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模板支设斜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7183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3:13
一种控制模板支设斜拉装置,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包括拧紧装置,连接在拧紧装置中部的上部拉伸带,及连接在拧紧装置一侧的下部固定带。所述拧紧装置包括拉伸部,固定部,卡轮,第一锁定卡板,及第二锁定卡板;所述固定部插在拉伸部内,卡轮夹在固定部和拉伸部之间,并所述固定部、拉伸部和卡轮三者之间通过贯通的滚轴铰接连接,并滚轴的两端通过销轴锁紧;所述第一锁定卡板弹性卡接在拉伸部上;所述第二锁定卡板弹性卡接在固定部上。所述上部拉伸带的一端与滚轴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L形的第一卡钩,并上部拉伸带卷紧在滚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模板支设时支设精度难以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模板支设斜拉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控制模板支设斜拉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在进行墙柱模板支设时,在进行模板加固前,通常采用钢管作为支模的临时支撑固定,然后穿入对拉螺杆进行模板加固,对模板起反向支撑的为墙体的混凝土垫块及顶模棍。顶模棍可以有效地保证模板墙体厚度,但对于整面墙拉通线后,墙体偏位很难准确控制墙体位置。同时,现有模板反向支撑装置仅在模板安装好后进行加固时起到反向支撑的作用,但在模板安装时不能起到反向支撑的作用,作用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模板支设斜拉装置,要解决模板支设时支设精度难以控制的问题,并解决现有模板反向支撑装置仅在模板安装好后进行加固时起到反向支撑的作用,但在模板安装时不能起到反向支撑的作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模板支设斜拉装置,包括拧紧装置,连接在拧紧装置中部的上部拉伸带,及连接在拧紧装置一侧的下部固定带。所述拧紧装置包括拉伸部,固定部,卡轮,第一锁定卡板,及第二锁定卡板;所述固定部插在拉伸部内,卡轮夹在固定部和拉伸部之间,并所述固定部、拉伸部和卡轮三者之间通过贯通的滚轴铰接连接,并滚轴的两端通过销轴锁紧;所述第一锁定卡板弹性卡接在拉伸部上;所述第二锁定卡板弹性卡接在固定部上。所述拉伸部包括竖向设置的一对夹板,铰接在一对所述夹板外端头之间的把手,及铰接在一对所述夹板中部之间的第一铰轴。所述夹板是内侧宽、外侧窄的长条板体,其内端头开有用于滚轴穿过的滚轴孔,其内端部开有用于锁定卡板插接在横向的长条卡口,长条卡口下方设有与其连通的方形口,方形口的中间设有竖向的卡块;所述长条卡口和方形口位于滚轴孔和第一铰轴之间。所述上部拉伸带的一端与滚轴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L形的第一卡钩,并上部拉伸带卷紧在滚轴上。所述把手包括铰接在一对所述夹板外端头之间的第二铰轴,及包裹在第二铰轴上的防滑橡胶。所述第一锁定卡板包括矩形的主板,主板的前半部的两侧设有向前延伸的一对卡头,且前半部的中间设有条形的弹簧卡接口,主板的后半部呈弧形向上弯折,并后半部上开有矩形开口。所述第一锁定卡板的主板的前半部上的一对所述卡头插在所述拉伸部的一对夹板的长条卡口内,且卡头的前端卡在卡轮上。所述第一锁定卡板搭接在第一铰轴上。所述拉伸部和所述第一锁定卡板之间通过第一弹簧弹性锁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螺旋套接在所述夹板的方形口中间的卡块上,另一端自下而上穿过第一锁定卡板上的弹簧卡接口、卡在第一锁定卡板的上表面。所述固定部包括竖向设置的一对插板,连接在一对所述插板顶面中部之间的盖板,及连接在一对所述插板外端头之间的第三铰轴。一对所述插板的内端部对称开设有一对长条的连接卡口,内端头开设有用于滚轴穿过的销孔。所述盖板的外端中部设有向下弯折的卡舌,所述卡舌上开有插口。所述第二锁定卡板包括主体,主体的两端设有向外延伸的插头,主体的后端中间设有T形卡柱。所述第二锁定卡板的插头插接在一对插板的连接卡口内,并插接在前端卡在卡轮上。所述第二锁定卡板上的卡柱活动插接在卡舌内,并通过套接在卡柱上的第二弹簧与卡舌弹性连接。