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控制的路灯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583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控制的路灯的散热结构,属于路灯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控制的路灯的散热结构,解决现有毫米波雷达控制路灯的控制盒没有散热结构,使得控制盒发热严重,造成控制盒内的各模块部件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其包括与控制盒连接的散热罩,控制盒靠近散热罩一侧的侧壁上连接有若干导热柱,导热柱的另一端连接有导热板,导热板上安装有若干相对于导热板垂直的散热翅片,散热罩上位于散热翅片上方开设有引水槽,引水槽上开设有若干引流沟,散热罩上位于散热翅片下方开设有出水口,散热罩的侧壁上还开设有若干散热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路灯控制盒的散热结构。

A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of street lamp based on millimeter wave radar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控制的路灯的散热结构
本技术属于路灯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控制的路灯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城市道路照明在城市亮化工程中的作用凸显出来,但是却带来了逐渐严重的能源供需矛盾。城市路灯照明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公共基础设施,城市中的路灯照明耗电量约占总耗电量的15%,因此,节点节能、绿色照明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目前,路灯的智能化程度非常低,基本都是采用夜晚长亮的工作模式,并且为了保证公共交通安全,路灯照明的亮度都比较高,然而对于大部分路段在午夜到凌晨的时间段内车辆和行人均非常少,这无疑造成了极大的电力资源浪费。因此,能够自动检测车辆和行人从而控制路灯照明亮度的智能化路灯有效的克服了现有路灯的缺陷。现有基于毫米波雷达控制的路灯,该路灯的毫米波雷达模块利用电磁波发射后遇到障碍物反射的回波对其不断检测,计算出与周围障碍物的相对速度和距离。从而识别出车辆和行人。毫米波导引头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和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与红外、激光、电视等光学导引头相比,毫米波导引头穿透雾、烟、灰尘的能力强,具有全天候(大雨天除外)全天时的特点,适用范围很广。但是现有基于毫米波雷达控制的路灯控制模块较多,集中安装在控制盒内,但是控制盒没有散热结构,使得控制盒内的各模块部件发热现象很严重,这大大降低了各模块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控制的路灯的散热结构,解决现有毫米波雷达控制路灯的控制盒没有散热结构,使得控制盒发热严重,造成控制盒内的各模块部件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控制的路灯的散热结构,包括与控制盒连接的散热罩,控制盒靠近散热罩一侧的侧壁上连接有若干导热柱,导热柱的另一端连接有导热板,导热板上安装有若干相对于导热板垂直的散热翅片,散热罩上位于散热翅片上方开设有引水槽,引水槽上开设有若干引流沟,散热罩上位于散热翅片下方开设有出水口,散热罩的侧壁上还开设有若干散热孔。进一步地,所述引水槽的开口沿远离散热翅片的方向逐渐增大。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下方还连接有导流板。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孔的开口沿远离散热翅片的方向逐渐增大。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孔上还安装有防尘网。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翅片的材质为铝。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包括与控制盒连接的散热罩,控制盒靠近散热罩一侧的侧壁上连接有若干导热柱,导热柱的另一端连接有导热板,导热板上安装有若干相对于导热板垂直的散热翅片,散热罩上位于散热翅片上方开设有引水槽,引水槽上开设有若干引流沟,散热罩上位于散热翅片下方开设有出水口,散热罩的侧壁上还开设有若干散热孔。通过该设置,控制盒内产生的热量经导热柱传递到导热板上,导热板上的众多散热翅片将热量分散吸收,并从散热罩上的散热孔中排出,散热罩上方开设的引水槽在雨天能够引流雨水,雨水从引水槽上的引流沟流入散热罩内并淋在散热翅片上,能够对散热翅片进一步散热,继而提升了对控制盒散热效果,流入散热罩内的雨水最终通过散热罩上开设的出水口排出,解决了现有路灯的控制盒没有散热结构,使得控制盒发热严重,造成控制盒内的各模块部件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2、本技术中,所述引水槽的开口沿远离散热翅片的方向逐渐增大。