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沛权专利>正文

隔声排气通风玻璃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498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声排气通风玻璃窗,其特征是在窗框上设有一排气通风箱。在箱中以一槽型板和一块横隔板将箱分成一个中间排气腔和两侧各一个进气腔,并在进气腔内以一块L型纵隔板分成前进气腔和后进气腔,在排气腔和进气腔前端的底面上开有排气口和进气口,设在排气腔前端的底同上开有排气口和进气口,设在排气腔前端的底面上开有排气口和进气口,设在排气腔内的排气风机正对排气口,在排气腔和后进气腔的后壁分别开有抽气口和出气口,置于排气腔内的抽气管一端与抽气口连接,另一端正对排气腔的侧壁,置于后进气腔内的进气管的一端与出气口连接,另一端与正对上通气道、在排气腔、进气腔以及各管道内均设有吸声材料内层。该玻璃窗具有很好的换气功能和消声效果,又不影响玻璃窗的正常特点。适合民房和办公大楼采用。(*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门窗,特别是一种隔声排气通风玻璃窗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房屋的玻璃窗一般是单层的,很难起至隔声作用。虽然北方有些房子为了御寒,设置了双层玻璃,可起到一定的隔声作用,但解决不了通风问题。中国技术专利ZL98234536.4公开了一种“隔音玻璃窗”。该玻璃的特征是在一个三扇双层窗中的两扇窗下面固定窗之间除底面外沿其周边设置一个呈门字形的微穿孔板,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微空孔板的共振吸声原理来降低噪声传播,有一定的隔音效果。然面,该专利技术仍解决不了通风气问题,而且只适用于三扇窗。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不少房子和办公楼建在马路旁边,因此,如何解决噪声污染和通风总是是当今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保持传统玻璃窗能透光、可关闭与开启的特点,又能实现隔声、排气和通风功能的隔声排气通风玻璃窗。上述任务是以这样的方式实现的该玻璃窗包括有窗框和窗框内的两扇单层双玻璃窗门,其特征在于在窗框上还设有一个排气通风箱,在排气通风箱的中间设有一块与箱底和前后壁连接的槽型板,并在槽型板与箱顶顶间设有一块横隔板将箱内分成一个中间排气腔和左右两个进气腔,在进气腔内以一块L型的纵隔板又将进气腔分成前进气腔和后进气腔,在与横隔板连接处的纵隔板上开有一个通气口,在排气腔及进气腔前端的底面上各开有一个排气口和进气口,在排气腔和后进气腔的后壁上各开有一个抽气口和出气口,在排气腔内设有一台与排气口连接的排气风机和一根与抽气口连接的抽气管,该抽气管为L型,其出气口正对排气腔的侧壁,在后进气腔内还设有一根与出气口连接,其入气口正对上通气道的进气管。本技术的目的还可采取如下措施来实现在排气腔、前进气腔、后进气腔的内壁以及抽气管和进气管的内外壁均贴有吸声材料层,提高消声效果。在排气通风箱朝室外的箱面上设有一层装饰玻璃,以改善室外的美感。在排气通风箱朝室内的箱面上以及位于室外的底面上均设有一排百叶窗。为了进一步改善隔声效果,在单层双玻璃窗门的两玻璃之间的内腔周边上还设有吸声材料。本技术的排气通风箱亦可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设置在窗框的侧面。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使用时启动排气风机,室内空气经抽风管进入排气腔内,再经排气风机从排气口排出室外。与此同时,由于室内空气被抽出,形成一定的负压,使室外新鲜空气从两侧两个进气口进入各自的前进气腔内,经上部的风道和通孔进入后进气腔的风道内,最后进入进气管从出气口进入室内,使室内污浊空气不断往外排出,室外新鲜空气不断进入室内,实现了换气功能。此外,由于本技术排气与进气是通过迂迴的风道和风管来进行的,并在进气腔、排气腔的吸管道的内壁设置了吸声材料层,能起到很好的消声作用。因此本技术具有能通风排气以及隔声效果好的优点,特别适合靠近马路或环境比较嘈杂的建筑物采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结构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沿B-B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技术的窗框1和两扇单层双玻璃窗2的结构与已有技术基本一样,但在两块玻璃之间的内腔周边还设有一吸声材料3。排气通风箱4设在窗框1的上面,其厚度与墙壁厚度相等,长度与窗框1相同,排气通风箱4可用型钢和镀锌铁板制成。