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等弧曲面油烟净化滤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615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向等弧曲面油烟净化滤网,属于厨房电器产品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基板,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多个曲面分离耗散区和多个平面分离耗散区,所述曲面分离耗散区和平面分离耗散区均设置在基板上,相邻两个曲面分离耗散区之间设置有一个平面分离耗散区,所述曲面分离耗散区上设置有曲面通气孔和导油茎,所述平面分离耗散区上设置有平面通气孔,所述曲面分离耗散区头端位于基板的一侧,所述曲面分离耗散区尾端位于基板的另一侧。该双向等弧曲面油烟净化滤网充分利用等弧曲面特征,不仅可有效激励气流湍流,提高内部耗散,从而提高油脂分离度,而且在形态上非常新颖,也符合人因工学便于用户擦洗清洁。

A kind of filter screen for purifying oil fume with two-way equal arc curved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等弧曲面油烟净化滤网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向等弧曲面油烟净化滤网,属于厨房电器产品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常用的滤网多为小孔的密网和长条形通气孔的单层或双层滤网;小孔密网由于开孔尺寸只有1.5毫米左右,加工工艺难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堵塞,经常拆卸清洗也容易导致零部件损坏;长条形通气孔便于擦洗,但是单层网油脂分离度相对较低,很多厂家通过双层网的布局来提高油脂分离度,但是由此导致成本的增加,整机重量增加,并且由于双层网设计的不同,还存在拆卸难度加大,内层网较难擦洗等问题。有鉴于此,在申请号为201210355913.6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吸油烟机的凹凸结构滤网装置,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滤网多以平面或者圆锥弧面为主要形态特征,此类形态特征重点在正面拦截冷凝,在激励气流扰动湍流和内部耗散上不够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双向等弧曲面油烟净化滤网。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双向等弧曲面油烟净化滤网,包括基板,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多个曲面分离耗散区和多个平面分离耗散区,所述曲面分离耗散区和平面分离耗散区均设置在基板上,相邻两个曲面分离耗散区之间设置有一个平面分离耗散区,所述曲面分离耗散区上设置有曲面通气孔和导油茎,所述平面分离耗散区上设置有平面通气孔,所述曲面分离耗散区头端位于基板的一侧,所述曲面分离耗散区尾端位于基板的另一侧。该双向等弧曲面油烟净化滤网充分利用等弧曲面特征,不仅可有效激励气流湍流,提高内部耗散,从而提高油脂分离度,而且在形态上非常新颖,也符合人因工学便于用户擦洗清洁。进一步地,所述导油茎沿着曲面分离耗散区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曲面分离耗散区的中间位置,所述曲面通气孔位于导油茎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曲面分离耗散区的端面为正弦、椭圆、半圆、等腰或圆弧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曲面分离耗散区的中部与基板处于同一平面,所述曲面分离耗散区以曲面分离耗散区的中部向基板的前方和后方延伸、并使得曲面分离耗散区头端和曲面分离耗散区尾端分别位于基板的上方和下方。进一步地,在以曲面分离耗散区的中部向基板的前方延伸时,所述曲面分离耗散区头端呈上凹结构设置在基板的上方,在以曲面分离耗散区的中部向基板的后方延伸时,所述曲面分离耗散区尾端呈下凸结构设置在基板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曲面分离耗散区头端和平面分离耗散区尾端均为油烟对冲区,所述曲面分离耗散区尾端和平面分离耗散区头端均为油烟分离点。进一步地,所述油烟对冲区与油烟分离点交错布置。进一步地,所述曲面分离耗散区头端与曲面分离耗散区的中部之间的距离和曲面分离耗散区尾端与曲面分离耗散区的中部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曲面分离耗散区头端与基板之间的高度和曲面分离耗散区尾端与基板之间的高度相等;通过曲面分离耗散区头端与曲面分离耗散区的中部的平面和基板之间所成的夹角、与通过曲面分离耗散区尾端与曲面分离耗散区的中部的平面和基板之间所成的夹角相等。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上设置有漏油口、安装插片和安装螺钉孔。进一步地,基板的总宽W=W6+2*W5,其中W6=n*(W1+W2)-W2,n为正整数,根据W、W1、W2具体数值进行调整;基板的总长L=L1+L2+L3+L4,基板的总高H=H1+H5。进一步地,曲面分离耗散区从曲面分离耗散区的中部向前、后两端,曲面分离耗散区的前半部分向上凹,曲面分离耗散区的后半部分向下凸,在前、后部分的衔接处形成一个对接平面(曲面分离耗散区的中部),即L1与L2的交界处。进一步地,由于前半部分曲面向上凹,所以曲面分离耗散区头端至曲面分离耗散区的中部形成一个向上的倾斜角θ2,由于后半部分曲面向下凸,所以曲面分离耗散区尾端至曲面分离耗散区的中部形成一个向下的倾斜角θ1,θ2=arctan(H1/L2),θ1=arctan(H5/L1)。进一步地,端面曲线由曲线或曲线方程(正弦、椭圆、半圆、等腰或圆弧)和W1、H1决定。进一步地,采取等弧设计,所以L1=L2,H1=H5,θ1=θ2。进一步地,综合考虑到人因工学(便于用户擦洗)、材料特性以及油脂分离效果,W1优选长度为15~35mm,H1优选长度为15~35mm。