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二线的数据转换传输设备,包括智能二线主控器和智能二线接入器,所述智能二线主控器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一以太网交换模块和第一调制解调模块,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与第一以太网交换模块和第一调制解调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以太网交换模块与第一调制解调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第一以太网交换模块与一楼层交换机信号连接;所述智能二线接入器包括第二电源模块、第二以太网交换模块和第二调制解调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与第二以太网交换模块、第二调制解调模块电连接和分机设备电连接,所述第二以太网交换模块与第二调制解调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第二以太网交换模块与多个病床分机设备信号连接,所述第一调制解调模块与第二调制解调模块信号连接。
A data conversion and transmission equipment based on two lin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二线的数据转换传输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指一种基于二线的数据转换传输设备。
技术介绍
当前,医院使用的医护对讲专用服务器、护士站管理平台、护士站管理机、数据转换传输设备、病房内的病床分机设备等需要组成一个完整的通信网络。目前,医院常见的设备组网方案有二线电力载波方案和网线布线方案两种。电力二线载波(即在2根线上供电同时也传输数据)产品分为低速和高速两种,市场较为常见的为低速产品,传输带宽非常小,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的信息传载需求;高速产品传输带宽大,但发热量大。低速和高速产品都存在如下缺陷:1、每台设备内集成模块,成本高;2、发热量大,易出现过热而导致系统不稳定;3、容易受到周边的信号干扰,从而导致信号质量差;4、设备故障或短路时整个系统瘫痪;5、集中供电,对电源要求太高,主机断电重启时容易烧坏电源(峰值电流过大,而电源要求更高);6、二线制组网能力弱,超过一定数量时需求再增加一台主机或增加中继设备。网线组网特点可靠性高,但施工量庞大,施工周期长、施工成本高、线材用量大、线材成本高、交换设备用里大、交换设备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一种基于二线的数据转换传输设备,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二线的数据转换传输设备,包括智能二线主控器和智能二线接入器,所述智能二线主控器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一以太网交换模块和第一调制解调模块,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与第一以太网交换模块和第一调制解调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以太网交换模块与第一调制解调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第一以太网交换模块与一楼层交换机信号连接;所述智能二线接入器包括第二电源模块、第二以太网交换模块和第二调制解调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与第二以太网交换模块、第二调制解调模块电连接和多个病床分机设备电连接,所述第二以太网交换模块与第二调制解调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第二以太网交换模块与多个病床分机设备信号连接,所述第一调制解调模块与第二调制解调模块通过两芯线缆信号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为第一以太网交换模块和第一调制解调模块供电;所述第一以太网交换模块用于将网络数据包与上级交换设备(如医护对讲专用服务器、护士站管理平台、护士站管理机)进行数据交互,同时将网络数据包发给第一调制解调模块;所述第一调制解调模块将第一以太网交换模块的网络数据包调制成的二线数字信号发送给智能二线接入器的第二调制解调模块,同时将智能二线接入器调制的数据信号解调成网络数据包,发送给上级交换设备。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为第二以太网交换模块、第二调制解调模块和各个病床分机设备供电;所述第二以太网交换模块用于与病床分机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同时将病床分机设备的网络数据包发送给第二调制解调模块;所述第二调制解调模块用于将智能二线主控器的数字信号进行解调成网络数据包,发送给第二以太网交换模块,同时将第二以太网交换模块调制成的二线信号发送给智能二线主控器的第一调制解调模块。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以太网交换模块通过超五类以上网线和RJ45接口与楼层交换机信号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制解调模块和第二调制解调模块之间通过RVV2*0.75线缆信号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以太网交换模块通过超五类线和RJ45接口与每个病床分机设备信号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与24V电源线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与12V电源线连接。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作为中间传输设备,综合了二线载波布线简单和网络组网高可靠性的特性,具体优点可体现在以下几点:1、更经济的产品方案,现有产品方案为每台分机设备内集成一个调制解调模块,而医院、小区等应用场景设备相对密集,本案只要在智能二线接入器上集成一个调制解调模块即可,其它通过标准以太网接入。