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等离子体室内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529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低温等离子体室内空气净化器,包括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壳体[8],在壳体[8]的进风口处设置有进气风扇[1],壳体[8]内进气风扇[1]与出风口之间还依次设置有低温等离子体放电电极[3]和预荷电集尘电极[4],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低温等离子体放电电极[3]是针-板电极,设置在壳体[8]内的高压窄脉冲电源[6]产生高压脉冲加载在带放电针的极板上,低温等离子体放电电极的另一极板接地,其中在低温等离子体放电电极[3]的两极上设置有一对永磁体[7];所说的预荷电集尘电极[4]是板-板电极由交错的集尘板[9]构成,隔层的集尘板[9]电气连接,其中一极上固定有一排放电针,设置在壳体[8]内的预荷电集尘电源[5]产生的电压加载在两极之间,在上、下两集尘板上也分别设置有永磁体[7]。(*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空气净化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室内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已上市的室内空气净化器主要有如下几类第一类是以物理性能设计的净化器,具有过滤、吸附处理杂质等功能,可以有效地净化室内空气中的悬浮物和少部分有害物质。但是,对室内空气中的异臭异味、病原菌、病毒、微生物以及装饰装修造成的空气污染根本无法消除,同时,这些采用物理方法实施净化的装置,在过滤和吸附过程中慢慢地就会饱和直至失去功效。第二类是在物理性能的基础上,增加了静电除尘、负离子发生器、臭氧发生器等功能。这种多功能净化器不仅可以消烟除尘,而且具有消毒、杀菌、除臭去味和去颜料色素以及消除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功能。但是仍然存在着不能分解有机污染物的弊病。第三类是在第二类的基础上引入了等离子体催化净化技术来去处有害气体。但都存在着以下的不足之处1、净化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2、室内空气净化器的体积较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够提高净化效率,而且体积小、成本低的低温等离子体室内空气净化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壳体,在壳体的进风口处设置有进气风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命哲袁兴成王小华袁志兵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