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水帽的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610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4:41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水帽的燃烧器,第三侧壁的中间围成一个竖直的通孔;第一分火器为环状,第一分火器设置于炉头上,第一分火器的内环与通孔对应;第一分火器的侧壁设有多个第一出火孔,第一出火孔与第一燃气混合腔连通;第二分火器为环状,第二分火器的内环底部设有凸环,第二分火器盖在第一分火器的上方,第二分火器的内环与通孔对应;第一分火器顶部、第二分火器的底部以及凸环围成第三燃气混合腔,第二分火器的侧壁设有第二出火孔,第二出火孔与第三燃气混合腔连通;防水帽的防水部为板状结构,安装部的下端与第二分火器的内环配合固定,防水部遮挡于通孔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热效率高和防止异物掉落到炉头内的优点。

A burner with waterproof c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水帽的燃烧器
本技术涉及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水帽的燃烧器。
技术介绍
目前,家用的烹饪灶具有燃气灶和电磁炉等,传统的燃气灶其炉头通常分为内圈与外圈,内圈与外圈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所以在烹饪时,食材、辅料和调料等杂物容易从其中的间隙或者炉头中部的通孔掉落到燃气灶内,且难以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防水帽的燃烧器,以解决上述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水帽的燃烧器,包括炉头、第一分火器、第二分火器与防水帽;所述炉头具有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与第三侧壁,所述炉头设有第一燃气混合腔与第二燃气混合腔,所述第一燃气混合腔位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二燃气混合腔位于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之间,所述第三侧壁的中间围成一个竖直的通孔;所述第一分火器为环状,所述第一分火器设置于所述炉头上,且所述第一分火器盖在第一燃气混合腔上;所述第一分火器的内环与所述通孔对应;所述第一分火器的侧壁设有多个第一出火孔,所述第一出火孔与所述第一燃气混合腔连通;所述第二分火器为环状,所述第二分火器的内环底部设有凸环,所述第二分火器盖在所述第一分火器的上方,所述第二分火器的内环与所述通孔对应;所述第一分火器顶部、所述第二分火器的底部以及所述凸环围成第三燃气混合腔,所述第三燃气混合腔与所述第二燃气混合腔连通,所述第二分火器的侧壁设有第二出火孔,所述第二出火孔与所述第三燃气混合腔连通;所述防水帽包括防水部与安装部,所述防水部为板状结构,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防水部的底面并向下延伸,所述安装部围绕所述防水部的中心布置,所述安装部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分火器的内环配合固定,所述防水部遮挡于所述通孔的上方。所述第一侧壁的上端设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或所述第三侧壁的上端设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分火器在靠近其底面外缘处设有环状的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分火器的内侧向下延伸弯折形成环状的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台阶配合,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台阶配合。所述第二台阶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所述凸环的底部压在所述第三侧壁的顶面。所述第二台阶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的上端;所述凸环的底部压在所述第一分火器上;所述第一分火器在与第二燃气混合腔对应的位置设有通气孔,所述第二燃气混合腔与所述第三燃气混合腔通过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安装部的下端设有第三台阶,所述第三台阶与所述第二分火器的内环配合固定。所述安装部设置有多个通风孔。所述第二分火器的内环向上延伸,形成环状的防水台。还包括紧固螺钉;所述第二分火器的底部设置至少一个定位柱,所述第二分火器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设有螺纹孔,所述紧固螺钉穿过所述定位孔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分火器的四周设有向外延伸的导水边缘,所述导水边缘的外侧向下倾斜,所述导水边缘的下端指向所述燃烧器的接水盘或面板。所述通气孔为多个,所述通气孔围绕所述第一分火器的中心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分火器的侧壁下端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分火器的顶部配合形成所述第二出火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第一分火器与第二分火器均采用环状的结构,故第一分火器与第二分火器的尺寸更加接近,这样可以使得燃烧器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燃烧器的整体尺寸更小,因此,在锅具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加热面积内的热吸收率更高,热效率相比于传统的热效率更高,更加节能;此外,第一出火孔的位置与第二出火孔的位置相近,在调整火力时,燃烧器的整体火力共同变小,解决了传统燃烧器存在的外环火力变小而内环火力依旧很很大的问题,可以给用户更佳的烹饪体验;此外燃烧器还设置有防水帽,防水帽的防水部为板状结构,因此防水帽的上表面为一个完整的面,可以把炉头的通孔遮挡信,防止杂物和烹饪时的食材、辅料等异物穿过通孔掉落到燃烧的内部。