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探头支架装配结构、温控探头支架及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644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温控探头支架装配结构、温控探头支架及空调,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温控探头支架装配结构与用于容纳温控探头和温控线的卡线结构相连接,装配结构包括至少一卡爪结构,卡爪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且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之间形成适于冷凝器铜管穿过的第一限位卡扣,通过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的变形,实现卡爪结构与冷凝器的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温控探头支架装配结构、温控探头支架及空调通过卡爪结构的变形,实现温控探头支架与不同型号冷凝器的固定连接,通用性强,兼容性好,提高生产效率,且能同时与多跟冷凝器铜管固定,连接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控探头支架装配结构、温控探头支架及空调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温控探头支架装配结构、温控探头支架及空调。
技术介绍
现有温控探头支架从装配结构上可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与侧板/网罩/顶盖做成一体,温控线固定在此类结构上,这种结构通用性差,也会导致卡线繁琐,生产效率低;第二类支架为独立零件,或者插在铜管上,或者通过顶盖板与冷凝器的缝隙夹紧,这种结构通用性差,不同的冷凝器需要配置不同的装配结构,兼容性较差,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不同的冷凝器需要配置不同的温控探头支架装配结构,兼容性较差,影响生产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中,本技术提供一种温控探头支架装配结构,与用于容纳温控探头和温控线的卡线结构相连接,所述装配结构包括至少一卡爪结构,所述卡爪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且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之间形成适于冷凝器铜管穿过的第一限位卡扣,通过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的变形,实现所述卡爪结构与所述冷凝器的固定连接。由此,通过卡爪结构的变形,实现温控探头支架与不同型号冷凝器的固定连接,通用性强,兼容性好,提高生产效率。可选的,所述第一卡爪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外侧卡爪和第一内侧卡爪,所述第一外侧卡爪设置于所述第一内侧卡爪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外侧卡爪与所述第一内侧卡爪之间具有间隙。由此,限定了第一卡爪的具体结构,使得第一外侧卡爪和第一内侧卡爪间具有间隙,增加弹性,易变形。可选的,所述第一外侧卡爪的上部沿外侧边缘向靠近所述第一内侧卡爪的方向设置向内凹陷的第一限位部,且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形状适于与所述冷凝器铜管的表面接触。由此,通过第一限位部固定冷凝器铜管,连接牢固,且结构简单。可选的,所述第二卡爪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外侧卡爪和第二内侧卡爪,所述第二外侧卡爪设置于所述第二内侧卡爪的下方且所述第二外侧卡爪与所述第二内侧卡爪之间具有间隙。由此,限定了第二卡爪的具体结构,使得第二外侧卡爪和第二内侧卡爪间具有间隙,增加弹性,易变形。可选的,所述第二外侧卡爪的下部沿外侧边缘向靠近所述第二内侧卡爪的方向设置向内凹陷的第二限位部,且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形状适于与所述冷凝器铜管的表面接触。由此,通过第二限位部固定冷凝器铜管,连接牢固,且结构简单。本技术中,所述第一限位卡扣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内侧卡爪上的第一凹槽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内侧卡爪上的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第一内侧卡爪的底部边缘向靠近所述第一外侧卡爪的方向向上凹陷设置,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第二内侧卡爪的上部边缘向靠近所述第二外侧卡爪的方向向下凹陷设置。由此,限定了第一限位卡扣的具体结构,并通过第一限位卡口固定冷凝器铜管,连接牢固,且结构简单。可选的,所述第一内侧卡爪和/或所述第二内侧卡爪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外侧卡爪和/或所述第二外侧卡爪的宽度。由此,保证第一限位卡扣的可靠性,连接牢固。可选的,所述装配结构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卡爪结构通过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卡线结构相连接。由此,限定卡爪结构与卡线结构的连接方式,连接牢固。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卡爪和/或所述第二卡爪的宽度。由此,为卡爪结构的变形提供空间。本技术所述温控探头支架装配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势在于:通过卡爪结构的变形,实现温控探头支架与不同型号冷凝器的固定连接,通用性强,兼容性好,提高生产效率,且能够同时与多根冷凝管固定连接,连接牢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温控探头支架,包括上述的温控探头支架装配结构以及与所述装配结构相连接的卡线结构。本技术中,所述卡线结构包括与所述装配结构相连接的第一槽侧面,所述第一槽侧面的顶端设置第二限位卡扣,且所述第二限位卡扣包括沿所述第一槽侧面相对的两侧边缘向远离所述装配结构结构的方向分别延伸设置的第一限位边和第二限位边。由此,通过具有双边的第二限位卡口固定温控线,避免温控线窜动,能够有效限位。可选的,所述第一槽侧面的底部边缘向远离所述装配结构的方向延伸设置限位结构。由此,用于支撑温控探头,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可选的,所述第一槽侧面上向远离所述装配结构的方向延伸设置一绕线结构。由此,使温控线远离冷凝器,减小结霜结冰隐患。可选的,所述卡线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槽侧面相对设置的第二槽侧面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槽侧面和所述第二槽侧面相连接的第三槽侧面,其中,沿所述第二槽侧面的一侧边缘向靠近所述第一槽侧面的方向延伸设置定位结构,所述边缘为所述第二槽侧面上远离所述第三槽侧面的边缘。