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耳式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267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二分频电路模块,以及中高频扬声器和中低频扬声器;各扬声器的出声侧均设有前腔,两组前腔的出口连接有一导音管,导音管内设有中隔板,中隔板将耳机分隔成中高频出声通道及中低频出声通道,各出声通道的前腔直径大于导音管直径;中隔板的前段还设有中频出声通道,中隔板的两侧均设有与中频出声通道相通的入声孔。采用双扬声器拓宽了频响范围;扬声器的振膜振动时,耳机内部产生较强气压,使得导音管内空气介质密度增大,可改变声音听感;中频出声通道两侧混入的中频段声波会发生相长干涉会使得中频段的振幅加强,而部分高频经入声孔后振幅削弱,使中频人声段更突出、清晰、浑厚。

An earph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入耳式耳机
本技术涉及入耳式耳机
,具体是指一种可改善音质的入耳式耳机。
技术介绍
当扬声器的振膜振动时,会引起空气介质有节奏的振动,使周围的空气产生疏密变化,形成疏密相间的纵波,这就产生了声波;声波的频率决定音高,声波的振幅决定音量。而传播声波的空气介质密度越大,即单位体积内的介质分子数目越多时,同等时间内空气介质承载的声音信息量更大,细节越多,声音越清晰。入耳式耳机是目前电子产品中配套应用最广泛的音频播放产品。由于入耳式耳机内部空间小,无法像外放音响一样设置高、中、低频不同频率的扬声器,因此最常规的入耳式耳机均是采用单扬声器,如图1所示,这种耳机的声波由扬声器振膜直接传导至耳膜,出声通道对音质影响非常小,音质完全由扬声器品质决定,但受扬声器材料特性的限制,单扬声器耳机不仅频响范围较窄,而且提升扬声器音质的成本非常高。如果采用图2所示的不同频率的双扬声器耳机结构,虽然能扩展耳机的频响范围,但是两个扬声器发出的声波在前腔内要经过多次反射后才能进入导音管,不仅声波衰减较大,而且两个扬声器发出的部分相同频率的声波会产生干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二分频电路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二分频电路模块的音频输出端连接的中高频扬声器和中低频扬声器;所述中高频扬声器及所述中低频扬声器的出声侧与所述耳机壳体的内壁之间均设有独立的前腔,两组所述前腔的出口共同连接有一导音管,所述导音管内设有中隔板,所述中隔板将所述耳机分隔成与所述中高频扬声器对应的中高频出声通道、以及与所述中低频扬声器对应的中低频出声通道,所述中低频出声通道及所述中高频出声通道的所述前腔一段的直径大于所述导音管一段的直径;所述中隔板的前段内部还设有沿长度方向的中频出声通道,所述中隔板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中频出声通道相通的入声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二分频电路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二分频电路模块的音频输出端连接的中高频扬声器和中低频扬声器;所述中高频扬声器及所述中低频扬声器的出声侧与所述耳机壳体的内壁之间均设有独立的前腔,两组所述前腔的出口共同连接有一导音管,所述导音管内设有中隔板,所述中隔板将所述耳机分隔成与所述中高频扬声器对应的中高频出声通道、以及与所述中低频扬声器对应的中低频出声通道,所述中低频出声通道及所述中高频出声通道的所述前腔一段的直径大于所述导音管一段的直径;所述中隔板的前段内部还设有沿长度方向的中频出声通道,所述中隔板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中频出声通道相通的入声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前腔内均设有一独立的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的两端均与所述前腔相通且至少一端朝向所述导音管的入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音舰电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