如:一间病房有四台病床分机设备,采用现有产品需要四块调制解调模块,而本案则只需要一块调制解调模块,节约了三块调制解调模块。2、更好的散热系统,现有产品方案集成在分机设备内部,调制解调模块自身的热量加上分机设备内部的其它器件和液晶屏的热量,在一个相对有限的空间内,对设备造成较大的挑战。本案将液晶屏等大热源排除在外,可将调制解调模块独立安装在金属外壳,更好的将减少热量,增加散发的途径。3、更好的信号质量,现有产品将数据加载到电源线上,电源本身就是一个干扰源,各种电磁波都会对传输的信号有干扰,同时电源频率较高,也容易受到周边同频的信号串扰。本案只利用二线进行数据调制解调,不受电源的干扰,可以提供更高质量的信号。4、总线短路系统正常使用,现有产品通过主控设备进行供电,所以当其中节点短路导致整个系统瘫痪,本案只利用二线进行数据调制解调,当有节点短路或故障时只对本节点有影响,不会造成系统瘫痪。5、分布式电源可靠性更高更稳定,现有产品通过主控制设备进行统一通过二线进行传输,当设备断电后重新上电峰值电流过大,对线缆、及电源都有很高的要求。而本案使用分布式电源,对线缆和电源没那么高的要求,智能二线接入器自主供电同时还给分机设备进行供电,当电源故障时只对智能二线接入器部分的设备影响,不会造成系统瘫痪。6、更大的组网能力,现有产品一台主控设备最大组网能力为15台终端设备是峰值,超过数量需求再增加主控设备来实现网络拓展,而本案单台智能二线主控器的最大组网能力为45智能二线台接入器,同时每台智能二线接入器可扩展4、8、16、24、48个以太网口,即最大的终端可实现45*48=2160台网络设备。7、本案做为中间传输设备,具有更高的兼容性,可接入常规的网络设备,而不像现有产品,只能用在自己的设备内。同时,采用本案设备组网成本更低,部署时间更快。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构成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智能二线主控器的构成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智能二线接入器的构成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组网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一种基于二线的数据转换传输设备,包括智能二线主控器1和智能二线接入器2。所述智能二线主控器1包括第一电源模块11、第一以太网交换模块12和第一调制解调模块13,所述第一电源模块11与第一以太网交换模块12和第一调制解调模块13电连接,所述第一以太网交换模块12与第一调制解调模块13信号连接,所述第一以太网交换模块12与一楼层交换机3信号连接。所述智能二线接入器2包括第二电源模块21、第二以太网交换模块22和第二调制解调模块23,所述第二电源模块21与第二以太网交换模块22、第二调制解调模块23电连接和多个病床分机设备4电连接,所述第二以太网交换模块22与第二调制解调模块23信号连接,所述第二以太网交换模块22与多个病床分机设备4信号连接,所述第一调制解调模块13与第二调制解调模块13通过两芯线缆信号连接。参照图1至图4。所述第一电源模块11为第一以太网交换模块12和第一调制解调模块13供电;所述第一以太网交换模块12用于将网络数据包与上级交换设备(如医护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二线的数据转换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二线主控器和智能二线接入器,所述智能二线主控器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一以太网交换模块和第一调制解调模块,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与第一以太网交换模块和第一调制解调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以太网交换模块与第一调制解调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第一以太网交换模块与一楼层交换机信号连接;所述智能二线接入器包括第二电源模块、第二以太网交换模块和第二调制解调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与第二以太网交换模块、第二调制解调模块电连接和多个病床分机设备电连接,所述第二以太网交换模块与第二调制解调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第二以太网交换模块与多个病床分机设备信号连接,所述第一调制解调模块与第二调制解调模块通过两芯线缆信号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二线的数据转换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二线主控器和智能二线接入器,所述智能二线主控器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一以太网交换模块和第一调制解调模块,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与第一以太网交换模块和第一调制解调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以太网交换模块与第一调制解调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第一以太网交换模块与一楼层交换机信号连接;所述智能二线接入器包括第二电源模块、第二以太网交换模块和第二调制解调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与第二以太网交换模块、第二调制解调模块电连接和多个病床分机设备电连接,所述第二以太网交换模块与第二调制解调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第二以太网交换模块与多个病床分机设备信号连接,所述第一调制解调模块与第二调制解调模块通过两芯线缆信号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亮,李梦鹤,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狄耐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