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合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将事务处理泛化成交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7230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将事务处理泛化成交易的方法,根据事务处理所对应的数据关系分类及其逻辑模型,适配相应的交易泛化模型,将该事务处理转化为区块链网络中的交易;该交易泛化模型中包括事务处理的属性、交易数据验证、共识机制。其中,事务处理属性涵盖了事务处理的特征,数据生产、数据维护、数据传播之不同事务处理形态对应的逻辑,以及“节点定义”、“交易数据验证”、“共识机制”等的模型设计,构建了“交易泛化模型”,形成了一种将“事务处理”泛化为“交易”的方法,使得普通的事务处理活动也可以应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一些传统方法较为“棘手”的问题,同时,也极大扩展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领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逻辑严谨性和突破性。

A method of generalizing transaction into transa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将事务处理泛化成交易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区块链
,特别是涉及一种将事务处理泛化成交易的方法。
技术介绍
习惯上,我们按照时间顺序把Bitcoin和Ethereum区块链系统分别称之为第一代、第二代区块链系统,而把Fabric联盟链系统称之为第三代区块链系统。在第一代、第二代区块链系统中,交易就是指电子货币的买卖。当A向B购买了X个电子货币(如:比特币),则区块链系统将从B对应的电子钱包中转出X电子货币(如:比特币)至A对应的电子钱包。在第三代区块链系统Fabric中,虽然交易已经不再仅仅是买卖电子货币了,但还是没有脱离买卖属性,实际上,Fabric中的交易更倾向与实体环境中的商品买卖。因此,可以概括地说,现有区块链技术更多指向买卖类交易。总体上说,区块链是基于交易的分布式账本管理系统,交易的涵义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区块链的应用。受限于对交易的约定,现有区块链技术在处理买卖类交易时表现得更有特长,而众多非买卖性质的事务处理则无法直接使用区块链技术,这严重限制了区块链技术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事务处理泛化成交易的方法,使得区块链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类事务处理过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将事务处理泛化成交易的方法,根据事务处理的属性特征、交易数据验证机制、共识机制,适配相应的交易泛化模型,将该事务处理转化为区块链网络中的交易;所述交易泛化模型采用如下元组表示:Mtg=<事务处理的属性,交易数据验证,共识机制>(1)其中,Mtg表示交易泛化模型;事务处理的属性是指该事务处理过程中的主要特征;交易数据验证是相关交易节点对指定交易数据的承认/否认(真/假)的认定,其结果作为共识机制的输入;共识机制在该事务处理的数据“入链”时,提供是否“一致性”的判定规则和确保事务处理的参与者节点分布式存储的状态一致性。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事务处理的属性如下式:事务处理的属性={事务编码,事务名称,数据关系类型,事务处理逻辑,隐私保护政策,传播保护政策,数据访问规则,智能合约码,资产价值计算}(2)其中,事务编码:描述事务的唯一ID;事务名称:事务编码对应的文字描述;事务处理的数据关系类型:从一个有限元素的集合中取值,其集合的元素包括:数据生产、数据维护、数据传播、数据消费四种类型;事务处理逻辑:一个有限元素的数据项集合,表示事务处理的逻辑抽象;隐私保护政策:从一个有限元素的集合中取值,其集合的元素包括:关键字段脱敏处理、整个数据加密处理、屏蔽/加密用户信息;传播保护政策:从一个有限元素的集合中取值,其集合的元素包括: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公开、允许传播、授权传播、不允许传播;数据访问规则:从一个有限元素的集合中取值,其集合的元素包括:允许任意访问、仅允许事件相关者访问、授权访问、不允许访问;智能合约码:是“隐私保护政策”、“传播保护政策”、“数据访问规则”三项的值经数字签名后的消息,是向智能合约程序传递的参数;资产价值计算:给出一种数据消费的计费单价和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事务处理的数据关系类型中,数据生产是一个新的事务处理的过程和结果;数据维护是从数据生产结束后开始,持续维护数据的过程;数据传播是数据被共享的过程;数据消费是消费者使用该数据。进一步的,在事务处理逻辑中,数据生产、数据维护类事务处理的逻辑抽象为以下模型:<事务实例编号,{节点标识},事务发生的时间戳,事务结束的时间戳,事务发生的地点,{事务处理的信息系统},事务处理结果的性质,事务处理的结果文档,结果文档的文件类型>(4)其中,事务实例编号:事务类型码对应的一个事务实例的唯一标识码;节点标识:参与交易的节点标识;事务发生的时间戳:表示事务发生时刻的一个整数;事务结束的时间戳:表示事务结束时刻的一个整数;事务发生的地点:表示事务发生地点的集合;事务处理的信息系统:表示处理该事务的信息系统的集合。