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大型钢结构应变检测装置,包括带有滚轮的壳体和应变检测装置本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一侧设有开合板,所述开合板靠近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四个滑块,所述壳体侧壁开设有与滑块对应的滑槽,所述壳体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与开合板对应的开合机构,所述壳体内设有平台板,所述平台板的下侧设有移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带有壳体的滚轮和开合机构,从而可带动开合板开启,从而便于应变检测装置本体的移出,且滚轮可便于对该装置进行整体移动,从而便于携带,通过设置移动机构,从而使得应变检测装置本体在使用时移出,不适用时存放在壳体内,从而使得应变检测装置本体的使用寿命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大型钢结构应变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化设备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大型钢结构应变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大型钢结构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都是根据设计图的参数实施,生产过程中承重点的应变需要能方便的检测,基于光纤光栅(FBG)技术的应变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安装方便、抗电磁干扰能力强、耐腐蚀、电绝缘性好、耐高温高压、防燃防爆、便于与计算机连接、便于与光纤传输系统组成遥测网络、重量轻、体积小、可在一定范围内任意弯曲等一系列优点,现有的应变检测装置体积较大,不便于对其进行移动,从而不便于对其进行携带,且现有的应变检测装置常年暴露在外,从而加速了其老化,从而导致其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应变检测装置体积较大,不便于对其进行移动,从而不便于对其进行携带,且现有的应变检测装置常年暴露在外,从而加速了其老化,从而导致其使用寿命降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携式大型钢结构应变检测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大型钢结构应变检测装置,包括带有滚轮的壳体和应变检测装置本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一侧设有开合板,所述开合板靠近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四个滑块,所述壳体侧壁开设有与滑块对应的滑槽,所述壳体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与开合板对应的开合机构,所述壳体内设有平台板,所述平台板的下侧设有移动机构,所述平台板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与应变检测装置本体对应的夹持机构。优选的,所述开合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上的主支撑架和子支撑架,所述主支撑架内转动连接有主转杆,所述主转杆上固定套设有绕线辊,所述主转杆的一端贯穿主支撑架侧壁并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所述子支撑架内转动连接有子转杆,所述子转杆上固定套设有定滑轮,所述开合板上侧固定连接有套环,所述绕线辊、定滑轮和套环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优选的,所述主转杆上固定套设有外齿圈,所述外齿圈的下侧设有固定连接在主支撑架侧壁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侧通过两个伸缩杆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与外齿圈对应的限位齿,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弧形板下侧和固定板上侧连接。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直齿轮,所述直齿轮内固定插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壳体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贯穿壳体侧壁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平台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与直齿轮对应的直齿条。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滑动套设有两个滑套,所述滑套的下侧通过支杆与平台板上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板,所述夹板远离应变检测装置本体的一侧通过两个第一弹簧与安装槽内壁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带有壳体的滚轮和开合机构,通过向下拉动弧形板,弧形板上的限位齿与外齿圈分离,此时通过转动第二转盘,第二转盘转动带动主转杆转动,主转杆转动带动绕线辊转动,绕线辊转动带动钢丝绳转动,钢丝绳转动通过定滑轮从而可带动开合板开启,从而便于应变检测装置本体的移出,且滚轮可便于对该装置进行整体移动,从而便于携带;2、通过设置移动机构,通过转动第一转盘,第一转盘转动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转动带动直齿轮转动,直齿轮转动带动直齿条移动,直齿条移动带动平台板移动,平台板移动带动应变检测装置本体移出,从而使得应变检测装置本体在使用时移出,不适用时存放在壳体内,从而使得应变检测装置本体的使用寿命延