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788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5:42
提供一种用于逆流蒸发式热交换器的具有改进的气流分布的改进的水管理系统。此类热交换器包括开放式冷却塔、闭路冷却塔和蒸发式冷凝器。改进的水管理系统消除水溅出和与水溅出相关联的噪音。此外,当风扇组件位于蒸发式热交换器下方时,改进的水管理系统保持风扇干燥,并防止在零度以下气候中结冰。

Water coll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水收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蒸发式冷却塔、流体冷却器和蒸发式冷凝器,特别是涉及蒸发式冷却设备内空气和喷雾水流的改善。本专利技术改进空气分布,同时减小气流阻力,以增加蒸发式冷却塔给定占地面积的热容量。另外,本专利技术设法提供自清洁、易于检修、检查和维护的蒸发式冷却设备。
技术介绍
通过减少气流路径中的障碍物和转弯的量,以及通过打开风扇周围的集气区域,实现气流分布的改进和气流阻力的减小。具有侧面进气风扇的典型强制通风式蒸发式冷却设备对布置在风扇上方的热交换器的气流分布不均匀。固体挡板或风扇壳体通常被布置成保护机械和风扇部件免受通过热交换器落下的水滴的影响。给定由风扇提供的进入空气速度的近似垂直布置,热交换器的转向损失会显著影响作用在风扇上的总静压,并增加给定气流的风扇能耗。对于使用无壳体风扇的强制通风式蒸发式冷却设备,出于水管理方面的考虑,风扇和风扇集气室与热交换器隔开,并且没有直接位于热交换器区段下方,由于较高的气流阻力而导致风扇性能不佳,并且由于并排的热交换器和风扇区段而导致单元占地面积较大和单位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在本专利技术中,引入改进的重叠檐槽水收集系统,以改进气流分布、减小气流阻力并改进水收集系统设计。一个新实施例的喷雾水泵具有安装在强制通风风扇(一个或多个)上方的喷雾水泵,并且另一个新实施例包括一体式气动阻尼器,该阻尼器在风扇(一个或多个)接通时打开且在风扇(一个或多个)断开时关闭,因此在风扇断开时停止自然气流且在风扇断开时防止任何水滴离开水收集系统。重叠檐槽水收集系统被设计成收集从顶侧流出的喷雾水,同时让空气从底侧大致竖直流过。该系统由并排堆叠且重叠的单件檐槽组件制成。在所呈现的一些实施例中,水收集系统可仅覆盖单元的占地面积的一部分,这允许气流阻力的精细平衡和对通过单元的气流路径的更好控制。当仅覆盖单元占地面积的一部分时且通过倾斜,水收集系统形成从水收集通道到贮槽的水级联。级联的水与穿过其中的空气混合,形成扩展的雨区,这允许对喷雾水进行附加冷却,从而导致更高的单元的热性能。所呈现的其它实施例具有由重叠檐槽水收集系统覆盖的单元的全部占地面积。所呈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改进是,倾斜的重叠水檐槽收集系统组件由两个水收集通道组成:收集大部分喷雾水的初级水收集通道和收集剩余喷雾水的次级水收集通道。另一个实施例甚至引入三级水收集通道。通道中的所有的宽度均做得足够宽,以防止由于碎片和其它因素造成的堵塞,并且易于根据需要进行检查和清洁。檐槽组件的空气通道被设计成在改进水收集性能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空气侧压降。如有必要,添加滴水边缘以改进水收集性能。如果水溅出是一个问题,则可在设计中并入水收集槽,该槽位于檐槽系统的水收集通道的排出侧处。喷雾水被收集在槽中,并可在重力的作用下经由管排放到贮槽,从而减少在贮槽中溅出的水量。此外,可以在水收集系统下增加百叶窗,以将贮槽区域与风扇区域隔离。如果需要高的水收集能力,则可以使用具有三个一体式水收集通道的设计。取决于应用的需要,檐槽组件可平行于或垂直于进气口的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重叠水檐槽收集系统还可以通过捕获喷雾中的大部分或一些来充当水消音器,从而缩短从热交换器到贮槽的瀑布距离(waterfalldistance)。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风扇正在操作时,从收集蒸发液体(通常为水)的一部分的檐槽组件落下的水被强制送到后侧壁。在操作中,这减少溅出的可能性,清洁后侧壁并减少溅出的水噪音。在一些实施例中,贮槽位于冷却塔的外部结构内。在其它实施例中,贮槽可以位于远离冷却塔的位置,或贮槽在外部安装在冷却塔的外部。本专利技术的卫生、自清洁、易于检修、易于检查和易于维护的方面通过重叠檐槽来实现,该檐槽保护机械部件免受从热交换器落下的水的影响,从而允许在檐槽和风扇之间进行干燥的内部检修以用于检查和维护。此外,重叠檐槽成一定角度,通常大于0°且小于80°,其中0°是指水平方向,最佳角度在1°和5°之间,以增加水流速度和排水,从而形成自清洁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倾斜还致使水在贮槽中级联。这种高速水流可以增加贮槽中的水移动,从而降低不流动的贮槽区域的生物生长的风险。另外,清洁系统可以集成到设计的水收集贮槽中,从而提供加压和重力驱动的水流,以冲洗水收集通道。最后,保持喷雾水尽可能远离进气口大大降低水通过风扇溅出的风险,以及在冬天(特别是在风扇不操作时)结冰的风险。对于所呈现的大多数实施例,蒸发式冷却设备处于强制通风、单侧进风口配置,但这不是本专利技术和所呈现的实施例的限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双侧进风口、三侧进风口和四侧进风口强制通风蒸发式冷却设备,以及单侧进风口、双侧进风口、三侧进风口和四侧进风口诱导通风蒸发式冷却设备。