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国白蛾生物防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8316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美国白蛾综合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美国白蛾幼虫期和化蛹初期各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连续放蜂防治2代;(2)在低龄幼虫期剪除幼虫网幕及危害的枝条,将剪下的枝条及网幕带离园中集中烧毁;对低龄幼虫喷施植物杀虫剂;(3)在老熟幼虫开始下树化蛹前,在树干离地面1‑1.5米处,用干草紧围绑起来,绑缚一周,诱集老熟幼虫在其中化蛹;(4)对美国白蛾成虫采用诱捕器诱捕,诱捕器中设有诱剂组合物,及时清除诱捕器中的美国白蛾。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美国白蛾的不同生长时期采用不同的杀虫手段,采用人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手段,彻底控制美国白蛾的虫口基数和传播扩散。

A biological control method of American white mo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美国白蛾生物防治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
,涉及一种美国白蛾综合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美国白蛾是食叶类害虫,其寄主植物种类多,危害范围广,传播速度快,造成严重的生态灾害,是世界性检疫害虫。美国白蛾自上世纪侵入我国后,近几年已逐渐成为危害我国林业的主要害虫,且已呈范围广、发生面积大和造成损失居高不下、部分地区发生期提前、世代数增加、发生周期缩短、防治难度加大的态势。美国白蛾在我国主要以危害杨树、柳树、法桐等常见树种为主,部分地区在桑树、玉米等植物上也有爆发,甚至在银杏树上也发现有危害的案例。现有的美国白蛾防治技术,主要通过人工挖蛹、剪除网幕等进行人工防治,采用灯诱法进行物理防治,通过地面和飞机喷洒含有灭幼脲3号、除虫脲、杀铃脲、苦参烟碱等成分的药剂进行化学防治,另外,利用周氏啮小蜂进行生物防治。目前,美国白蛾的防治由于防治技术环节和措施不同以及使用农药品种剂量的差异,防治效果差异较大。随着剧毒农药的禁止使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逐步完善,探讨如何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天敌物种,无公害方法防治森林病虫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研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美国白蛾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在美国白蛾幼虫期和化蛹初期各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连续放蜂防治2代;/n(2)在低龄幼虫期剪除幼虫网幕及危害的枝条,将剪下的枝条及网幕带离园中集中烧毁;对低龄幼虫喷施植物杀虫剂;/n(3)在老熟幼虫开始下树化蛹前,在树干离地面1-1.5米处,用干草紧围绑起来,绑缚一周,诱集老熟幼虫在其中化蛹,化蛹期间每隔7-10天换一次草把,换下的草把集中烧毁或深埋;/n(4)对美国白蛾成虫采用诱捕器诱捕,诱捕器中设有诱剂组合物,将诱捕器悬挂在2.5-4.5米高的树主干上,诱捕器间距约为30-60米,及时清除诱捕器中的美国白蛾;其中所述诱剂组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美国白蛾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美国白蛾幼虫期和化蛹初期各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连续放蜂防治2代;
(2)在低龄幼虫期剪除幼虫网幕及危害的枝条,将剪下的枝条及网幕带离园中集中烧毁;对低龄幼虫喷施植物杀虫剂;
(3)在老熟幼虫开始下树化蛹前,在树干离地面1-1.5米处,用干草紧围绑起来,绑缚一周,诱集老熟幼虫在其中化蛹,化蛹期间每隔7-10天换一次草把,换下的草把集中烧毁或深埋;
(4)对美国白蛾成虫采用诱捕器诱捕,诱捕器中设有诱剂组合物,将诱捕器悬挂在2.5-4.5米高的树主干上,诱捕器间距约为30-60米,及时清除诱捕器中的美国白蛾;其中所述诱剂组合物由性信息素和引诱剂按质量比为1: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国白蛾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白蛾周氏啮小蜂的释放量为美国白蛾数量的3-4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浇洲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捷力洲有害生物防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