由此,限制温控探头窜动,能够有效限位。可选的,所述第二槽侧面的顶部边缘向上延伸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槽侧面相连接的连接槽面,且所述连接槽面与所述第一槽侧面形成卡线口。由此,适于温控线穿过。可选的,所述卡线口的长度小于所述温控探头的直径。由此,避免温控探头脱落。因此,本技术所述温控探头支架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势与所述温控探头支架装配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冷凝器和上述的温控探头支架,且所述温控探头支架与所述冷凝器固定相连。本技术所提供的空调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势与上述温控探头支架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温控探头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温控探头支架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温控探头支架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温控探头支架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温控探头支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温控探头支架装配后的主视图;图7为本技术中温控探头支架装配后的内部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温控探头支架、11-第一卡爪、111-第一外侧卡爪、1111-第一限位部、112-第一内侧卡爪、1121-第一凹槽、1122-第一圆弧结构、12-第二卡爪、121-第二外侧卡爪、1211-第二限位部、122-第二内侧卡爪、1221-第二凹槽、1222-第二圆弧结构、13-安装槽、131-第一槽侧面、1311-限位结构、1312-绕线结构、132-第二槽侧面、1321-定位结构、133-第三槽侧面、134-连接槽面、135-卡线口、14-第二限位卡扣、15-支撑结构、2-温控探头、3-温控线、4-翅片、5-冷凝器铜管。具体实施方式现有温控探头支架从装配结构上可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与侧板/网罩/顶盖做成一体,温控线固定在此类结构上,这种结构通用性差,也会导致卡线繁琐,生产效率低;第二类支架为独立零件,或者插在铜管上,或者通过顶盖板与冷凝器的缝隙夹紧,这种结构通用性差,不同的冷凝器需要配置不同的装配结构,兼容性较差,影响生产效率。为使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控探头支架装配结构,与用于容纳温控探头(2)和温控线(3)的卡线结构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结构包括至少一卡爪结构,所述卡爪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卡爪(11)和第二卡爪(12),且所述第一卡爪(11)和所述第二卡爪(12)之间形成适于冷凝器铜管(5)穿过的第一限位卡扣,通过所述第一卡爪(11)和所述第二卡爪(12)的变形,实现所述卡爪结构与所述冷凝器的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探头支架装配结构,与用于容纳温控探头(2)和温控线(3)的卡线结构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结构包括至少一卡爪结构,所述卡爪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卡爪(11)和第二卡爪(12),且所述第一卡爪(11)和所述第二卡爪(12)之间形成适于冷凝器铜管(5)穿过的第一限位卡扣,通过所述第一卡爪(11)和所述第二卡爪(12)的变形,实现所述卡爪结构与所述冷凝器的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探头支架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爪(1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外侧卡爪(111)和第一内侧卡爪(112),所述第一外侧卡爪(111)设置于所述第一内侧卡爪(112)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外侧卡爪(111)与所述第一内侧卡爪(112)之间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控探头支架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侧卡爪(111)的上部沿外侧边缘向靠近所述第一内侧卡爪(112)的方向设置向内凹陷的第一限位部(1111),且所述第一限位部(1111)的形状适于与所述冷凝器铜管(5)的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控探头支架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爪(1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外侧卡爪(121)和第二内侧卡爪(122),所述第二外侧卡爪(121)设置于所述第二内侧卡爪(122)的下方且所述第二外侧卡爪(121)与所述第二内侧卡爪(122)之间具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控探头支架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侧卡爪(121)的下部沿外侧边缘向靠近所述第二内侧卡爪(122)的方向设置向内凹陷的第二限位部(1211),且所述第二限位部(1211)的形状适于与所述冷凝器铜管(5)的表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控探头支架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卡扣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内侧卡爪(112)上的第一凹槽(1121)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内侧卡爪(122)上的第二凹槽(1221),且所述第一凹槽(1121)沿所述第一内侧卡爪(112)的底部边缘向靠近所述第一外侧卡爪(111)的方向向上凹陷设置,所述第二凹槽(1221)沿所述第二内侧卡爪(122)的上部边缘向靠近所述第二外侧卡爪(121)的方向向下凹陷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控探头支架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侧卡爪(112)和/或所述第二内侧卡爪(12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外侧卡爪(11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盖陈伟刘武祥罗才家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