附图说明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蒸发式间接热交换器产品的透视图;图2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蒸发式间接热交换器产品的透视图;图2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蒸发式间接热交换器产品的侧视图;图2C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蒸发式间接热交换器产品的侧视图;图2D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蒸发式直接热交换器产品的侧视图;图3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蒸发式间接热交换器产品的侧视图;图3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的蒸发式间接热交换器产品的侧视图;图4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例的蒸发式间接热交换器产品的侧视图;图4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实施例的蒸发式间接热交换器产品的侧视图;图4C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八实施例的蒸发式间接热交换器产品的侧视图;图4D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九实施例的蒸发式间接热交换器产品的侧视图;图5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实施例的蒸发式间接热交换器产品的侧视图;图5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一实施例的蒸发式间接热交换器产品的侧视图;图6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实施例的蒸发式间接热交换器产品的侧视图;图6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三实施例的蒸发式间接热交换器产品的侧视图;图6C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四实施例的蒸发式间接热交换器产品的透视图;图7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五实施例的重叠檐槽水收集系统的透视俯视图;图7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五实施例的重叠檐槽水收集系统的檐槽组件的透视仰视图;图8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六实施例的重叠檐槽水收集系统的子区段的前侧视图;图8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七实施例的重叠檐槽水收集系统的子区段的前侧视图;图8C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八实施例的重叠檐槽水收集系统的子区段的前侧视图;图8D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九实施例的重叠檐槽水收集系统的子区段的前侧视图;图8E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十实施例的重叠檐槽水收集系统的子区段的前侧视图;图8F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十一实施例的重叠檐槽水收集系统的子区段的侧视图;图8G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十二实施例的重叠檐槽水收集系统的子区段的前侧视图;图8H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十二实施例的重叠檐槽水收集系统的子区段的前侧视图;图8I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十三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塔,包括/n外部结构,/n蒸发式热交换器,其在所述外部结构内,/n风扇组件,其位于所述外部结构内,/n檐槽组件,其位于所述蒸发式热交换器下方和所述外部结构内,/n蒸发式液体分布组件,其位于所述蒸发式热交换器上方和所述外部结构内,/n贮槽,其位于所述檐槽组件下方和所述外部结构内,/n其中所述檐槽组件收集从所述蒸发式热交换器落下的蒸发液体的一部分,并将所述收集的蒸发液体引导到所述贮槽。/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831 US 15/692,5851.一种冷却塔,包括
外部结构,
蒸发式热交换器,其在所述外部结构内,
风扇组件,其位于所述外部结构内,
檐槽组件,其位于所述蒸发式热交换器下方和所述外部结构内,
蒸发式液体分布组件,其位于所述蒸发式热交换器上方和所述外部结构内,
贮槽,其位于所述檐槽组件下方和所述外部结构内,
其中所述檐槽组件收集从所述蒸发式热交换器落下的蒸发液体的一部分,并将所述收集的蒸发液体引导到所述贮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其中
所述蒸发式热交换器为间接蒸发式热交换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塔,其中所述间接蒸发式热交换器为板式热交换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塔,其中所述间接蒸发式热交换器为蛇形管式盘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其中
