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243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其包括两根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竖木龙骨,两竖木龙骨之间由上至下连接有多根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横木龙骨,竖木龙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门板连接面和第二门板连接面,第一门板连接面和第二门板连接面上沿竖向均设有第一排气通槽,横木龙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门板连接面和第四门板连接面,第三门板连接面和第四门板连接面上沿横向均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排气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有效解决了在固定加热过程中及使用过程中变形的问题,保证了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的稳定性。

A frame structure of anti deformation wooden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家具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复合木门的门框架与密度板之间用胶水粘结,形成密闭空间,所以在加压加热定型时空气不能顺畅排出,影响结构稳定,且在使用过程中,复合木门会随着温度变化热胀冷缩,由于不能排出气体,易造成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在受热过程中变形的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其包括两根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竖木龙骨,两所述竖木龙骨之间由上至下连接有多根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横木龙骨,所述竖木龙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门板连接面和第二门板连接面,所述第一门板连接面和所述第二门板连接面上沿竖向均设有第一排气通槽,所述横木龙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门板连接面和第四门板连接面,所述第三门板连接面和所述第四门板连接面上沿横向均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排气通槽。如上所述的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其中,相邻两所述横木龙骨之间设有填充组件,所述填充组件包括多根间隔设置的填充木方,所述填充木方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五门板连接面和第六门板连接面,所述第五门板连接面和所述第六门板连接面上沿横向均设有第三排气通槽。如上所述的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其中,相邻两所述填充组件的各所述填充木方沿竖向交错设置。如上所述的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其中,所述第三排气通槽位于所述填充木方的中部。如上所述的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其中,所述第三排气通槽的宽度为2mm,所述第三排气通槽的深度为5mm。如上所述的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其中,多个所述横木龙骨等间隔设置。如上所述的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其中,多个所述第二排气通槽等间隔设置。如上所述的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排气通槽邻近所述横木龙骨设置。如上所述的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排气通槽的宽度为4mm,所述第一排气通槽的深度为8mm。如上所述的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排气通槽的宽度为2mm,所述第二排气通槽的深度为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本技术的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通过在竖木龙骨上设置第一排气通槽,在横木龙骨上设置第二排气通槽,在填充木方上设置第三排气通槽,在门板加压加热定型时,使得空气能够通过第一排气通槽和第二排气通道顺畅排出,保证了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在制造过程中的稳定性,且在使用过程中,复合木门随着温度变化热胀冷缩变化时,空气也能通过第一排气通槽和第二排气通道顺畅排出,从而保证了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竖木龙骨;11、第一门板连接面;111、第一排气通槽;2、横木龙骨;21、第三门板连接面;211、第二排气通槽;3、填充木方;31、第五门板连接面;311、第三排气通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目的和效果有更清楚的理解,现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其包括两根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竖木龙骨1,两竖木龙骨1之间由上至下连接有多根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横木龙骨2,竖木龙骨1沿竖向设置,横木龙骨2沿横向设置,具体的,横木龙骨2的截面长度为25mm,其截面宽度为25mm;竖木龙骨1的截面长度为35mm,其截面宽度为25mm,竖木龙骨1与横木龙骨2的具体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位于最上方的横木龙骨2的两端分别与两竖木龙骨1的上端相接,位于最下方的横木龙骨2的两端分别与两竖木龙骨1的下端相接,竖木龙骨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门板连接面11和第二门板连接面(图中未示出),即在图1所示的位置中,第一门板连接面11为竖木龙骨1的正面,第二门板连接面为竖木龙骨1的背面,第一门板连接面11和第二门板连接面上沿竖向均设有第一排气通槽111,第一排气通槽111连通竖木龙骨1的向下两端,横木龙骨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门板连接面21和第四门板连接面(图中未示出),即在图1所示的位置中,第三门板连接面21为横木龙骨2的正面,第四门板连接面为横木龙骨2的背面,第三门板连接面21和第四门板连接面上沿横向均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排气通槽211,第二排气通槽211连通横木龙骨2的上下两侧。本技术的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通过在竖木龙骨1上设置第一排气通槽111,在横木龙骨2上设置第二排气通槽211,在门板加压加热定型时,使得空气能够通过第一排气通槽111和第二排气通道顺畅排出,保证了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在制造过程中的稳定性,且在使用过程中,复合木门随着温度变化热胀冷缩变化时,空气也能通过第一排气通槽111和第二排气通道顺畅排出,从而保证了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如图1所示,多个横木龙骨2等间隔设置,相邻两横木龙骨之间的间距为700mm~800mm,以使得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进一步,多个第二排气通槽211等间隔设置,具体的,第三门板连接面21和第四门板连接面上各第二排气通道211交错设置,且位于同一门板连接面上的相邻两第二排气通槽211之间的间距为500mm,且相邻的位于第三门板连接面21上的第二排气通道211和位于第四门板连接面上的第二排气通道211之间的间距为200mm~250mm,在门板加压加热定型时,空气能够均匀的由第二排气通槽211排出。进一步,第一排气通槽111邻近横木龙骨2设置,使得连接门板后,第一排气通槽111能被隐藏在门板内,以确保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整体的美观性。进一步,第一排气通槽111的宽度为4mm,第一排气通槽111的深度为8mm;第二排气通槽211的宽度为2mm,第二排气通槽211的深度为5mm,这样,既不会影响竖木龙骨1和横木龙骨2的使用强度,又能够使气体顺畅排出。当然,在不影响竖木龙骨1和横木龙骨2的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第一排气通槽111和第二排气通槽211的尺寸可以做适当调整。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加强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的整体强度,如图1所示,相邻两横木龙骨2之间设有填充组件,填充组件包括多根间隔设置的填充木方3,填充木方3能够对相邻两横木龙骨2起到支撑作用,从而提高了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的整体强度,填充木方3的截面长度为25mm,其截面宽度为25mm,填充木方3与横木龙骨2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填充木方3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五门板连接面31和第六门板连接面(图中未示出),即在图1所示的位置中,第五门板连接面31为填充木方3的正面,第六门板连接面为填充木方3的背面,第五门板连接面31和第六门板连接面上沿横向均设有第三排气通槽311,第三排气通槽311连通填充木方3的两侧面,在门板加压加热定型时,使得空气能够通过第三排气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包括两根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竖木龙骨,两所述竖木龙骨之间由上至下连接有多根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横木龙骨,所述竖木龙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门板连接面和第二门板连接面,所述第一门板连接面和所述第二门板连接面上沿竖向均设有第一排气通槽,所述横木龙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门板连接面和第四门板连接面,所述第三门板连接面和所述第四门板连接面上沿横向均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排气通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包括两根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竖木龙骨,两所述竖木龙骨之间由上至下连接有多根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横木龙骨,所述竖木龙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门板连接面和第二门板连接面,所述第一门板连接面和所述第二门板连接面上沿竖向均设有第一排气通槽,所述横木龙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门板连接面和第四门板连接面,所述第三门板连接面和所述第四门板连接面上沿横向均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排气通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相邻两所述横木龙骨之间设有填充组件,所述填充组件包括多根间隔设置的填充木方,所述填充木方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五门板连接面和第六门板连接面,所述第五门板连接面和所述第六门板连接面上沿横向均设有第三排气通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变形木门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相邻两所述填充组件的各所述填充木方沿竖向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变形木门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延旭陈会民戴川平吕荣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今朝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北京今朝英迈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