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解析仪用散热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89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解析仪用散热机构,包括保护箱、散热机构、循环泵固定座、循环泵、驱动电机保护件、驱动电机、循环泵驱动杆、散热机构进口管道和散热机构出口管道,所述散热机构设于保护箱内,所述循环泵固定座设于保护箱内壁上,所述循环泵设于循环泵固定座上,所述驱动电机保护件设于保护箱外壁上,所述驱动电机设于驱动电机保护件内,所述循环泵驱动杆可旋转设于驱动电机保护件上,所述循环泵驱动杆连接驱动电机输出端和循环泵输入端,所述散热机构进口管道设于循环泵出口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环境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采用冷凝液循环换热,换热效率高、造型小巧、模块化安装的热解析仪用散热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解析仪用散热机构
本技术属于环境检测设备
,具体是指一种热解析仪用散热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热解析仪检测方式因其无创伤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检测方式一般通过现场收集样品,通过热解析仪加热使得预先收集在吸附管内的挥发性有机物快速解析出来进行检测;然后装入下一根吸附管重复进行上述加热、释放流程,但是,将检测任务比较繁忙的时候,前后吸附管装入时间间隔较短,热解析仪上的余热还未挥发就装入下一根待测吸附管将使得吸附管内的挥发性气体提前逸出,此时整个的清测作业还没有进行,无疑将影响测量的精度,因此需要对热解析安装散热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凝液循环换热、造型小巧、模块化安装的热解析仪用散热机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种热解析仪用散热机构,包括保护箱、散热机构、循环泵固定座、循环泵、驱动电机保护件、驱动电机、循环泵驱动杆、散热机构进口管道和散热机构出口管道,所述散热机构设于保护箱内,所述循环泵固定座设于保护箱内壁上远离散热机构的一端,所述循环泵固接设于循环泵固定座上,所述驱动电机保护件设于保护箱外壁上,所述驱动电机设于驱动电机保护件内,所述循环泵驱动杆可旋转设于驱动电机保护件上,所述循环泵驱动杆一端设于驱动电机输出端上,所述循环泵驱动杆另一端设于循环泵输入端上,所述散热机构进口管道一端设于循环泵出口上,所述散热机构进口管道另一端设于散热机构底部,所述散热机构出口管道一端设于循环泵进口上,所述散热机构出口管道另一端设于散热机构顶部驱动电机带动循环泵驱动杆旋转,为循环泵提供动力,将散热机构出口管道的冷凝液加压,从散热机构进口管道流出。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液体冷却装置、导热片、风扇、液体冷却装置进口和液体冷却装置出口,所述液体冷却装置设于保护箱内壁上,所述导热片设于液体冷却装置上,所述导热片由高导热系数金属材料制成,作为优选的,导热片由不锈钢制成,所述风扇贯穿设于保护箱上,所述风扇一端与液体冷却装置一端相连,所述液体冷却装置进口设于液体冷却装置底部且设于散热机构进口管道上,所述液体冷却装置出口设于液体冷却装置顶部且设于散热机构出口管道上,导热片吸收热解析仪的余热,同时冷凝液从液体冷却装置进口流入,对导热片进行冷却,风扇加速周围空气的流速,加强热量交换速率,同时将热空气吹出保护箱,冷凝液从液体冷却装置出口流出。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冷却装置包括冷凝液存储箱一、冷凝液存储箱二和换热管,所述冷凝液存储箱一设于保护箱内壁上,所述冷凝液存储箱二设于保护箱内壁上远离冷凝液存储箱一的一端,所述换热管一端设于冷凝液存储箱一顶部,所述换热管另一端设于冷凝液存储箱二底部,所述液体冷却装置进口设于冷凝液存储箱一底部,所述液体冷却装置出口设于冷凝液存储箱二顶部,冷凝液为高导热系数液体,作为优选的,冷凝液为矿物油,冷凝液从液体冷却装置进口流入,进入冷凝液存储箱一,换热管吸收导热片的余热,并将热量传递给冷凝液,冷凝液从换热管流入冷凝液存储箱二,经过液体冷却装置出口流出液体冷却装置。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热解析仪用散热机构实现了冷凝液循环换热,换热效率大大提升,同时采用模块化安装,体积小巧,不会影响热解析仪其他部件工作,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冷凝液循环换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冷凝液循环换热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冷凝液循环换热液体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保护箱,2、散热机构,3、循环泵固定座,4、循环泵,5、驱动电机保护件,6、驱动电机,7、循环泵驱动杆,8、散热机构进口管道,9、散热机构出口管道,10、液体冷却装置,11、导热片,12、风扇,13、液体冷却装置进口,14、液体冷却装置出口,15、冷凝液存储箱一,16、冷凝液存储箱二,17、换热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特征或连接关系没有进行详细描述的部分均为采用的现有技术。