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产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21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工产品。该电工产品包括:连接端子,包括用于电连接电源的L极连接端子及N极连接端子;感应线圈,其两端分别电连接于L极连接端子及N极连接端子;导电座,套设于感应线圈内侧;及指示灯,电连接于导电座的相对两端。上述电工产品,由于电源为交流电源,因此通过感应线圈内的电流方向周期性的发生变化,使得感应线圈内的磁通量也随之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由于感应线圈内的磁通量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使得导电座发生电磁感应而产生感应电动势,为指示灯提供电能。如此,避免了使用PCBA,使得电工产品的电路中不会产生微电流,接入电工产品的低功率负载关断时不受微电流的影响,可立即实现关断,不会出现闪烁的现象。

Electrical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工产品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工产品。
技术介绍
电工产品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工作,例如开关、插座等。为了具有指示位置、指示通断或美观等效果,可在电工产品上设置指示灯。一般地,为了安装指示灯,需要在电工产品内增设电路板(PCBA),即指示灯安装于电路板上,电路板通过导线连接于电工产品的输入端。然而,由于PCBA的存在,电路中存在微电流(一般低于40μA)。微电流的存在会使得当电工产品接入低功率负载(例如,低功率灯)时,无法立即关断该低功率灯,从而出现闪烁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电工产品的指示灯需要通过PCBA安装,使得电路中存在微电流,导致接入电工产品的低功率负载无法立即关断,出现闪烁现象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缺陷的电工产品。一种电工产品,包括:连接端子,包括用于电连接电源的L极连接端子及N极连接端子;感应线圈,其两端分别电连接于所述L极连接端子及所述N极连接端子;导电座,套设于所述感应线圈内侧;及指示灯,电连接于所述导电座的相对两端。上述电工产品,感应线圈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于L极连接端子和N极连接端子,从而将感应线圈电连接于电源。由于电源为交流电源,因此,通过感应线圈内的电流方向周期性的发生变化,使得感应线圈内的磁通量也随之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导电座套设于感应线圈内,且与指示灯形成电路回路。由于感应线圈内的磁通量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使得导电座发生电磁感应而产生感应电动势,为指示灯提供电能。如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电工产品利用感应线圈内的导电座发生电磁感应而产生感应电动势,为指示灯提供电能,避免了使用PCBA,使得电工产品的电路中不会产生微电流,接入电工产品的低功率负载(例如,低功率灯)关断时不受微电流的影响,可立即实现关断,不会出现闪烁的现象。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工产品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指示灯显示区域,所述连接端子及所述导电座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导电座的一端对应于所述指示灯显示区域,所述指示灯固定安装于所述导电座对应所述指示灯显示区域的一端。如此,将导电座及连接端子固定安装于外壳,使得电工产品电连接结构稳定。且指示灯安装于导电座对应指示灯显示区域的一端,从而便于用户通过该指示灯显示区域观察指示灯,起到位置指示、关断指示或美观的作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灯卡接、粘结或螺纹连接于所述导电座。如此,指示灯的安装方式简单、快捷,有利于降低电工产品的生产成本。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工产品还包括L极连接线圈及N极连接线圈;所述感应线圈的一端通过所述L极连接线圈电连接于所述L极连接端子;所述感应线圈的另一端通过所述N极连接线圈电连接于所述N极连接端子。如此,采用线圈实现感应线圈与连接端子的电连接,线圈便于制作和定位安装,有利于电工产品的外壳内走线的布局优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极连接线圈和所述N极连接线圈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灯显示区域为通孔或者呈透明状,以便于指示灯发出的光线能够通过该指示灯显示区域被用户观察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灯为LED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座为碳棒导电座。如此,碳棒材料具有使用温度高、易导电、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以及强度好等优点,有利于提高电工产品的质量及使用寿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灯通过两个导线分别与所述导电座的相对两端电连接。如此,指示灯的电连接稳定,有利于减少出现指示灯接触不良的现象。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座为圆柱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电工产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工产品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述,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工产品,该电工产品可以是插座、开关、断路器等,在此不作限定。以下将以插座为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电工产品包括连接端子10、感应线圈20、导电座30及指示灯40。连接端子10包括L极连接端子12及N极连接端子14。L极连接端子12和N极连接端子14用于与电源电连接,当负载插接在电工产品上时,负载连接于L极连接端子12及N极连接端子14之间,以将电源的电能输出至负载。可以理解的是,该电源为市电,即为交流电源。感应线圈20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于L极连接端子12及N极连接端子14,以使感应线圈20与电源电连接。导电座30套设于感应线圈20内侧。指示灯40电连接于导电座30的相对两端。可选地,指示灯40可为LED灯。上述电工产品,感应线圈20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于L极连接端子12和N极连接端子14,从而将感应线圈20电连接于电源。由于电源为交流电源(即市电),因此,通过感应线圈20内的电流方向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使得感应线圈20内的磁通量也随之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导电座30套设于感应线圈20内,且与指示灯40形成电路回路。由于感应线圈20内的磁通量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使得导电座30发生电磁感应而产生感应电动势,为指示灯40提供电能。如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电工产品利用感应线圈20内的导电座30发生电磁感应而产生感应电动势,为指示灯40提供电能,避免了使用PCBA,使得电工产品的电路中不会产生微电流,接入电工产品的低功率负载(例如,低功率灯)关断时不受微电流的影响,可立即实现关断,不会出现闪烁的现象。需要指出的是,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感应线圈20的匝数成正比。因此,可通过设计感应线圈20的匝数来调节感应电动势,使得导电座30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指示灯40的额定电压相匹配。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电工产品还包括外壳50(见图2)。外壳50具有指示灯显示区域。连接端子10及导电座30均固定安装于外壳50内,且导电座30的一端对应于指示灯显示区域。指示灯40固定安装于导电座30对应指示灯显示区域的一端。如此,将导电座30及连接端子10固定安装于外壳50,使得电工产品电连接结构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工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n连接端子,包括用于电连接电源的L极连接端子及N极连接端子;/n感应线圈,其两端分别电连接于所述L极连接端子及所述N极连接端子;/n导电座,套设于所述感应线圈内侧;及/n指示灯,电连接于所述导电座的相对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工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端子,包括用于电连接电源的L极连接端子及N极连接端子;
感应线圈,其两端分别电连接于所述L极连接端子及所述N极连接端子;
导电座,套设于所述感应线圈内侧;及
指示灯,电连接于所述导电座的相对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工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工产品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指示灯显示区域,所述连接端子及所述导电座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导电座的一端对应于所述指示灯显示区域,所述指示灯固定安装于所述导电座对应所述指示灯显示区域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工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卡接、粘结或螺纹连接于所述导电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工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工产品还包括L极连接线圈及N极连接线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伟王军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正通电工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