进一步地,基于H1的优选尺寸和基板的总长L,可设计合理的导油角度θ,此设计中θ=θ1=θ2,优选的角度为5~20°。进一步地,曲面上等距分布长条形的曲面通气孔,曲面通气孔的宽度=(W3-W4)/2,曲面通气孔的高度为H3;优选的,H3取值为1~10mm,W3取值为13~33mm,W4取值为1~10mm。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个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等弧曲面油烟净化滤网的净化方法。本技术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向等弧曲面油烟净化滤网的净化方法,其特点在于:所述净化方法如下:双向等弧曲面设计可在材料拉伸极限内尽可能提高了曲面分离耗散区与油烟的接触面积,同时正是等距分布的左右对称曲面,在油烟分离点油烟被引向呈一定角度的分离方向,被分离的油烟在油烟对冲区实现对冲,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油烟气体的湍流,激励油烟气体内部耗散,从而提高油脂分离度;采取曲面顺畅过度,前后形成合理导油角度和导油茎,分离的油脂顺着导油方向流入油杯,同时顺畅的曲面也便于用户擦洗。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基于此种结构形式,合理的设计通风面积,当通风面积达到风机系统集流器通风面积80%及以下的情况下,不仅可以提高油脂分离度2%,而且空气性能、噪声也有小幅度优化。该双向等弧曲面油烟净化滤网充分利用等弧曲面特征,不仅可有效激励气流湍流,提高内部耗散,从而提高油脂分离度,而且在形态上非常新颖,也符合人因工学便于用户擦洗清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双向等弧曲面油烟净化滤网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双向等弧曲面油烟净化滤网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双向等弧曲面油烟净化滤网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双向等弧曲面油烟净化滤网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双向等弧曲面油烟净化滤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基板1、曲面分离耗散区2、平面分离耗散区3、曲面分离耗散区头端4、曲面分离耗散区尾端5、平面分离耗散区头端6、平面分离耗散区尾端7、曲面通气孔8、平面通气孔9、导油茎10、曲面分离耗散区的端面11、曲面分离耗散区的中部12、漏油口13、安装插片14、安装螺钉孔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6所示,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等弧曲面油烟净化滤网,包括基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曲面分离耗散区(2)和多个平面分离耗散区(3),所述曲面分离耗散区(2)和平面分离耗散区(3)均设置在基板(1)上,相邻两个曲面分离耗散区(2)之间设置有一个平面分离耗散区(3),所述曲面分离耗散区(2)上设置有曲面通气孔(8)和导油茎(10),所述平面分离耗散区(3)上设置有平面通气孔(9),所述曲面分离耗散区(2)的两端分别为曲面分离耗散区头端(4)和曲面分离耗散区尾端(5),所述曲面分离耗散区头端(4)位于基板(1)的一侧,所述曲面分离耗散区尾端(5)位于基板(1)的另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等弧曲面油烟净化滤网,包括基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曲面分离耗散区(2)和多个平面分离耗散区(3),所述曲面分离耗散区(2)和平面分离耗散区(3)均设置在基板(1)上,相邻两个曲面分离耗散区(2)之间设置有一个平面分离耗散区(3),所述曲面分离耗散区(2)上设置有曲面通气孔(8)和导油茎(10),所述平面分离耗散区(3)上设置有平面通气孔(9),所述曲面分离耗散区(2)的两端分别为曲面分离耗散区头端(4)和曲面分离耗散区尾端(5),所述曲面分离耗散区头端(4)位于基板(1)的一侧,所述曲面分离耗散区尾端(5)位于基板(1)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等弧曲面油烟净化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茎(10)沿着曲面分离耗散区(2)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曲面分离耗散区(2)的中间位置,所述曲面通气孔(8)位于导油茎(10)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等弧曲面油烟净化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分离耗散区(2)的端面(11)为正弦、椭圆、半圆、等腰或圆弧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等弧曲面油烟净化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分离耗散区(2)的中部(12)与基板(1)处于同一平面,所述曲面分离耗散区(2)以曲面分离耗散区(2)的中部(12)向基板(1)的前方和后方延伸、并使得曲面分离耗散区头端(4)和曲面分离耗散区尾端(5)分别位于基板(1)的上方和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等弧曲面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恒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德意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