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水洗自充电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389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水洗自充电口罩,包括:口罩本体部和位于口罩本体部两侧设置的挂耳;其中,口罩本体部包括:底层网布、第一过滤熔喷膜、无纺布过滤层、涤纶纤维过滤层、第二过滤熔喷膜和表层面料,涤纶纤维过滤层的上下两端设有无纺布过滤层,底层网布与无纺布过滤层之间设有第一过滤熔喷膜,表层面料与无纺布过滤层之间设有第二过滤熔喷膜。其中,表层面料的配方参数为:85~92%的涤纶和8%~15%的氨纶,表层面料设有小孔,小孔的静态孔径为0.01~0.1mm,小孔的延展孔径小于0.15mm。本发明专利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表层面料具有防水防污效果,透气性强,面部不容易闷汗;四层静电层更有效对抗空气溶胶;可以反复水洗,还可以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静电摩擦充电。

A washable self charging mas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水洗自充电口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水洗自充电口罩。
技术介绍
传统口罩的防护,主要是靠中间的这个静电层来吸附小的灰尘和颗粒。目前的技术采用的是事先在无纺布中间注入静电来实现静电层。这也意味着,如果水洗后,静电层就会失效。而目前口罩没有进行自己充电的方式。而理论上来说,口罩自己是可以通过摩擦产生静电的。之所以无法实现是因为目前口罩的摩擦系数过低,同时柔软度不行,无法产生足够的摩擦力。因此,如何让面料与气凝胶完成固定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水洗自充电口罩,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一种可水洗自充电口罩,包括:口罩本体部和位于口罩本体部两侧设置的挂耳;其中,所述口罩本体部包括:底层网布、第一过滤熔喷膜、无纺布过滤层、涤纶纤维过滤层、第二过滤熔喷膜和表层面料,所述涤纶纤维过滤层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无纺布过滤层,所述底层网布与无纺布过滤层之间设有第一过滤熔喷膜,所述表层面料与无纺布过滤层之间设有第二过滤熔喷膜;其中,所述表层面料的配方参数为:85~92%的涤纶和8%~15%的氨纶,所述表层面料设有小孔,所述小孔的静态孔径为0.01~0.1mm,所述小孔的延展孔径小于0.15mm。进一步,所述无纺布过滤层和涤纶纤维过滤层上下之间为两层静电发生层,所述无纺布过滤层和第一过滤熔喷膜之间为静电发生层,所述无纺布过滤层和第二过滤熔喷膜之间为静电发生层。进一步,所述底层网布的材料为100%涤纶,所述底层网布的捻度5~12捻。进一步,所述第一过滤熔喷膜的平方米克重为30~50g/㎡,所述无纺布过滤层的平方米克重为20~50g/㎡,所述涤纶纤维过滤层的平方米克重为20~50g/㎡,所述第二过滤熔喷膜的平方米克重为30~50g/㎡。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表层面料具有防水防污效果,透气性强,面部不容易闷汗;四层静电容更有效对抗空气溶胶;可以反复水洗,还可以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静电摩擦充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口罩本体部的拆解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成品结构图。附图标记:口罩本体部10和挂耳20。底层网布100、第一过滤熔喷膜200和无纺布过滤层300。涤纶纤维过滤层400、第二过滤熔喷膜500、表层面料600、小孔610和静电发生层70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图1为本专利技术口罩本体部的拆解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成品结构图。如图1和2所示,一种可水洗自充电口罩,包括:口罩本体部10和位于口罩本体部10两侧设置的挂耳20;其中,口罩本体部10包括:底层网布100、第一过滤熔喷膜200、无纺布过滤层300、涤纶纤维过滤层400、第二过滤熔喷膜500和表层面料600,涤纶纤维过滤层400的上下两端设有无纺布过滤层300,底层网布100与无纺布过滤层300之间设有第一过滤熔喷膜200,表层面料600与无纺布过滤层300之间设有第二过滤熔喷膜500;其中,表层面料600的配方参数为:85~92%的涤纶和8%~15%的氨纶,表层面料600设有小孔610,小孔610的静态孔径为0.01~0.1mm,小孔610的延展孔径小于0.15mm。在本实施例中采用90%涤纶和10%氨纶进行配比。无纺布过滤层300和涤纶纤维过滤层400上下之间为两层静电发生层700,无纺布过滤层300和第一过滤熔喷膜200之间为静电发生层700,无纺布过滤层300和第二过滤熔喷膜500之间为静电发生层700。底层网布100的材料为100%涤纶,底层网布100的捻度5~12捻。第一过滤熔喷膜200的平方米克重为30~50g/㎡,无纺布过滤层300的平方米克重为20~50g/㎡,涤纶纤维过滤层400的平方米克重为20~50g/㎡,第二过滤熔喷膜500的平方米克重为30~50g/㎡。
