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NO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脑电波检测用生物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752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紧贴性的脑电波检测用生物电极。脑电波检测用生物电极(1)包括:保持器部(10),其具有多个贯穿孔(11);至少一个电极部(20),其由导电性弹性体形成,并具有基底部(21)与至少一个突出部(22),所述基底部(21)相比贯穿孔(11)的圆周面更向外周侧扩展,所述突出部(22)从基底部(21)突出,且可穿过贯穿孔(11);以及导电性盖部(30),其与保持器部(10)之间夹持基底部(21)。

Bioelectrode for brain wave de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脑电波检测用生物电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脑电波检测用生物电极,尤其涉及通过接触被检测者的头皮来检测脑电波的脑电波检测用生物电极。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脑电波检测用生物电极被用于检测脑电波信号,该脑电波信号用于分析脑功能状态,从而早期发现例如阿尔茨海默病等。脑电波检测用生物电极在使用时将电极部直接接触被检测者的头皮,以检测脑电波信号。现有的脑电波检测用生物电极中,电极部是利用包含电解液的弹性部件被覆金属电极部件而成,或者利用弹性部件覆盖具有尖细前端部的金属电极部件而形成(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2006-34429A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这种现有的脑电波检测用生物电极中,电极部件为金属制,其与头皮的紧贴性低。因此,对于现有的脑电波检测用生物电极,要求能够提高紧贴性的结构。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研究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紧贴性的脑电波检测用生物电极。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脑电波检测用生物电极的特征在于,包括:保持器部,其具有多个贯穿孔;至少一个电极部,其由导电性弹性体形成,且具有基底部与至少一个突出部,所述基底部相比所述贯穿孔的圆周面更向外周侧扩展,所述突出部从该基底部突出,且可穿过所述贯穿孔;以及导电性盖部,其与所述保持器部之间夹持所述基底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脑电波检测用生物电极中,按所述多个贯穿孔分别设置所述电极部,且所述电极部分别具有一个所述突出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脑电波检测用生物电极中,具有一个所述电极部,所述电极部具有多个所述突出部,多个所述突出部按所述多个贯穿孔进行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脑电波检测用生物电极中,所述保持器部以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电极部的方式具有向所述贯穿孔的开孔方向凹陷的台阶部,所述台阶部能够容纳所述基底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脑电波检测用生物电极中,所述保持器部具有盖容纳部,其是能够容纳所述盖部的凹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脑电波检测用生物电极,可以提高紧贴性。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脑电波检测用生物电极的构成的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A-A截面的剖视图,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脑电波检测用生物电极。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脑电波检测用生物电极的构成的主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B-B截面的剖视图,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脑电波检测用生物电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脑电波检测用生物电极1的构成的主视图,图2是脑电波检测用生物电极1的沿图1所示的A-A截面的剖视图。如图1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脑电波检测用生物电极1包括:保持器部10,其具有多个贯穿孔11;至少一个电极部20,其由导电性弹性体形成,其具有基底部21与至少一个突出部22,所述基底部21相比贯穿孔11的圆周面更向外周侧扩展,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22从基底部21突出,且可穿过贯穿孔11;以及导电性盖部30,其与保持器部10之间夹持基底部21。