所述蒸发式热交换器为直接蒸发式热交换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其中
所述风扇组件位于所述檐槽组件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塔,还包括
百叶窗结构,其从所述檐槽组件延伸,以将所述风扇组件与所述蒸发液体隔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塔,其中
所述百叶窗结构与竖直方向成大于90度的角度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塔,其中
所述风扇组件基本上不受任何蒸发液体的侵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其中
所述风扇组件位于所述蒸发式热交换器上方。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还包括
收集槽,其收集离开所述檐槽组件的所述蒸发液体并将所述收集的蒸发液体沉积到所述贮槽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却塔,还包括
槽百叶窗结构,其从邻近所述收集槽的所述檐槽组件延伸,以将所述风扇组件与所述蒸发液体隔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却塔,其中
所述槽百叶窗结构与竖直方向成大于90度的角度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其中
所述檐槽组件朝向所述贮槽倾斜,其中此种倾斜相对于水平方向大于1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其中
加压水系统连接到所述檐槽组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还包括
两个檐槽组件,其向下朝向彼此并朝向蒸发液体槽倾斜,其中此种槽收集所述蒸发液体并将其引导到所述贮槽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还包括
两个檐槽组件,其向下远离彼此倾斜,并且每个檐槽组件朝向蒸发液体槽倾斜,其中此类槽收集所述蒸发液体并将其引导到所述贮槽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其中
所述贮槽与所述外部结构内的所述空气和水隔离。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其中
有两个被分隔壁隔开的风扇。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其中
所述檐槽组件由具有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的多个相邻通道结构组成,
每个通道结构由初级收集通道和次级收集通道组成,
每个初级收集通道具有第一端且每个次级收集通道具有第一端,
其中一个通道结构的所述初级收集通道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第一端在相邻通道结构的次级收集通道的所述第一端上方延伸并与之侧向重叠。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冷却塔,其中
所述顶部框架具有一体式空气和水挡板且所述底部框架具有一体式滴水边缘。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冷却塔,其中
一端次级收集通道实质上大于其它次级收集通道。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冷却塔,其中
每个通道结构由具有第一端的偏转区段组成,
其中一个收集结构的至少一个偏转区段的所述第一端在相邻通道结构的初级收集通道的所述第一端上方延伸并与之侧向重叠。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冷却塔,其中
在所述初级收集通道和所述次级收集通道之间的所述通道结构中的至少一个中设置有狭槽。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冷却塔,其中
初级收集通道的至少一个第一端包括具有滴水边缘的百叶窗通道。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其中
所述檐槽组件由多个相邻通道结构组成,
每个通道结构由初级收集通道、次级收集通道和三级收集通道组成,
每个初级收集通道具有第一端,每个次级收集通道具有第一端,每个三级通道具有第一端,
其中一个通道结构的所述初级收集通道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第一端在相邻通道结构的次级收集通道的所述第一端上方延伸并与之侧向重叠,并且其中所述三级收集通道在所述初级通道和次级通道上方延伸。


2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冷却塔,其中
一体式阻尼器附接到每个初级收集通道。


28.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冷却塔,其中
一体式阻尼器附接到每个次级收集通道。


29.一种冷却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里斯托弗·奥斯约翰·罗素迪娜·马拉穆德凯文·埃戈夫卢卡斯·斯托布林
申请(专利权)人:巴尔的摩空气盘管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