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壳体;2、应变检测装置本体;3、开合板;4、滑块;5、套环;6、绕线辊;7、定滑轮;8、钢丝绳;9、平台板;10、直齿条;11、第一转盘;12、直齿轮;13、支杆;14、滑套;15、限位杆;16、第二转盘;17、外齿圈;18、限位齿;19、弧形板;20、伸缩杆;21、第一弹簧;22、夹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便携式大型钢结构应变检测装置,包括带有滚轮的壳体1和应变检测装置本体2,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开口,开口的一侧设有开合板3,开合板3靠近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四个滑块4,壳体1侧壁开设有与滑块4对应的滑槽,壳体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与开合板3对应的开合机构,开合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1上的主支撑架和子支撑架,主支撑架内转动连接有主转杆,主转杆上固定套设有绕线辊6,主转杆的一端贯穿主支撑架侧壁并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16,子支撑架内转动连接有子转杆,子转杆上固定套设有定滑轮7,开合板3上侧固定连接有套环5,绕线辊6、定滑轮7和套环5之间通过钢丝绳8连接,主转杆上固定套设有外齿圈17,外齿圈17的下侧设有固定连接在主支撑架侧壁上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上侧通过两个伸缩杆20连接有弧形板19,弧形板19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与外齿圈17对应的限位齿18,伸缩杆20上套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弧形板19下侧和固定板上侧连接,通过向下拉动弧形板19,弧形板19上的限位齿18与外齿圈17分离,此时可转动第二转盘16,第二转盘16转动带动主转杆转动,主转杆转动带动绕线辊6转动,绕线辊6转动带动钢丝绳8转动,钢丝绳8转动通过定滑轮7从而可带动开合板3开启,从而便于应变检测装置本体2的移出,调节好开合板3的位置后,松开弧形板19,由于伸缩杆20和其上套设的第二弹簧,从而可带动弧形板19复位,从而可使得弧形板19上的限位齿18与外齿圈17啮合,从而可固定住开合板3的位置。应变检测装置本体2的检测原理是宽带光源发出的光进入可调谐F-P滤波器,在锯齿波扫描电压的作用下,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周期性地通过F-P滤波器,然后经耦合器分成两个支路。其中一路约90%的光经耦合器入射到传感光栅阵列中,阵列中有光栅的布拉格反射波长必须全部在F-P滤波器的扫描范围内,并且每个光栅的反射波长都不相同,以避免信号串扰;另一路约10%的光则经耦合器入射到F-P标准具中,该支路用来对可调谐F-P滤波器进行校准,以消除可调谐F-P滤波器腔长漂移对测量精度造成的影响。在传感光栅通道中,当F-P滤波器的扫描波长与光纤光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大型钢结构应变检测装置,包括带有滚轮的壳体(1)和应变检测装置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一侧设有开合板(3),所述开合板(3)靠近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四个滑块(4),所述壳体(1)侧壁开设有与滑块(4)对应的滑槽,所述壳体(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与开合板(3)对应的开合机构,所述壳体(1)内设有平台板(9),所述平台板(9)的下侧设有移动机构,所述平台板(9)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与应变检测装置本体(2)对应的夹持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大型钢结构应变检测装置,包括带有滚轮的壳体(1)和应变检测装置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一侧设有开合板(3),所述开合板(3)靠近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四个滑块(4),所述壳体(1)侧壁开设有与滑块(4)对应的滑槽,所述壳体(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与开合板(3)对应的开合机构,所述壳体(1)内设有平台板(9),所述平台板(9)的下侧设有移动机构,所述平台板(9)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与应变检测装置本体(2)对应的夹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大型钢结构应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1)上的主支撑架和子支撑架,所述主支撑架内转动连接有主转杆,所述主转杆上固定套设有绕线辊(6),所述主转杆的一端贯穿主支撑架侧壁并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16),所述子支撑架内转动连接有子转杆,所述子转杆上固定套设有定滑轮(7),所述开合板(3)上侧固定连接有套环(5),所述绕线辊(6)、定滑轮(7)和套环(5)之间通过钢丝绳(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大型钢结构应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转杆上固定套设有外齿圈(17),所述外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道伟,臧红梅,杨大明,程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卓然智能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