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纪平专利>正文

一种污染源烟气泵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7886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染源烟气泵取样装置,包括冰浴箱、滤膜、取样管和除尘壳体,所述除尘壳体的内部设有除尘室,除尘室下方的除尘壳体内部分别设有第一集尘室、第二集尘室,所述第一集尘室与第二集尘室之间的导管内部固定有第二尘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除湿管靠近微型电机一端的两侧皆安装“L”型管,“L”型管的内部安装滤膜,滤膜的上部填充干燥剂吸附剂,除湿管内侧的转轴外侧焊接螺旋叶片,且除湿管内侧壁设置干燥剂层,首先转轴转动带动螺旋叶片转动是烟气绕着螺旋叶片运动产生一种离心力,使烟气中的水气分离,被干燥剂层所吸收,另外加上“L”型管的内部安装滤膜,可对未处理的水分进行再次的吸收,从而排除各种干扰因素,保证测量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染源烟气泵取样装置
本技术涉及取样装置
,具体为一种污染源烟气泵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燃煤电厂汞排放量占大气汞排放总量的33.6%,位居各行业之首,已成为继粉尘、SO2、NOX之后的第四大污染物,为了有效控制燃煤烟气汞的排放,《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B13223-2011)首次明确规定了燃煤电厂烟气汞及其化合物的排放指标。自2015年1月1日起,对现有和新建的火力发电燃煤锅炉,汞及其化合物都需要执行0.03mg/m3的污染物排放限值。随着我国电力需求的高速增长,火电厂燃煤总量保持高速增长趋势,燃煤排放的烟气中汞含量占据人为汞排放的大多数,如何准确有效地采集与分析烟气汞的含量,成为评价燃煤电厂现有污染物控制设备的汞控制能力的重要方法。烟气中汞以不同的物理、化学形态存在;浓度很低,为微克级,需要采样及分析过程精确控制,排除各种干扰因素,保证测量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染源烟气泵取样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染源烟气泵取样装置,包括冰浴箱、滤膜、取样管和除尘壳体,所述除尘壳体的内部设有除尘室,除尘室下方的除尘壳体内部分别设有第一集尘室、第二集尘室,所述第一集尘室与第二集尘室之间的导管内部固定有第二尘滤网,第二集尘室一侧的除尘室内部安装有第一滤尘网,所述导管一侧的除尘壳体侧壁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取样管,导管另一侧的除尘壳体侧壁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除湿管,所述除湿管远离除尘壳体的一端安装有微型电机,微型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除湿管内部固定连接有转轴,且转轴远离微型电机的一端延伸至除尘室贯穿第一滤尘网与第二尘滤网,所述除湿管的一侧设有冰浴箱,冰浴箱的内部设有吸收瓶,所述除湿管靠近微型电机一端的两侧皆安装有“L”型管,“L”型管的内部安装有滤膜,“L”型管远离除湿管的一端延伸至冰浴箱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管。优选的,所述第二尘滤网与第一滤尘网一侧的转轴外侧皆安装有刮板。优选的,所述第一滤尘网靠近除湿管一侧的转轴外侧焊接有扇叶。优选的,所述滤膜的上部填充干燥剂吸附剂。优选的,所述除湿管内侧的转轴外侧焊接有螺旋叶片,且除湿管内侧壁设有干燥剂层。优选的,所述第一集尘室、第二集尘室与除尘室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一集尘室、第二集尘室一侧的除尘壳体侧壁安装有盖体。优选的,所述导管远离“L”型管的一端延伸至吸收瓶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污染源烟气泵取样装置,通过在除尘壳体的内部设置除尘室,除尘室下方的除尘壳体内部分别设置第一集尘室、第二集尘室,第一集尘室与第二集尘室之间的导管内部固定第二尘滤网,第二集尘室一侧的除尘室内部安装第一滤尘网,便于对烟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提高测量准确性,通过在导管另一侧的除尘壳体侧壁中间位置处安装除湿管,所述除湿管远离除尘壳体的一端安装微型电机,微型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除湿管内部固定连接转轴,且转轴远离微型电机的一端延伸至除尘室贯穿第一滤尘网与第二尘滤网,第二尘滤网与第一滤尘网一侧的转轴外侧皆安装刮板,第一滤尘网靠近除湿管一侧的转轴外侧焊接扇叶,将第一滤尘网与第二尘滤网上灰尘刮下,避免第一滤尘网与第二尘滤网上灰尘推挤,影响烟气进入流量,影响测量准确性,同时扇叶转动带动促进烟气的进入,本技术通过在除湿管靠近微型电机一端的两侧皆安装“L”型管,“L”型管的内部安装滤膜,滤膜的上部填充干燥剂吸附剂,除湿管内侧的转轴外侧焊接螺旋叶片,且除湿管内侧壁设置干燥剂层,首先转轴转动带动螺旋叶片转动是烟气绕着螺旋叶片运动产生一种离心力,使烟气中的水气分离,被干燥剂层所吸收,另外加上“L”型管的内部安装滤膜,可对未处理的水分进行再次的吸收,从而排除各种干扰因素,保证测量烟气中汞含量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冰浴箱;2、滤膜;3、除湿管;4、扇叶;5、第一滤尘网;6、除尘壳体;7、取样管;8、刮板;9、盖体;10、第一集尘室;11、第二集尘室;12、第二尘滤网;13、除尘室;14、干燥剂层;15、转轴;16、螺旋叶叶;17、“L”型管;18、微型电机;19、导管