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374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属于利用光催化法消除空气中有害气体装置结构的改进。本装置在过滤器与反应管之间设置一个吸附器,反应管中紫外灯管位于被压制成波纹状后卷成筒形的催化床的轴线位置。该器件处理量大,光解效率高,既能光解消除离活性小分子有害气体,又能吸附脱除油雾、烟雾、CO↓[2]等不易光解的气体产物,同时还能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结构简单,催化剂、吸附剂等易于装卸和更换。(*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属于利用光催化法消除空气中微量有害气体装置结构的改进。光催化空气净化器装载相应的光催化剂后,可方便地用于家庭、医院、潜艇及其他娱乐场所等有限空间中微量有害气体(如H2S、NH3、CH3SH等)的消除并同时杀灭空气中的病毒、细菌。1985年,日本三共电气贩壳株会社已有RD81S型光催化空气净化器推向市场,其具体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轴流风机②将空气抽入过滤器①,然后进入反应管⑦,光催化剂涂敷在催化床③上,经紫外灯④光照反应,最后从出口⑧逸出净化过的空气。该装置的催化床与紫外灯管轴向垂直安装,床面与光束平行,催化剂吸光效率较低,催化床采用分片跨骑式排列,不便于催化床的安装和催化剂更换;对高活性小分子有害气体催化光解,而对低活性的大分子(如香烟燃烧产物)、烟雾及二氧化碳等不能脱除。1990年Kawashima等设计的光催化空气净化器(美国专利4,954,465,Sep,4,1990)如图2,由空气入口①、抽气机②、紫外灯泡③、催化床④、空气出口⑤等组成,其结构过于复杂,气流路径长处理量小,而且由于采用球形紫外光源和平板型催化床结构,光化学转换效率低。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催化空气净化器,由过滤器、反应管、抽风机、屏蔽罩等组成,其特征是过滤器与反应管之间设置一个吸附器;反应管中紫外灯管位于被压制成波纹状后卷成筒形的催化床的轴线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霖张伟国席婵娟金振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