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内置缠线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044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缠线板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计算机内置缠线板,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壁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壁的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和第三轴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旋钮,能够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继而实现带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转动的目的,达到通过丝杆套筒带动第一缠绕板和第二缠绕板进行左右移动的目的,该装置采用第二滑块、第二滑槽、第一缠线板、第二缠线板、第一螺栓和挡板,实现了对第一缠线板和第二缠线板的便捷拆装,通过设置第一丝杆、第二丝杆、旋钮、和丝杆套筒,达到了对第一缠线板和第二缠线板的伸缩使用,使用灵活度高,整个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A computer built-in winding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内置缠线板
本技术属于缠线板
,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内置缠线板。
技术介绍
电子计算机通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逻辑计算,具有存储记忆功能,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在计算机的机箱内会使用到导线进行连接,导线较长则会堆积在机箱捏内,一方面占用机箱大量空间,不利于提高机箱的散热效果,另一方面长时间的导线堆积会对导线造成损坏,导线破损极易出现漏电等危险情况,不利于保障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内置缠线板,具有便于缠线和使用方便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内置缠线板,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壁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壁的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和第三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三轴承内均穿设有第一转轴,两个所述第一转轴的相对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丝杆套筒,所述丝杆套筒的顶部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内置缠线板,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内壁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内壁的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2)和第三轴承(10),所述第一轴承(2)和第三轴承(10)内均穿设有第一转轴(9),两个所述第一转轴(9)的相对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5)和第二丝杆(6),所述第一丝杆(5)和第二丝杆(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5)和第二丝杆(6)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丝杆套筒(7),所述丝杆套筒(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两个所述固定板(13)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14),所述第二轴承(14)内穿设有第二转轴(15),两个所述第二转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内置缠线板,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内壁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内壁的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2)和第三轴承(10),所述第一轴承(2)和第三轴承(10)内均穿设有第一转轴(9),两个所述第一转轴(9)的相对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5)和第二丝杆(6),所述第一丝杆(5)和第二丝杆(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5)和第二丝杆(6)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丝杆套筒(7),所述丝杆套筒(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两个所述固定板(13)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14),所述第二轴承(14)内穿设有第二转轴(15),两个所述第二转轴(15)的侧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7),所述第二滑槽(17)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9),两个所述第二滑块(19)的相对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缠线板(18)和第二缠线板(21),所述第一缠线板(18)的侧面开设有第二凹槽(24),所述第二缠线板(21)滑动连接在第二凹槽(24)内,右侧所述第一转轴(9)的一端穿过第三轴承(10)并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健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培正学院龚健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