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片以及具有该屏蔽片的连接器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496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屏蔽片以及具有该屏蔽片的连接器外壳,第一弹片和/或第二弹片的自由端设有搭接部,搭接部可通过外壳本体的安装通孔由外壳本体的一侧伸至另一侧,并在所述插入方向上可滑动地结合到安装通孔,使得在加工过程中,屏蔽片可形成一个悬挂在外壳本体上并可沿外壳本体在插入方向上往复滑动的结构,确保第一弹片和/或第二弹片可以在限定的区间内在插入方向上前后滑动,为连接器外壳的自动装配预留出操作空间,进而使屏蔽片与连接器外壳能够适用于自动化组装,提高屏蔽片与连接器外壳的组装精度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屏蔽片以及具有该屏蔽片的连接器外壳
本公开的至少一种实施例涉及适用于连接器外壳,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连接器外壳的屏蔽片以及具有该屏蔽片的连接器外壳。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连接器外壳外围的屏蔽片分为内外两层弹片结构。内外层弹片之间通过一个整体的“U”形折弯结构连接为一个整体。此外,内层弹片每一个爪子的尾部也设计为“U”形折弯的钩子结构,并通过前后两端的“U”形结构将屏蔽片本身连接并固定在连接器外壳主体上。连接器外壳外围的屏蔽片之间排布比较紧密,而且前后两端都是“U”形折弯结构,所以没有给自动装配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故而在现有制程中,一般都是操作员先以手工方式把双层弹片装配到连接器外壳主体上,然后通过机械治具折弯每一个面上的屏蔽片使之固定在连接器外壳主体上。因此导致生产效率非常低下。而且因为内外两层弹片厚度太薄(一般有0.05mm,0.06mm和0.08mm多种规格),手工组装过程中极易造成屏蔽片的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公开的至少一种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外壳,包括:/n一个外壳本体,设有一个适用于接收从插入方向上插入外部电子模块的插口,所述外壳本体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安装通孔;以及/n一个屏蔽片,包括设于所述外壳本体内侧的第一弹片、外侧的第二弹片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之间并适用于夹持在所述插口的边缘上的第一弯折部;/n其特征在于:/n所述第一弹片和/或第二弹片的自由端的平行于所述插入方向的两侧设有搭接部,并在所述插入方向上可滑动地结合到所述安装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外壳,包括:
一个外壳本体,设有一个适用于接收从插入方向上插入外部电子模块的插口,所述外壳本体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安装通孔;以及
一个屏蔽片,包括设于所述外壳本体内侧的第一弹片、外侧的第二弹片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之间并适用于夹持在所述插口的边缘上的第一弯折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片和/或第二弹片的自由端的平行于所述插入方向的两侧设有搭接部,并在所述插入方向上可滑动地结合到所述安装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的自由端的平行于所述插入方向的两侧设有搭接部,并在所述插入方向上可滑动地结合到所述安装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孔中设有在所述插入方向上延伸的一个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两端中的至少一个一体地连接到所述安装通孔的在所述插入方向上相对的两个边缘中的至少一个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部从所述支撑臂的内侧弯曲到所述支撑臂的外侧,使得所述第一弹片的自由端可滑动地结合到所述支撑臂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部从所述支撑臂的内侧弯曲到所述安装通孔的平行于所述插入方向的两个侧边缘的外侧,使得所述第一弹片的自由端可滑动地结合到所述侧边缘上。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从所述安装通孔的靠近所述插口的边缘朝向远离所述插口的边缘延伸,并且所述支撑臂的自由端与所述安装通孔的远离所述插口的边缘之间具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的自由端的垂直于所述插入方向的边缘设有辅助搭接部,所述辅助搭接部从所述支撑臂的内侧穿过所述间隙弯曲到所述支撑臂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搭接部的弯曲到所述支撑臂的外侧的长度范围为0.1mm~0.15mm。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孔形成在所述外壳本体的相对于所述插口远离所述第二弹片的自由端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弹片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一弹片的自由端之间上设有远离所述外壳本体的内壁突出的第一弹性接触部;并且
在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继康杨洪文贾书锋余强韩洪强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珠海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