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热解析仪用散热机构,包括保护箱1、散热机构2、循环泵固定座3、循环泵4、驱动电机保护件5、驱动电机6、循环泵驱动杆7、散热机构进口管道8和散热机构出口管道9,所述散热机构2设于保护箱1内,所述循环泵固定座3设于保护箱1内壁上远离散热机构2的一端,所述循环泵4固接设于循环泵固定座3上,所述驱动电机保护件5设于保护箱1外壁上,所述驱动电机6设于驱动电机保护件5内,所述循环泵驱动杆7可旋转设于驱动电机保护件5上,所述循环泵驱动杆7一端设于驱动电机6输出端上,所述循环泵驱动杆7另一端设于循环泵4输入端上,所述散热机构进口管道8一端设于循环泵4出口上,所述散热机构进口管道8另一端设于散热机构2底部,所述散热机构出口管道9一端设于循环泵4进口上,所述散热机构出口管道8另一端设于散热机构2顶部。所述散热机构2包括液体冷却装置10、导热片11、风扇12、液体冷却装置进口13和液体冷却装置出口14,所述液体冷却装置10设于保护箱1内壁上,所述导热片11设于液体冷却装置10上,所述风扇12贯穿设于保护箱1上,所述风扇12一端与液体冷却装置10一端相连,所述液体冷却装置进口13设于液体冷却装置10底部,所述液体冷却装置出口14设于液体冷却装置10顶部。所述液体冷却装置10包括冷凝液存储箱一15、冷凝液存储箱二16和换热管17,所述冷凝液存储箱一15设于保护箱1内壁上,所述冷凝液存储箱二16设于保护箱1内壁上远离冷凝液存储箱一15的一端,所述换热管17一端设于冷凝液存储箱一15顶部,所述换热管17另一端设于冷凝液存储箱二16底部。所述散热机构2设有若干组导热片11,所述若干组导热片11均匀设于液体冷却装置10上。所述液体冷却装置进口13设于散热机构进口管道8上。所述液体冷却装置出口14设于散热机构出口管道9上。所述液体冷却装置进口13设于冷凝液存储箱一15底部。所述液体冷却装置出口14设于冷凝液存储箱二16顶部。所述导热片为高导热系数金属材料制成的导热片。所述液体冷却装置进口13设于冷凝液存储箱一15底部,所述液体冷却装置出口14设于冷凝液存储箱二16顶部。具体使用时,将本技术放置在需要散热的位置,打开循环泵4,驱动电机6带动循环泵驱动杆7旋转,为循环泵4提供动力,将散热机构出口管道9的冷凝液加压,从散热机构进口管道8流出,导热片11吸收热解析仪的余热,同时冷凝液从液体冷却装置进口13流入,进入冷凝液存储箱一15,换热管17吸收导热片11的余热,并将热量传递给冷凝液,冷凝液从换热管17流入冷凝液存储箱二16,风扇12加速周围空气的流速,加强热量交换速率,同时将热空气吹出保护箱1,冷凝液从液体冷却装置出口14流出,完成循环。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解析仪用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箱、散热机构、循环泵固定座、循环泵、驱动电机保护件、驱动电机、循环泵驱动杆、散热机构进口管道和散热机构出口管道,所述散热机构设于保护箱内,所述循环泵固定座设于保护箱内壁上远离散热机构的一端,所述循环泵固接设于循环泵固定座上,所述驱动电机保护件设于保护箱外壁上,所述驱动电机设于驱动电机保护件内,所述循环泵驱动杆可旋转设于驱动电机保护件上,所述循环泵驱动杆一端设于驱动电机输出端上,所述循环泵驱动杆另一端设于循环泵输入端上,所述散热机构进口管道一端设于循环泵出口上,所述散热机构进口管道另一端设于散热机构底部,所述散热机构出口管道一端设于循环泵进口上,所述散热机构出口管道另一端设于散热机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解析仪用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箱、散热机构、循环泵固定座、循环泵、驱动电机保护件、驱动电机、循环泵驱动杆、散热机构进口管道和散热机构出口管道,所述散热机构设于保护箱内,所述循环泵固定座设于保护箱内壁上远离散热机构的一端,所述循环泵固接设于循环泵固定座上,所述驱动电机保护件设于保护箱外壁上,所述驱动电机设于驱动电机保护件内,所述循环泵驱动杆可旋转设于驱动电机保护件上,所述循环泵驱动杆一端设于驱动电机输出端上,所述循环泵驱动杆另一端设于循环泵输入端上,所述散热机构进口管道一端设于循环泵出口上,所述散热机构进口管道另一端设于散热机构底部,所述散热机构出口管道一端设于循环泵进口上,所述散热机构出口管道另一端设于散热机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解析仪用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液体冷却装置、导热片、风扇、液体冷却装置进口和液体冷却装置出口,所述液体冷却装置设于保护箱内壁上,所述导热片设于液体冷却装置上,所述风扇贯穿设于保护箱上,所述风扇一端与液体冷却装置一端相连,所述液体冷却装置进口设于液体冷却装置底部,所述液体冷却装置出口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镇张振远吴润龙陈李杰张敏马堆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京环境监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