事务处理的结果性质:从一个有限元素的集合中取值,该集合的元素包括:答案/结论,证明,证照、批文、许可意见;事务处理的结果文档:即上述结果性质所指的具体文档名称。结果文档的文件类型:从一个有限元素的集合中取值,该集合的元素包括:普通数据、视频、音频、图像、图片、PDF、OFD。进一步的,在事务处理逻辑中,数据传播类事务处理的逻辑抽象为以下模型:<事务实例编号,<数据提供单位,数据接收单位>,<提供人,接收人>,{节点标识},{传播工具},<传播起始时间戳,传播结束时间戳>,传播数据的版权,{传播的数据}>(5)其中,事务实例编号:事务类型码对应的一个事务实例的唯一标识码;<数据提供单位,数据接收单位>:一个元组,描述数据提供机构和接收机构;<提供人,接收人>:一个元组,描述具体的数据提供者和数据接收者;节点标识:参与交易的节点标识;{传播工具}:数据传输过程中所使用的共享交换平台名称以及数据交换任务号或接口号;<传播起始时间戳,传播结束时间戳>:数据传播开始和结束时间;传播的数据版权:一个元组,说明被传播数据的生产背景,是对元组<{服务对象},{服务提供者},{数据维护者},{服务工具},服务时间戳>的计算(如SHA256)结果;{传播的数据}:被传播的数据项及其值的集合,不定长,必须包含被传播事件数据的“事件实例编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事务处理属性”、“事务处理数据类型划分”、“数据生产、数据维护、数据传播类事务处理的逻辑”、“节点定义”、“交易数据验证”、“共识机制”等的模型设计,构建了“交易泛化模型”,形成了一种将“事务处理”泛化为“交易”的方法,使得普通的事务处理活动也可以应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一些传统方法较为“棘手”的问题,同时,也极大地扩展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领域。具体的:(1)能有效地将“事务处理”“转化”成区块链网络中的“交易”,具有一定的突破性;(2)通过“事务处理的属性”确定分布式账本的结构,通过“交易数据验证、共识机制”确定分布式账本的生产、存储、一致性处理要求,具有逻辑严谨性;(3)能涵盖常见的各类事务处理活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附图说明图1是交易相关节点数据验证流程图;图2是共识判定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将事务处理泛化为交易的方法,具体来说,用如下元组表示交易泛化模型:Mt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将事务处理泛化成交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事务处理的属性特征、交易数据验证机制、共识机制,适配相应的交易泛化模型,将该事务处理转化为区块链网络中的交易;/n所述交易泛化模型采用如下元组表示:/n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将事务处理泛化成交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事务处理的属性特征、交易数据验证机制、共识机制,适配相应的交易泛化模型,将该事务处理转化为区块链网络中的交易;
所述交易泛化模型采用如下元组表示:
Mtg=<事务处理的属性,交易数据验证,共识机制>(1)
其中,Mtg表示交易泛化模型;事务处理的属性是指该事务处理过程中的主要特征;交易数据验证是相关交易节点对指定交易数据的承认/否认(真/假)的认定,其结果作为共识机制的输入;共识机制在该事务处理的数据“入链”时,提供是否“一致性”的判定规则和确保事务处理的参与者节点分布式存储的状态一致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事务处理泛化成交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事务处理的属性如下式:
事务处理的属性={事务编码,事务名称,数据关系类型,事务处理逻辑,隐私保护政策,传播保护政策,数据访问规则,智能合约码,资产价值计算}(2)
其中,事务编码:描述事务的唯一ID;
事务名称:事务编码对应的文字描述;
事务处理的数据关系类型:从一个有限元素的集合中取值,其集合的元素包括:数据生产、数据维护、数据传播、数据消费四种类型;
事务处理逻辑:一个有限元素的数据项集合,表示事务处理的逻辑抽象;
隐私保护政策:从一个有限元素的集合中取值,其集合的元素包括:关键字段脱敏处理、整个数据加密处理、屏蔽/加密用户信息;
传播保护政策:从一个有限元素的集合中取值,其集合的元素包括: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公开、允许传播、授权传播、不允许传播;
数据访问规则:从一个有限元素的集合中取值,其集合的元素包括:允许任意访问、仅允许事件相关者访问、授权访问、不允许访问;
智能合约码:是“隐私保护政策”、“传播保护政策”、“数据访问规则”三项的值经数字签名后的消息,是向智能合约程序传递的参数;
资产价值计算:给出一种数据消费的计费单价和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将事务处理泛化成交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事务处理的数据关系类型中,
数据生产是一个新的事务处理的过程和结果;
数据维护是从数据生产结束后开始,持续维护数据的过程;
数据传播是数据被共享的过程;
数据消费是消费者使用该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峰张家锐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