在排气通风箱4的中间设置一块与箱底和前后箱壁连接的槽型板5,并在槽型板5与箱内顶面之间设置一块横隔板6将排气通风箱4内形成一个中间排气腔7和两个进气腔。在进气腔内又以一块L型的纵隔板8将进气腔分成前进气腔9和后进气腔10,并在横隔板6连接处的纵隔板8上开有一个通气孔11,以连接前进气腔9和后进气腔10。在前进气腔9和排气腔7前端的底面上分别开有进气口12和排气口13。排气风机14置于排气腔7内并与排气口13连接。在后进气腔10和排气腔7的后壁上分别开有出气口15和抽气口16。抽气管17为L型,置于排气腔7内,其一端与抽气口16连接,另一端朝排气腔7的侧壁。进气管18设置于后进气腔10内,其一端与出气口15连接,另一端正对上通气道19。在排气腔7、前进气腔9、后进气腔10、抽气管17以及进气管18内壁均设有一层吸声材料20。装饰玻璃21装在排气通风箱4朝室外的箱面上。百叶窗22分别装在排气通风箱4朝室内和箱面上和室外端的底面上。权利要求1.一种隔声排气通风玻璃窗,包括有窗框(1)和窗框(1)内两扇单层双玻璃窗门(2),其特征在于在窗框(1)上还设有一个排气通风窗(4),在排气通风箱(4)的中间设有一块与箱底和前后壁连接的槽型板(5),并在槽型板(5)与箱顶顶间设有一块横隔板(6)将箱内分成一个中间排气腔(7)和左右两个进气腔,在进气腔内以一块L型的纵隔板(8)又将进气腔分成前进气腔(9)和后进气腔(10),在与横隔板(6)连接处的纵隔板(8)上开有一个通气口(11),在排气腔(7)及进气腔(10)前端的底面上各开有一个排气口(13)和进气口(12),在排气腔(7)和后进气腔(10)的后壁上各开有一个抽气口(16)和出气口(15),在排气腔(7)内设有一台与排气口(13)连接的排气风机(14)和一根与抽气口(16)连接的抽气管(17),该抽气管为L型,其出气口正对排气腔(7)的侧壁,在后进气腔(10)内还设有一根与出气口(15)连接,其入气口正对上通气道(19)的进气管(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窗,其特征在于在排气腔(7)、前进气腔(9)、后进气腔(10)的内壁以及抽气管(17)和进气管(18)的内外壁均贴有一层吸声材料层(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窗,其特征在于在排气通风箱(4)朝室外的箱面上还设有一层装饰玻璃(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窗,其特征在于在排气通风箱(4)朝室内的箱面上和室外端的底面上设有一层百叶窗(22)。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隔声排气通风玻璃窗,其特征是在窗框上设有一排气通风箱。在箱中以一槽型板和一块横隔板将箱分成一个中间排气腔和两侧各一个进气腔,并在进气腔内以一块L型纵隔板分成前进气腔和后进气腔,在排气腔和进气腔前端的底面上开有排气口和进气口,设在排气腔前端的底同上开有排气口和进气口,设在排气腔前端的底面上开有排气口和进气口,设在排气腔内的排气风机正对排气口,在排气腔和后进气腔的后壁分别开有抽气口和出气口,置于排气腔内的抽气管一端与抽气口连接,另一端正对排气腔的侧壁,置于后进气腔内的进气管的一端与出气口连接,另一端与正对上通气道、在排气腔、进气腔以及各管道内均设有吸声材料内层。该玻璃窗具有很好的换气功能和消声效果,又不影响玻璃窗的正常特点。适合民房和办公大楼采用。文档编号E06B7/02GK2536751SQ0222687公开日2003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16日专利技术者冯沛权 申请人:冯沛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声排气通风玻璃窗,包括有窗框(1)和窗框(1)内两扇单层双玻璃窗门(2),其特征在于在窗框(1)上还设有一个排气通风窗(4),在排气通风箱(4)的中间设有一块与箱底和前后壁连接的槽型板(5),并在槽型板(5)与箱顶顶间设有一块横隔板(6)将箱内分成一个中间排气腔(7)和左右两个进气腔,在进气腔内以一块L型的纵隔板(8)又将进气腔分成前进气腔(9)和后进气腔(10),在与横隔板(6)连接处的纵隔板(8)上开有一个通气口(11),在排气腔(7)及进气腔(10)前端的底面上各开有一个排气口(13)和进气口(12),在排气腔(7)和后进气腔(10)的后壁上各开有一个抽气口(16)和出气口(15),在排气腔(7)内设有一台与排气口(13)连接的排气风机(14)和一根与抽气口(16)连接的抽气管(17),该抽气管为L型,其出气口正对排气腔(7)的侧壁,在后进气腔(10)内还设有一根与出气口(15)连接,其入气口正对上通气道(19)的进气管(1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沛权
申请(专利权)人:冯沛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