;20、吸收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污染源烟气泵取样装置,包括冰浴箱1、滤膜2、取样管7和除尘壳体6,除尘壳体6的内部设有除尘室13,除尘室13下方的除尘壳体6内部分别设有第一集尘室10、第二集尘室11,第一集尘室10、第二集尘室11与除尘室13连通,第一集尘室10、第二集尘室11一侧的除尘壳体6侧壁安装有盖体9,第一集尘室10与第二集尘室11之间的导管19内部固定有第二尘滤网12,第二集尘室11一侧的除尘室13内部安装有第一滤尘网5,导管19一侧的除尘壳体6侧壁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取样管7,导管19另一侧的除尘壳体6侧壁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除湿管3,除湿管3远离除尘壳体6的一端安装有微型电机18,微型电机18的输出端延伸至除湿管3内部固定连接有转轴15,且转轴15远离微型电机18的一端延伸至除尘室13贯穿第一滤尘网5与第二尘滤网12,第二尘滤网12与第一滤尘网5一侧的转轴15外侧皆安装有刮板8,第一滤尘网5靠近除湿管3一侧的转轴15外侧焊接有扇叶4,除湿管3内侧的转轴15外侧焊接有螺旋叶片16,且除湿管3内侧壁设有干燥剂层,除湿管3的一侧设有冰浴箱1,冰浴箱1的内部设有吸收瓶20,除湿管3靠近微型电机18一端的两侧皆安装有“L”型管17,“L”型管17的内部安装有滤膜2,“L”型管17远离除湿管3的一端延伸至冰浴箱1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管19,导管19远离“L”型管17的一端延伸至吸收瓶20内部。工作原理:使用时,烟气从取样管7进入除尘壳体6内部,依次通过第一滤尘网5与第二尘滤网12将烟气中灰粒进行过滤,同时启动微型电机18,微型电机18的输出端转动带动转轴15转动,转轴15带动了转轴15上刮板8进行转动,将第一滤尘网5与第二尘滤网12上的灰尘刮下,灰尘分别掉入第一集尘室10与第二集尘室11中,并且转轴15转动带动扇叶4进行转动,促进了烟气的流通,烟气在进入除湿管3内部时,转轴15外侧焊接的螺旋叶片16转动使烟气绕着螺旋叶片16运动产生一种离心力,使烟气中的水气分离,然后被干燥剂层14所吸收,另外加上“L”型管的内部安装滤膜2的吸附剂,可对烟气中未处理的水汽进行吸附,最后烟气通过导管19进行吸收瓶20内部进行取样,同时冰浴箱1可以控制在合适的温度,保证了烟气中汞含量的测量结果的准确度、精密度和数据的有效性,检测完成后打开盖体9,倒出灰尘。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染源烟气泵取样装置,包括冰浴箱(1)、滤膜(2)、取样管(7)和除尘壳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壳体(6)的内部设有除尘室(13),除尘室(13)下方的除尘壳体(6)内部分别设有第一集尘室(10)、第二集尘室(11),所述第一集尘室(10)与第二集尘室(11)之间的导管(19)内部固定有第二尘滤网(12),第二集尘室(11)一侧的除尘室(13)内部安装有第一滤尘网(5),所述导管(19)一侧的除尘壳体(6)侧壁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取样管(7),导管(19)另一侧的除尘壳体(6)侧壁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除湿管(3),所述除湿管(3)远离除尘壳体(6)的一端安装有微型电机(18),微型电机(18)的输出端延伸至除湿管(3)内部固定连接有转轴(15),且转轴(15)远离微型电机(18)的一端延伸至除尘室(13)贯穿第一滤尘网(5)与第二尘滤网(12),所述除湿管(3)的一侧设有冰浴箱(1),冰浴箱(1)的内部设有吸收瓶(20),所述除湿管(3)靠近微型电机(18)一端的两侧皆安装有“L”型管(17),“L”型管(17)的内部安装有滤膜(2),“L”型管(17)远离除湿管(3)的一端延伸至冰浴箱(1)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管(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染源烟气泵取样装置,包括冰浴箱(1)、滤膜(2)、取样管(7)和除尘壳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壳体(6)的内部设有除尘室(13),除尘室(13)下方的除尘壳体(6)内部分别设有第一集尘室(10)、第二集尘室(11),所述第一集尘室(10)与第二集尘室(11)之间的导管(19)内部固定有第二尘滤网(12),第二集尘室(11)一侧的除尘室(13)内部安装有第一滤尘网(5),所述导管(19)一侧的除尘壳体(6)侧壁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取样管(7),导管(19)另一侧的除尘壳体(6)侧壁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除湿管(3),所述除湿管(3)远离除尘壳体(6)的一端安装有微型电机(18),微型电机(18)的输出端延伸至除湿管(3)内部固定连接有转轴(15),且转轴(15)远离微型电机(18)的一端延伸至除尘室(13)贯穿第一滤尘网(5)与第二尘滤网(12),所述除湿管(3)的一侧设有冰浴箱(1),冰浴箱(1)的内部设有吸收瓶(20),所述除湿管(3)靠近微型电机(18)一端的两侧皆安装有“L”型管(17),“L”型管(17)的内部安装有滤膜(2),“L”型管(17)远离除湿管(3)的一端延伸至冰浴箱(1)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管(19)。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纪平
申请(专利权)人:刘纪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