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闫波专利>正文

适用于气井的井下气液分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7279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气井的井下气液分采装置,该装置与完井管柱(或生产管柱)的封隔器相连并设排液管穿过封隔器,该装置作为完井管柱的一部分下入到井筒内。井筒由封隔器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上部井筒及下部井筒,该装置桥接、连通上部井筒及下部井筒,下部井筒内的混相流经过该装置气、液被分开并进入独立的生产通道。利用了气、液两相物性及流动特性的差别,并结合了电潜泵本身具有的气液分离功能,人为地、深度地干预垂直管流过程,大幅度提高了排液采气效率。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预计可带来增产增收的直接效益;间接的效益一方面来至于产水气藏采收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来至于探井试气过程中产水对产能定量评估影响的排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气井的井下气液分采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气井的井下气液分采装置。
技术介绍
就现有的油气田开发阶段来看,其面对供给能力弱的产水或油、水同产气井的积液、淹井问题,国内广泛应用的排液采气技术依次为气举阀、连续油管气举和泡沫排采,其它的技术处于小范围少量应用阶段。回顾国内现有的油气田排液采气技术应用的整个历程,发现这些排液采气手段普遍存在有效果没效益的问题,治标不治本,积液、淹井问题一直没有根本上解决。通过检索阅读相关技术的有限资料发现,国内现有的排液采气技术当中虽然少部分有气液分采的表述并冠以气液分采的名字,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气液分采。这些技术要么是没有彻底把气相和液相分开,要么是垂直管流阶段分开的始点很高,液柱的压力还实在地压制着产气通道。因此,一种方法简单、路径简洁且效果好、效益高的气井气液分采技术是当前油气田开发领域的急需,解决气井积液、水淹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并能带了客观的经济效益。检索查阅英文资料发现两件美国专利:US62601226B1及US20180223642A1气液分采技术,尤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适用于气井的井下气液分采装置,包括有套管(100),所述套管(100)包括以封隔器(200)为界且相互连通的上部井筒及下部井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井筒及下部井筒之间设置有封隔器(200),所述下部井筒内设置有电潜泵(300),所述电潜泵(300)的上端连接有第一油管(500),所述第一油管(500)上设置有排液接头(600),所述排液接头(600)上连接有第二油管(501),所述第二油管(501)、第三油管(502)、第四油管(503)、破裂阀(603)及封隔器(200)中穿设有排液管(602),所述第二油管(501)上设有破裂阀(603),所述破裂阀(603)上设有第三油管(502),...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气井的井下气液分采装置,包括有套管(100),所述套管(100)包括以封隔器(200)为界且相互连通的上部井筒及下部井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井筒及下部井筒之间设置有封隔器(200),所述下部井筒内设置有电潜泵(300),所述电潜泵(300)的上端连接有第一油管(500),所述第一油管(500)上设置有排液接头(600),所述排液接头(600)上连接有第二油管(501),所述第二油管(501)、第三油管(502)、第四油管(503)、破裂阀(603)及封隔器(200)中穿设有排液管(602),所述第二油管(501)上设有破裂阀(603),所述破裂阀(603)上设有第三油管(502),所述第三油管(502)与第四油管(503)之间连接有封隔器(200),所述第四油管(503)上设置有分流接头(601),且分流接头(601)位于上部井筒内,所述分流接头(601)上连接有第五油管(504),所述第一油管(500)、第二油管(501)、第三油管(502)、第四油管(503)、第五油管(504)、第六油管(505)与套管(100)之间形成油套环空(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气井的井下气液分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接头(601)包括有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的侧面及端面设有互为独立的排液孔(6011)及第一排气孔(6012),所述排液孔(6011)横向分布,所述第一排气孔(6012)纵向分布,所述接头本体的顶端分布有第五油管连接丝扣(6013),所述接头本体的底部外围分布有第四油管连接丝扣(6014),所述接头本体的底部内侧还分布有主排液管连接丝扣(6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气井的井下气液分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接头(600)包括有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内垂直导通分布有排液通道(6001),所述接头本体的顶端外围分布有第二油管连接丝扣(6003),所述接头本体的顶端内侧还分布有副排液管连接丝扣(6002),所述接头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油管连接丝扣(60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波
申请(专利权)人:闫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