梢,自然也就不会头晕了,人工复位过程中有任何不适医生随时可以暂停治疗,在患者有恶心症状前随时调整治疗的力度和节奏,但人工复位需要医生亲力亲为,医生的手部在保持患者头部相对躯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还需要医护人员人力帮扶,使得患者从俯卧位变成侧卧位,极大的增加了医护人员工作负担的同时,也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石症手术复位装置,该复位装置代替人工对患者头部进行转动并定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耳石症手术复位装置,包括复位床板,所述复位床板包括底板、下身板、背板、头板、第一调节组件以及第二调节组件,所述下身板设置在底板上,所述背板铰接在下身板的一端上,所述头板铰接在背板远离下身板的一端上,所述头板远离底板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人体头部的头盔,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用于控制头板与背板的角度,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用于控制背板的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石症手术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复位床板(1),所述复位床板(1)包括底板(11)、下身板(12)、背板(13)、头板(14)、第一调节组件(2)以及第二调节组件(3),所述下身板(12)设置在底板(11)上,所述背板(13)铰接在下身板(12)的一端上,所述头板(14)铰接在背板(13)远离下身板(12)的一端上,所述头板(14)远离底板(11)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人体头部的头盔(15),所述第一调节组件(2)用于控制头板(14)与背板(13)的角度,所述第二调节组件(3)用于控制背板(13)的立起或下放,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复位床板(1)的安装支架(4),所述安装支架(4)包括安装罩筒(41)、套设于安装罩筒(41)外壁上的两个固定座(42)以及安装在安装罩筒(41)与固定座(42)之间的轴承,两个所述固定座(42)包括水平方向贯通的用于容纳安装罩筒(41)的滑孔(141),所述轴承的内圈与安装罩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滑孔(14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1)沿安装罩体的轴心方向固定设置在安装罩筒(41)的内壁上,一个所述固定座(42)内设置有第三调节组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石症手术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复位床板(1),所述复位床板(1)包括底板(11)、下身板(12)、背板(13)、头板(14)、第一调节组件(2)以及第二调节组件(3),所述下身板(12)设置在底板(11)上,所述背板(13)铰接在下身板(12)的一端上,所述头板(14)铰接在背板(13)远离下身板(12)的一端上,所述头板(14)远离底板(11)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人体头部的头盔(15),所述第一调节组件(2)用于控制头板(14)与背板(13)的角度,所述第二调节组件(3)用于控制背板(13)的立起或下放,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复位床板(1)的安装支架(4),所述安装支架(4)包括安装罩筒(41)、套设于安装罩筒(41)外壁上的两个固定座(42)以及安装在安装罩筒(41)与固定座(42)之间的轴承,两个所述固定座(42)包括水平方向贯通的用于容纳安装罩筒(41)的滑孔(141),所述轴承的内圈与安装罩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滑孔(14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1)沿安装罩体的轴心方向固定设置在安装罩筒(41)的内壁上,一个所述固定座(42)内设置有第三调节组件(5),所述第三调节组件(5)用于带动安装罩筒(41)旋转,所述下身板(12)和背板(1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人体的绑带(16),所述下身板(12)和背板(13)相对人体左右两侧设置有侧靠板(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石症手术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节组件(5)包括驱动杆(51)、旋转电机(52)以及若干个抵触块(53),一个所述固定座(42)上设置有垂直于安装罩筒(41)的轴心方向贯通的安装槽(421),该固定座(42)上设置有贯通安装槽(421)与滑孔(141)的第一导槽(422),所述旋转电机(52)位于安装槽(421)内,所述驱动杆(51)一端连接在旋转电机(52)的输出端上,另一端向安装槽(421)延伸,所述驱动杆(51)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驱动盘(54),所述驱动盘(54)的远离安装罩筒(41)的一侧穿过第一导槽(422)进入安装槽(421)内,所述驱动盘(54)的外壁沿周向方向凹设有环形槽(540),若干个所述抵触块(53)沿安装罩筒(41)的外壁的周向方向设置,一个所述抵触块(53)嵌入环形槽(540)内,所述环形槽(540)包括上环壁(541)和下环壁(542),所述环形槽(540)中段设置有导向板(55),所述导向板(5)两端分别连接在上环壁(541)和下环壁(542)上,并与驱动盘(54)的轴心呈倾斜设置,上环壁(541)在靠近导向板(55)位置设置有第一缺口,形成一与环形槽(540)贯通的入口(543),所述下环壁(542)在靠近导向板(55)位置设置第二缺口,形成一与环形槽(540)贯通的出口(544),当旋转电机(52)启动时,驱动杆(51)和驱动盘(54)转动,导向板(55)转动至与位于环形槽(540)内的抵触块(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国,吴程程,林一均,李熹,林显达,陈依依,郑炎焱,杨晓凯,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