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电式快速更换电能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797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断电式快速更换电能表装置,电能表接线盒体的接线端子安装部设置有导电椽子安装孔,伞状导电椽子中心活动设置有锥形插拔导电件,每个导电椽子安装孔的孔底均设置有孔底导电端子,孔底导端子一端为孔底导电端子接线端,另一端为导电端子弹片端;在每一对电能表接线组中,位于进线端的第一孔底导电端子的第一导电端子弹片端设置在进线端导电椽子安装孔底部;位于出线端的第二导电端子弹片端也设置在进线端导电椽子安装孔底部,但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弹片端相断开。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可在不断电条件下更换电能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不断电式快速更换电能表装置
本技术属于供电设备
,具体是指一种不断式电快速更换电能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居民用电单相电能表接线端子通常为四个,包括相互配对的火线进线端与火线出线端以及零线进线端与零线出线端,通常的,每对零线/火线进线端和相配对的零线/火线出线端相邻设置,形成一对电能表接线组。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如需更换电能表,需要事先切断电源停止供电再行操作,这样不仅操作繁琐,而且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用电需求。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申请人于2019年6月17日提交了申请号为201920913920.0的技术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不断电式快速更换电能表的简易装置,它包括绝缘的电能表接线盒体,电能表接线盒体下部的接线端子安装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安装伞状导电椽子的导电椽子安装孔,伞状导电椽子能与电能表的圆柱状金属接线孔相插接配合,伞状导电椽子中心活动设置有锥形插拔导电件,所述锥形插拔导电件上设置有绝缘的调拨推杆,每个导电椽子安装孔的下部设置有孔底导电端子,每一对电能表接线组的安装孔下部的孔底导电端子通过孔底连接导线相连接,孔底导电端子与所述伞状导电椽子绝缘隔开。当调拨推杆下拨到导电椽子安装孔的底部时,锥形插拔导电件底部即与导电椽子安装孔下部的孔底导电端子相接触,每一对电能表接线组即形成通路,这时候即可将安装在电能表接线盒体上部的电能表拔出,而用电电路仍处于连通状态,并不影响用户用电需求。但是,申请人发现,该种方式虽然能有效实现不断电更换电能表,但其通过导电椽子安装孔的下部设置孔底导电端子,每一对电能表接线组的孔底导电端子通过孔底连接导线相连接,该装置结构较复杂,生产工艺难度较大,生产成本较高。其结构还有待进一步简化,装置的生产成本也可以进一步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断电式快速更换电能表装置,它包括绝缘的电能表接线盒体,所述电能表接线盒体上部为槽型电能表安装部,下部为接线端子安装部,所述接线端子安装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安装伞状导电椽子的导电椽子安装孔,所述伞状导电椽子能与电能表的圆柱状金属接线孔相插接配合,所述伞状导电椽子中心活动设置有锥形插拔导电件,所述锥形插拔导电件上设置有绝缘的调拨推杆,每个导电椽子安装孔的孔底均设置有孔底导电端子,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孔底导端子一端为与所在导电椽子安装孔的外接导线相接通的孔底导电端子接线端,另一端为位于导电椽子安装孔底部的导电端子弹片端;在每一对电能表接线组中,位于进线端导电椽子安装孔底部的孔底导电端子为第一孔底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孔底导电端子的第一导电端子弹片端设置在进线端导电椽子安装孔底部;位于出线端导电椽子安装孔底部的孔底导电端子为第二孔底导电端子,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弹片端也设置在进线端导电椽子安装孔底部,但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弹片端相断开,当进线端的锥形插拔导电件下行至导电椽子安装孔底部时即将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弹片端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弹片端导电接通。优选地,所述进线端导电椽子安装孔底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弹片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弹片端上方或者下方位置。这样,当进线端的锥形插拔导电件下行至导电椽子安装孔底部时即将位于上方的导电端子弹片端压下与位于下方的导电端子弹片端相接触而接通,当进线端的锥形插拔导电件上行一定行程后两导电弹片上的压力解除,又相互弹开而断开。或者,所述进线端导电椽子安装孔底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弹片端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弹片端分别设置在导电椽子安装孔底部的两侧,当进线端的锥形插拔导电件下行至导电椽子安装孔底部时即可与两导电端子弹片端相接触而将位于其两侧的导电端子弹片端相接通,当进线端的锥形插拔导电件上行一定形成后两导电弹片又相互断开。所述导电端子弹片端为铜质金属导电端子弹片端。使用时,当进线端绝缘调拨推杆下行到导电椽子安装孔的底部时,锥形插拔导电件即将第一导电端子弹片端与所述第二底导电端子弹片端相接通,这样,每一对电能表接线组中,进线端的孔底导电端子、锥形插拔导电件、出线端的孔底导电端子即接通形成通路。这时候即可将安装在电能表接线盒体上部的电能表拔出,而用户的用电路仍处于连通状态,并不影响用户用电需求,然后更换插接上新的电能表即可。当新的电能表安装完毕时,即可将所述绝缘调拨推杆从伞状导电椽子安装孔的底部向上推动进入伞状导电椽子内部,使得伞状导电椽子周边向外扩张与电能表接线端的接线圆孔之间紧密接触,实现电能表紧密接线。