以下,具体地说明脑电波检测用生物电极1的构成。将脑电波检测用生物电极1连接于信号分析装置进行使用,通过使电极部20的突出部22接触被检测者的头皮而检测脑电波。将检测出的脑电波作为电信号经由电极部20、盖部30及未图示的导线传递到信号分析装置。由此,在信号分析装置中分析被检测者的脑电波。如图1及图2所示,保持器部10为圆盘状或大体圆盘状部件,且形成有盖容纳部10a,该盖容纳部10a是具有规定深度的凹部,能够容纳盖部30。具体而言,保持器部10包括:圆盘状或大体圆盘状的圆盘部13;及圆筒部14,其为圆筒状或大体圆筒状,从圆盘部13的一个面即对置面13a竖立设置。例如,如图2所示,圆筒部14形成在圆盘部13的外缘。另外,保持器部10中配置圆筒部14的位置并不限定于此,在保持器部10中圆筒部14也可以相对于圆盘部13的外缘更靠内周侧。在保持器部10中,圆盘部13与圆筒部14为一体形成。保持器部10例如由塑料或橡胶等绝缘体形成。另外,保持器部10的材料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为金属等导电体。在保持器部10中,在圆盘部13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孔11,所述贯穿孔11在对置面13a和与其背向的面即外侧面13b之间贯穿圆盘部13。多个贯穿孔11分别形成为圆筒状或大体圆筒状。此外,对应于电极部20,保持器部10具有向贯穿孔11的开孔方向凹陷的台阶部12。台阶部12能够容纳基底部21。具体而言,在圆盘部13上,对应于多个贯穿孔11,分别设置多个从对置面13a凹陷的台阶部12,且在一个贯穿孔11设置一个台阶部12。台阶部12为圆筒状或大体圆筒状,且与对应的贯穿孔11同轴或大体同轴。此外,台阶部12的直径大于贯穿孔11的直径。贯穿孔11与台阶部12成对形成一个带台阶的贯穿孔,该带台阶的贯穿孔形成能够保持电极部20的电极部保持孔15。例如,在圆盘部13的中心或大体中心设置一个电极部保持孔15,且以相对于圆盘部13的中心或大体中心呈同心圆或大体同心圆状的方式,等角度间隔或大致等角度间隔设置多个(例如8个)电极部保持孔15。另外,圆盘部13中配置电极部保持孔15的位置并不限定于此,圆盘部13可以在任意位置具有电极部保持孔15。脑电波检测用生物电极1中,对应于一个电极部保持孔15而具有一个电极部20,电极部20具有基底部21及一个突出部22。也就是说,脑电波检测用生物电极1具有多个电极部20,每个电极部20具有一个基底部21及一个突出部22。电极部20中,基底部21与突出部22为一体形成。电极部20例如由导电性弹性体形成。导电性弹性体例如由混合有导电性粉体材料的弹性体形成。弹性体例如为硅酮树脂等高分子材料。此外,导电性粉体材料例如使用石墨、碳纳米管、银微粒等金属粒子、AgCl粒子等。另外,电极部20的材料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由含浸有机导电性聚合物或离子性液体的高分子材料来形成导电性弹性体。在电极部20中,基底部21形成为圆盘状或大体圆盘状。基底部21的直径相对于圆盘部13的台阶部12的直径略向外周侧变大,从而将基底部21嵌合并保持于台阶部12。此外,基底部21的厚度(突出部22的延伸方向宽度)值略大于保持器部10的台阶部12的深度(贯穿孔11的延伸方向宽度)值。电极部20中,突出部22在其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圆盘部13的贯穿孔11在延伸方向的长度,突出部22穿过圆盘部13的贯穿孔11,并从与圆盘部13的对置面13a背向的面即外侧面13b突出。突出部22具有:突出部主体部23,其是圆柱状或大体圆柱状的部分,从基底部21的一个面即对置面21a的中心或大体中心延伸;及刷部24,其是圆锥状或大体圆锥状的部分。突出部主体部2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脑电波检测用生物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n保持器部,其具有多个贯穿孔;/n至少一个电极部,其由导电性弹性体形成,且具有基底部和至少一个突出部,所述基底部相比所述贯穿孔的圆周面更向外周侧扩展,所述突出部从该基底部突出,且可穿过所述贯穿孔;以及/n导电性盖部,其与所述保持器部之间夹持所述基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10 JP 2017-1971531.一种脑电波检测用生物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持器部,其具有多个贯穿孔;
至少一个电极部,其由导电性弹性体形成,且具有基底部和至少一个突出部,所述基底部相比所述贯穿孔的圆周面更向外周侧扩展,所述突出部从该基底部突出,且可穿过所述贯穿孔;以及
导电性盖部,其与所述保持器部之间夹持所述基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电波检测用生物电极,其特征在于,
按所述多个贯穿孔分别设置所述电极部,所述电极部分别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村优二嶋谅宇田徹
申请(专利权)人:NO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