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旋变的三端盖变桨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特别是一种双旋变的三端盖变桨电机。
技术介绍
变桨通过调节桨叶的节距角,改变气流对桨叶的攻角,进而控制风轮捕获的气动转矩和气动功率,稳定的变桨控制已成为当前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技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目前的风力发电机组中的变桨电机为单一的旋转变压器,通过该旋转变压器来测定电机转轴的角位移和角速度,当单一旋转变压器出现问题时,未有有效的检测手段及时的发现测量错误,并且旋转变压器直接与制动器进行配合定位,由于制动器配合尺寸的本身公差很大,再加上多级的配合之后,积累的误差更大,从而影响了旋变的定位精度。另外,当变桨电机使用弹簧加压式制动器时,由于弹簧加压式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会产生粉尘,长期的工作中会对旋变绝缘部分形成破坏,对旋变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电机的运行环境难以预估,其质量的好坏的一大重要参考,便是工作的稳定性。目前市面上的变桨电机还存在一个隐患,在其长期工作后,因骨架油封磨损,如果轴伸端连接齿轮出现漏油,则当轴身向上时,齿轮油会进入电机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旋变的三端盖变桨电机,包括壳体、制动器(11)、电机主体(1)以及旋转变压器,所述电机主体(1)包括一电机主轴(2),该电机主轴(2)穿设于壳体中,其特征在于:/n所述壳体由法兰端盖(3)、制动端盖(6)、电机壳体(7)以及后端盖(8)沿所述电机主轴(2)的轴线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构成;所述法兰端盖(3)包括一法兰盘体(4)和一法兰颈部(5),法兰颈部(5)为一筒状体,其一端与法兰盘体(4)一体连接,其另一端与制动端盖(6)固定连接;所述法兰端盖(3)和制动端盖(6)之间形成一第一容置腔;所述电机壳体(7)的一端与所述制动端盖(6)固定连接,该电机壳体(7)的另一端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旋变的三端盖变桨电机,包括壳体、制动器(11)、电机主体(1)以及旋转变压器,所述电机主体(1)包括一电机主轴(2),该电机主轴(2)穿设于壳体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由法兰端盖(3)、制动端盖(6)、电机壳体(7)以及后端盖(8)沿所述电机主轴(2)的轴线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构成;所述法兰端盖(3)包括一法兰盘体(4)和一法兰颈部(5),法兰颈部(5)为一筒状体,其一端与法兰盘体(4)一体连接,其另一端与制动端盖(6)固定连接;所述法兰端盖(3)和制动端盖(6)之间形成一第一容置腔;所述电机壳体(7)的一端与所述制动端盖(6)固定连接,该电机壳体(7)的另一端与后端盖(8)固定连接,制动端盖(6)、电机壳体(7)以及后端盖(8)相互配合形成一第二容置腔;所述法兰盘体(4)的中心开设一法兰通孔(21);所述电机主体(1)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所述电机主轴(2)一端经第一容置腔和法兰通孔(21)向外延伸出一第一外延端(32),其另一端经所述后端盖(8)向外延伸一第二外延端(33);所述制动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与所述电机主轴(2)配合连接;
所述旋转变压器得数量为两个:第一旋转变压器和第二旋转变压器,其中,第一旋转变压器具有一第一旋变定子(14)和一第一旋变转子(15),第二旋转变压器具有一第二旋变定子(17)和一第二旋变转子(18);该第一旋转变压器和第二旋转变压器同轴布置在所述第二外延端(33)上,且两个旋转变压器的旋变定子相对后端盖(8)固定连接,两个旋转变压器的旋变转子跟随所述电机主轴(2)旋转;
所述法兰通孔(21)沿电机主轴(2)轴向从前端至后端依次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前端的第一通孔段(22)、中间的第二通孔段(23)以及后端的第三通孔段(24),其中,第二通孔段(23)的直径比第一通孔段(22)和第三通孔段(24)小;所述第一通孔段(22)的孔壁向轴向的前端延伸且翻折形成一沿径向的折弯部(25);所述第一外延端(32)上套设一防水罩(27),该防水罩(27)与所述电机主轴(2)相对固定,且防水罩(27)内缘与电机主轴(2)之间密封配合,防水罩(27)的外周向电机主轴(2)的后端翻折形成一防水挡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朗高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