附图说明图1为电能表接线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伞状导电椽子、锥形插拔导电件、调拨推杆、孔底导电端子弹片端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导电端子弹片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导电端子弹片端下方位置,锥形插拔导电件处于上行状态)。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不断电式快速更换电能表装置的接线端子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导电端子弹片端与第二底导电端子弹片端分别设置在导电椽子安装孔底部的两侧的状态,锥形插拔导电件处于上行状态)。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不断电式快速更换电能表装置的接线端子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导电端子弹片端与第二底导电端子弹片端分别设置在导电椽子安装孔底部的两侧的状态,锥形插拔导电件处于下行至导电椽子安装孔底部状态)。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不断电式快速更换电能表装置的接线端子安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导电端子弹片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导电端子弹片端下方位置,锥形插拔导电件处于上行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不断电式快速更换电能表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附图1~5所示的一种不断电式快速更换电能表的装置,它包括绝缘的电能表接线盒体1,电能表接线盒体1上部为槽型电能表安装部2,下部为接线端子安装部3,接线端子安装部3设置有四个个用于安装伞状导电椽子5的导电椽子安装孔4,伞状导电椽子5能与电能表的圆柱状金属接线孔相插接配合,伞状导电椽子5中心活动设置有锥形插拔导电件6,锥形插拔导电件6上设置有绝缘的调拨推杆7,每个导电椽子安装孔4的孔底均设置有孔底导电端子8,孔底导电端子8与伞状导电椽子5绝缘隔开,孔底导端子8一端为与所在导电椽子安装孔4的外接导线相接通的孔底导电端子接线端9,另一端为位于导电椽子安装孔4底部的导电端子弹片端10;每对零线/火线进线端和相配对的零线/火线出线端相邻设置,形成一对电能表接线组,在每一对电能表接线组中,位于进线端的导电椽子安装孔4底部的孔底导电端子8为第一孔底导电端子81,第一孔底导电端子81的第一导电端子弹片端101设置在进线端导电椽子安装孔4的底部;位于出线端导电椽子安装孔4底部的孔底导电端子8为第二孔底导电端子82,第二孔底导电端子82的第二导电端子弹片端102也设置在进线端导电椽子安装孔4底部,但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弹片端101相断开,当进线端的锥形插拔导电件6下行至导电椽子安装孔4底部时即将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弹片端101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弹片端102导电接通。如图3、4所示,进线端导电椽子安装孔4底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弹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断电式快速更换电能表装置,它包括绝缘的电能表接线盒体(1),电能表接线盒体(1)上部为槽型电能表安装部(2),下部为接线端子安装部(3),接线端子安装部(3)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安装伞状导电椽子(5)的导电椽子安装孔(4),伞状导电椽子(5)能与电能表的圆柱状金属接线孔相插接配合,伞状导电椽子(5)中心活动设置有锥形插拔导电件(6),所述锥形插拔导电件(6)上设置有绝缘的调拨推杆(7),每个导电椽子安装孔(4)的孔底均设置有孔底导电端子(8),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底导电端子(8)一端为与所在导电椽子安装孔(4)的外接导线相接通的孔底导电端子接线端(9),另一端为位于导电椽子安装孔(4)底部的导电端子弹片端(10);/n在每一对电能表接线组中,位于进线端的导电椽子安装孔(4)底部的为第一孔底导电端子(81),所述第一孔底导电端子(81)的第一导电端子弹片端(101)设置在进线端导电椽子安装孔(4)底部;位于出线端导电椽子安装孔(4)底部的为第二孔底导电端子(82),所述第二孔底导电端子(82)的第二导电端子弹片端(102)也设置在进线端导电椽子安装孔(4)底部,但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弹片端(101)相断开,当进线端的锥形插拔导电件(6)下行至导电椽子安装孔(4)底部时即将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弹片端(101)与所述第二孔底导电端子弹片端(102)导电接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断电式快速更换电能表装置,它包括绝缘的电能表接线盒体(1),电能表接线盒体(1)上部为槽型电能表安装部(2),下部为接线端子安装部(3),接线端子安装部(3)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安装伞状导电椽子(5)的导电椽子安装孔(4),伞状导电椽子(5)能与电能表的圆柱状金属接线孔相插接配合,伞状导电椽子(5)中心活动设置有锥形插拔导电件(6),所述锥形插拔导电件(6)上设置有绝缘的调拨推杆(7),每个导电椽子安装孔(4)的孔底均设置有孔底导电端子(8),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底导电端子(8)一端为与所在导电椽子安装孔(4)的外接导线相接通的孔底导电端子接线端(9),另一端为位于导电椽子安装孔(4)底部的导电端子弹片端(10);
在每一对电能表接线组中,位于进线端的导电椽子安装孔(4)底部的为第一孔底导电端子(81),所述第一孔底导电端子(81)的第一导电端子弹片端(101)设置在进线端导电椽子安装孔(4)底部;位于出线端导电椽子安装孔(4)底部的为第二孔底导电端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郧静罗斌冯宇王晓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网电力设备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