附图说明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炉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炉头、11-第一侧壁、111-第一台阶、12-第二侧壁、13-第三侧壁、14-第一燃气混合腔、15-第二燃气混合腔、16-通孔、17-第二台阶、2-第一分火器、21-第一出火孔、22-第一定位部、23-第二定位部、24-通气孔、25-定位孔、26-导水边缘、3-第二分火器、31-凸环、32-第二出火孔、33-防水台、34-定位柱、341-螺纹孔、4-防水帽、41-防水部、42-安装部、421-第三台阶、422-通风孔、5-第三燃气混合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的一种具有防水帽4的燃烧器,如图1-4所示,包括炉头1、第一分火器2、第二分火器3与防水帽4;所述炉头1具有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与第三侧壁13,所述炉头1设有第一燃气混合腔14与第二燃气混合腔15,所述第一燃气混合腔14位于所述第一侧壁11与所述第二侧壁12之间,所述第二燃气混合腔15位于所述第二侧壁12与所述第三侧壁13之间,所述第三侧壁13的中间围成一个竖直的通孔16;所述第一分火器2为环状,所述第一分火器2设置于所述炉头1上,且所述第一分火器2盖在第一燃气混合腔14上;所述第一分火器2的内环与所述通孔16对应;所述第一分火器2的侧壁设有多个第一出火孔21,所述第一出火孔21与所述第一燃气混合腔14连通;所述第二分火器3为环状,所述第二分火器3的内环底部设有凸环31,所述第二分火器3盖在所述第一分火器2的上方,所述第二分火器3的内环与所述通孔16对应;所述第一分火器2顶部、所述第二分火器3的底部以及所述凸环31围成第三燃气混合腔5,所述第三燃气混合腔5与所述第二燃气混合腔15连通,所述第二分火器3的侧壁设有第二出火孔32,所述第二出火孔32与所述第三燃气混合腔5连通;所述防水帽4包括防水部41与安装部42,所述防水部41为板状结构,所述安装部42设置于所述防水部41的底面并向下延伸,所述安装部42围绕所述防水部41的中心布置,所述安装部4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分火器3的内环配合固定,所述防水部41遮挡于所述通孔16的上方。燃气从炉头1的第一引射管进入到第一燃气混合腔14,然后从第一出火孔21流出;相应的,燃气从炉头1的第二引向管进入到第二燃气管进入到第二燃气混合腔15内,由于第二燃气混合腔15与第三燃气腔连通,所以第二燃气混合腔15中的燃气会进入到第三燃气混合腔5内,最后从第二出火孔32流出;本技术的第一分火器2与第二分火器3均采用环状的结构,故第一分火器2与第二分火器3的尺寸更加接近,这样可以使得燃烧器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燃烧器的整体尺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水帽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头、第一分火器、第二分火器与防水帽;所述炉头具有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与第三侧壁,所述炉头设有第一燃气混合腔与第二燃气混合腔,所述第一燃气混合腔位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二燃气混合腔位于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之间,所述第三侧壁的中间围成一个竖直的通孔;所述第一分火器为环状,所述第一分火器设置于所述炉头上,且所述第一分火器盖在第一燃气混合腔上;所述第一分火器的内环与所述通孔对应;所述第一分火器的侧壁设有多个第一出火孔,所述第一出火孔与所述第一燃气混合腔连通;所述第二分火器为环状,所述第二分火器的内环底部设有凸环,所述第二分火器盖在所述第一分火器的上方,所述第二分火器的内环与所述通孔对应;所述第一分火器顶部、所述第二分火器的底部以及所述凸环围成第三燃气混合腔,所述第三燃气混合腔与所述第二燃气混合腔连通,所述第二分火器的侧壁设有第二出火孔,所述第二出火孔与所述第三燃气混合腔连通;所述防水帽包括防水部与安装部,所述防水部为板状结构,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防水部的底面并向下延伸,所述安装部围绕所述防水部的中心布置,所述安装部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分火器的内环配合固定,所述防水部遮挡于所述通孔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水帽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头、第一分火器、第二分火器与防水帽;所述炉头具有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与第三侧壁,所述炉头设有第一燃气混合腔与第二燃气混合腔,所述第一燃气混合腔位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二燃气混合腔位于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之间,所述第三侧壁的中间围成一个竖直的通孔;所述第一分火器为环状,所述第一分火器设置于所述炉头上,且所述第一分火器盖在第一燃气混合腔上;所述第一分火器的内环与所述通孔对应;所述第一分火器的侧壁设有多个第一出火孔,所述第一出火孔与所述第一燃气混合腔连通;所述第二分火器为环状,所述第二分火器的内环底部设有凸环,所述第二分火器盖在所述第一分火器的上方,所述第二分火器的内环与所述通孔对应;所述第一分火器顶部、所述第二分火器的底部以及所述凸环围成第三燃气混合腔,所述第三燃气混合腔与所述第二燃气混合腔连通,所述第二分火器的侧壁设有第二出火孔,所述第二出火孔与所述第三燃气混合腔连通;所述防水帽包括防水部与安装部,所述防水部为板状结构,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防水部的底面并向下延伸,所述安装部围绕所述防水部的中心布置,所述安装部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分火器的内环配合固定,所述防水部遮挡于所述通孔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水帽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上端设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或所述第三侧壁的上端设有第二台阶;
所述第一分火器在靠近其底面外缘处设有环状的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分火器的内侧向下延伸弯折形成环状的第二定位部;
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台阶配合,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台阶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平王成刘耀斌王溯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