通过该设置,便于引导雨水流向引水槽内,加快引水槽对雨水的收集。3、本技术中,所述出水口下方还连接有导流板。通过该设置,导流板能够对出水口排出的雨水进行导流,确保雨水不会无规则的从出水口排出。4、本技术中,所述散热孔的开口沿远离散热翅片的方向逐渐增大。通过该设置,更易于散热罩内的热量向散热罩外部空间排出,提升了散热效果。5、本技术中,所述散热孔上还安装有防尘网。通过该设置,能够对散热孔进行防尘,防止因散热罩侧壁开设的散热孔过多,使得散热罩内容易进入尘土,导致散热效果下降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控制盒、2-散热罩、3-导热柱、4-导热板、5-散热翅片、6-引水槽、7-引流沟、8-散热孔、9-导流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控制的路灯的散热结构,包括与控制盒连接的散热罩,控制盒靠近散热罩一侧的侧壁上连接有若干导热柱,导热柱的另一端连接有导热板,导热板上安装有若干相对于导热板垂直的散热翅片,散热罩上位于散热翅片上方开设有引水槽,引水槽上开设有若干引流沟,散热罩上位于散热翅片下方开设有出水口,散热罩的侧壁上还开设有若干散热孔。进一步地,所述引水槽的开口沿远离散热翅片的方向逐渐增大。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下方还连接有导流板。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孔的开口沿远离散热翅片的方向逐渐增大。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孔上还安装有防尘网。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翅片的材质为铝。本技术在实施过程中,控制盒内产生的热量经导热柱传递到导热板上,导热板上的众多散热翅片将热量分散吸收,并从散热罩上的散热孔中排出,散热罩上方开设的引水槽在雨天能够引流雨水,雨水从引水槽上的引流沟流入散热罩内并淋在散热翅片上,能够对散热翅片进一步散热,继而提升了对控制盒散热效果,流入散热罩内的雨水最终通过散热罩上开设的出水口排出,解决了现有路灯的控制盒没有散热结构,使得控制盒发热严重,造成控制盒内的各模块部件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所述引水槽的开口沿远离散热翅片的方向逐渐增大。通过该设置,便于引导雨水流向引水槽内,加快引水槽对雨水的收集。所述出水口下方还连接有导流板。通过该设置,导流板能够对出水口排出的雨水进行导流,确保雨水不会无规则的从出水口排出。所述散热孔的开口沿远离散热翅片的方向逐渐增大。通过该设置,更易于散热罩内的热量向散热罩外部空间排出,提升了散热效果。所述散热孔上还安装有防尘网。通过该设置,能够对散热孔进行防尘,防止因散热罩侧壁开设的散热孔过多,使得散热罩内容易进入尘土,导致散热效果下降的情况发生。所述散热翅片的材质为铝。实施例1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控制的路灯的散热结构,包括与控制盒连接的散热罩,控制盒靠近散热罩一侧的侧壁上连接有若干导热柱,导热柱的另一端连接有导热板,导热板上安装有若干相对于导热板垂直的散热翅片,散热罩上位于散热翅片上方开设有引水槽,引水槽上开设有若干引流沟,散热罩上位于散热翅片下方开设有出水口,散热罩的侧壁上还开设有若干散热孔。通过该设置,控制盒内产生的热量经导热柱传递到导热板上,导热板上的众多散热翅片将热量分散吸收,并从散热罩上的散热孔中排出,散热罩上方开设的引水槽在雨天能够引流雨水,雨水从引水槽上的引流沟流入散热罩内并淋在散热翅片上,能够对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控制的路灯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控制盒(1)连接的散热罩(2),控制盒(1)靠近散热罩(2)一侧的侧壁上连接有若干导热柱(3),导热柱(3)的另一端连接有导热板(4),导热板(4)上安装有若干相对于导热板(4)垂直的散热翅片(5),散热罩(2)上位于散热翅片(5)上方开设有引水槽(6),引水槽(6)上开设有若干引流沟(7),散热罩(2)上位于散热翅片(5)下方开设有出水口,散热罩(2)的侧壁上还开设有若干散热孔(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控制的路灯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控制盒(1)连接的散热罩(2),控制盒(1)靠近散热罩(2)一侧的侧壁上连接有若干导热柱(3),导热柱(3)的另一端连接有导热板(4),导热板(4)上安装有若干相对于导热板(4)垂直的散热翅片(5),散热罩(2)上位于散热翅片(5)上方开设有引水槽(6),引水槽(6)上开设有若干引流沟(7),散热罩(2)上位于散热翅片(5)下方开设有出水口,散热罩(2)的侧壁上还开设有若干散热孔(8)。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控制的路灯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槽(6)的开口沿远离散热翅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智慧佳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