技术介绍
中提到,目前口罩一旦水洗后,就会失去静电层,而口罩充电是在生产时通过机械设备进行充电,而目前没有一种水洗后仍然保持静电的措施。综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使口罩能够自己进行充电,产生新的静电发生层,这样即使水洗让静电层失效,也可以在后续使用中继续产生新的静电层。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通过面料直接的摩擦产生静电,从而产生新的静电层。具体是通过具有弹性、且摩擦系数高的面料直接在使用中的摩擦来产生新的静电层。目前的口罩,都是没有足够的弹力,所以是不会自己产生新的静电层。原因是,如果没有弹力,面料层之间永远是贴伏在一起运动的,那就不会有相对的摩擦了,就很难产生静电。而传统口罩,采用绝缘系数比较高的无纺材料来做的,因为无纺材料很便宜,但是无纺材料是没有弹性的。其次,传统的口罩都是在无纺布里冲入静电,静电发生层只有一层。因为它是一次性的,所以只需要冲入足够强的静电层就可以发挥作用。而本专利技术作为自充电口罩,采用多层设计,面料直接摩擦产生复数的静电发生层,在本实施例中就是4处静电发生层700。通过静电发生层的数量,保证静电层的效果,也更有效对抗气溶胶。最后是绝缘系数,传统面料的绝缘系数偏低,静电摩擦非常依赖材料的绝缘系数,目前传统口罩基本没有这个参数的标准,因此目前的材料是没有办法产生摩擦静电的。而本专利技术则采用,弹力面料和弹力材料的设计,在水洗后佩戴过程中,各材料层由于均为绝缘性材料,各层之间内部发生弹力位移摩擦后,重新产生静电,恢复中间层带电过滤功能。目前的口罩,最高标准就是表层面料,需要防水防污处理,这样才能够降低自己飞沫的喷射量和喷射距离。而为了舒适,同时还必须兼顾透气性。但是满足以上条件之后,如果要实现上述的自充静电,还必须是一个具有弹力的面料。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小孔,静态小孔的直径,0.01~0.1mm大小。孔太大不防水,孔太小透气率不足。由于面料采用弹力面料设计,在面料伸展时孔径会变大,则面料防水性能会变差,即小孔漏水。所以我们严格设计孔径的大小,将静态孔径范围控制在0.01mm~0.1mm之间。当面料扩展伸长时,孔径延展后最大直径不超过+150%,即0.15mm,不会影响面料的防水效能。底层网布100由于需要贴附脸部表面,因此传统口罩会产生一个问题,就是如果用户戴眼镜,那么就会有水汽覆盖在眼镜上。同时,依然需要保证材料的弹力。本专利技术的材料选择的是强捻弹力网布,强捻弹力网布同时具有弹性和强捻度,能够把水汽快速的导走,保持脸部的干燥。强捻网布,纱线带有捻度,同时具有弹性和强捻度,能够把水汽快速的导走,保持脸部的干燥。由于采用的高性能超透气过滤膜,和高透气防水透气孔的表面料,所以面料整体透气性能非常高,呼出的空气不会在口罩内侧产生过高气压,从上沿漏出进入眼镜。绝大多数呼吸的空气,都通过口罩本身交换出体外了。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宗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水洗自充电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部(10)和位于口罩本体部(10)两侧设置的挂耳(20);/n其中,所述口罩本体部(10)包括:底层网布(100)、第一过滤熔喷膜(200)、无纺布过滤层(300)、涤纶纤维过滤层(400)、第二过滤熔喷膜(500)和表层面料(600),所述涤纶纤维过滤层(400)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无纺布过滤层(300),所述底层网布(100)与无纺布过滤层(300)之间设有第一过滤熔喷膜(200),所述表层面料(600)与无纺布过滤层(300)之间设有第二过滤熔喷膜(500);/n其中,所述表层面料(600)的配方参数为:85~92%的涤纶和8%~15%的氨纶,所述表层面料(600)设有小孔(610),所述小孔(610)的静态孔径为0.01~0.1mm,所述小孔(610)的延展孔径小于0.15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水洗自充电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部(10)和位于口罩本体部(10)两侧设置的挂耳(20);
其中,所述口罩本体部(10)包括:底层网布(100)、第一过滤熔喷膜(200)、无纺布过滤层(300)、涤纶纤维过滤层(400)、第二过滤熔喷膜(500)和表层面料(600),所述涤纶纤维过滤层(400)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无纺布过滤层(300),所述底层网布(100)与无纺布过滤层(300)之间设有第一过滤熔喷膜(200),所述表层面料(600)与无纺布过滤层(300)之间设有第二过滤熔喷膜(500);
其中,所述表层面料(600)的配方参数为:85~92%的涤纶和8%~15%的氨纶,所述表层面料(600)设有小孔(610),所述小孔(610)的静态孔径为0.01~0.1mm,所述小孔(610)的延展孔径小于0.15mm。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令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泉欣织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