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水洗自充电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389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水洗自充电口罩,包括:口罩本体部和位于口罩本体部两侧设置的挂耳;其中,口罩本体部包括:底层网布、第一过滤熔喷膜、无纺布过滤层、涤纶纤维过滤层、第二过滤熔喷膜和表层面料,涤纶纤维过滤层的上下两端设有无纺布过滤层,底层网布与无纺布过滤层之间设有第一过滤熔喷膜,表层面料与无纺布过滤层之间设有第二过滤熔喷膜。其中,表层面料的配方参数为:85~92%的涤纶和8%~15%的氨纶,表层面料设有小孔,小孔的静态孔径为0.01~0.1mm,小孔的延展孔径小于0.15mm。本发明专利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表层面料具有防水防污效果,透气性强,面部不容易闷汗;四层静电层更有效对抗空气溶胶;可以反复水洗,还可以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静电摩擦充电。

A washable self charging mas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水洗自充电口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水洗自充电口罩。
技术介绍
传统口罩的防护,主要是靠中间的这个静电层来吸附小的灰尘和颗粒。目前的技术采用的是事先在无纺布中间注入静电来实现静电层。这也意味着,如果水洗后,静电层就会失效。而目前口罩没有进行自己充电的方式。而理论上来说,口罩自己是可以通过摩擦产生静电的。之所以无法实现是因为目前口罩的摩擦系数过低,同时柔软度不行,无法产生足够的摩擦力。因此,如何让面料与气凝胶完成固定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水洗自充电口罩,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一种可水洗自充电口罩,包括:口罩本体部和位于口罩本体部两侧设置的挂耳;其中,所述口罩本体部包括:底层网布、第一过滤熔喷膜、无纺布过滤层、涤纶纤维过滤层、第二过滤熔喷膜和表层面料,所述涤纶纤维过滤层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无纺布过滤层,所述底层网布与无纺布过滤层之间设有第一过滤熔喷膜,所述表层面料与无纺布过滤层之间设有第二过滤熔喷膜;其中,所述表层面料的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水洗自充电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部(10)和位于口罩本体部(10)两侧设置的挂耳(20);/n其中,所述口罩本体部(10)包括:底层网布(100)、第一过滤熔喷膜(200)、无纺布过滤层(300)、涤纶纤维过滤层(400)、第二过滤熔喷膜(500)和表层面料(600),所述涤纶纤维过滤层(400)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无纺布过滤层(300),所述底层网布(100)与无纺布过滤层(300)之间设有第一过滤熔喷膜(200),所述表层面料(600)与无纺布过滤层(300)之间设有第二过滤熔喷膜(500);/n其中,所述表层面料(600)的配方参数为:85~92%的涤纶和8%~15%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水洗自充电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部(10)和位于口罩本体部(10)两侧设置的挂耳(20);
其中,所述口罩本体部(10)包括:底层网布(100)、第一过滤熔喷膜(200)、无纺布过滤层(300)、涤纶纤维过滤层(400)、第二过滤熔喷膜(500)和表层面料(600),所述涤纶纤维过滤层(400)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无纺布过滤层(300),所述底层网布(100)与无纺布过滤层(300)之间设有第一过滤熔喷膜(200),所述表层面料(600)与无纺布过滤层(300)之间设有第二过滤熔喷膜(500);
其中,所述表层面料(600)的配方参数为:85~92%的涤纶和8%~15%的氨纶,所述表层面料(600)设有小孔(610),所述小孔(610)的静态孔径为0.01~0.1mm,所述小孔(610)的延展孔径小于0.15mm。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令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泉欣织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