所述下部固定带的一端连接在第三铰轴上,另一端上设有L形的第二卡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控制模板支设斜拉装置包括拧紧装置、上部拉伸带和下部固定带,通过将下部固定带钩挂在地面预埋杆上,将上部拉伸带钩挂在墙体模板上,通过拉动拧紧装置调节上部拉伸带拉结的松紧度,从而在模板安装时便可对模板进行拉结,起到反拉和临时固定的作用,使用更加灵活,支模板时能够控制模板支设精度,进而有效地提高墙体纵向精度。拧紧装置包括拉伸部、固定部、卡轮、第一锁定卡板及第二锁定卡板,拉伸部与第一锁定卡板配合,通过弹簧弹性可调连接,第一锁定卡板可沿拉伸部前后拉动,第一锁定卡板配合卡在卡轮上,在上部拉伸带松紧度调节合适后,对卡轮进行锁死;固定部与第二锁定卡板配合,通过弹簧弹性连接,第二锁定卡板卡在卡伦上,并与卡轮弹性顶紧,在上部拉伸带松紧度调节过程中防止卡轮逆向转动。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模板支设系统中。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控制模板支设斜拉装置的立体图1。图2是本技术控制模板支设斜拉装置的立体图2。图3是本技术控制模板支设斜拉装置的立体图3。图4是本技术控制模板支设斜拉装置的操作步骤图。附图标记:1—拧紧装置、2—上部拉伸带、3—下部固定带、1.1—拉伸部、1.2—固定部、1.3—卡轮、1.4—第一锁定卡板、1.5—滚轴、1.6—销轴、1.7—第二锁定卡板、1.8—第一弹簧、1.9—第二弹簧、1.1.1—夹板、1.1.2—把手、1.1.3—第一铰轴、1.1.4—第二铰轴、1.2.1—插板、1.2.2—盖板、1.2.3—卡舌、1.2.4—第三铰轴。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一种控制模板支设斜拉装置,包括拧紧装置1,连接在拧紧装置1中部的上部拉伸带2,及连接在拧紧装置1一侧的下部固定带3。参见图2和图3所示,所述拧紧装置1包括拉伸部1.1,固定部1.2,卡轮1.3,第一锁定卡板1.4,及第二锁定卡板1.7;所述固定部1.2插在拉伸部1.1内,卡轮1.3夹在固定部1.2和拉伸部1.1之间,并所述固定部1.2、拉伸部1.1和卡轮1.3三者之间通过贯通的滚轴1.5铰接连接,并滚轴1.5的两端通过销轴1.6锁紧;所述第一锁定卡板1.4弹性卡接在拉伸部1.1上;所述第二锁定卡板1.7弹性卡接在固定部1.2上。所述拉伸部1.1包括竖向设置的一对夹板1.1.1,铰接在一对所述夹板外端头之间的把手1.1.2,及铰接在一对所述夹板中部之间的第一铰轴1.1.3;所述夹板1.1.1是内侧宽、外侧窄的长条板体,其内端头开有用于滚轴1.5穿过的滚轴孔,其内端部开有用于锁定卡板1.4插接在横向的长条卡口,长条卡口下方设有与其连通的方形口,方形口的中间设有竖向的卡块;所述长条卡口和方形口位于滚轴孔和第一铰轴1.1.3之间;所述上部拉伸带2的一端与滚轴1.5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L形的第一卡钩,并上部拉伸带2卷紧在滚轴1.5上;所述把手包括铰接在一对所述夹板外端头之间的第二铰轴1.1.4,及包裹在第二铰轴1.1.4上的防滑橡胶。所述第一锁定卡板1.4包括矩形的主板,主板的前半部的两侧设有向前延伸的一对卡头,且前半部的中间设有条形的弹簧卡接口,主板的后半部呈弧形向上弯折,并后半部上开有矩形开口;所述第一锁定卡板1.4的主板的前半部上的一对所述卡头插在所述拉伸部1.1的一对夹板1.1.1的长条卡口内,且卡头的前端卡在卡轮1.3上;所述第一锁定卡板1.4搭接在第一铰轴1.1.3上,具体搭接位置为主板后半部呈弧形弯折处;所述拉伸部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模板支设斜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拧紧装置(1),连接在拧紧装置(1)中部的上部拉伸带(2),及连接在拧紧装置(1)一侧的下部固定带(3);/n所述拧紧装置(1)包括拉伸部(1.1),固定部(1.2),卡轮(1.3),第一锁定卡板(1.4),及第二锁定卡板(1.7);所述固定部(1.2)插在拉伸部(1.1)内,卡轮(1.3)夹在固定部(1.2)和拉伸部(1.1)之间,并所述固定部(1.2)、拉伸部(1.1)和卡轮(1.3)三者之间通过贯通的滚轴(1.5)铰接连接,并滚轴(1.5)的两端通过销轴(1.6)锁紧;所述第一锁定卡板(1.4)弹性卡接在拉伸部(1.1)上;所述第二锁定卡板(1.7)弹性卡接在固定部(1.2)上;/n所述拉伸部(1.1)包括竖向设置的一对夹板(1.1.1),铰接在一对所述夹板外端头之间的把手(1.1.2),及铰接在一对所述夹板中部之间的第一铰轴(1.1.3);/n所述夹板(1.1.1)是内侧宽、外侧窄的长条板体,其内端头开有用于滚轴(1.5)穿过的滚轴孔,其内端部开有用于锁定卡板(1.4)插接在横向的长条卡口,长条卡口下方设有与其连通的方形口,方形口的中间设有竖向的卡块;所述长条卡口和方形口位于滚轴孔和第一铰轴(1.1.3)之间;/n所述上部拉伸带(2)的一端与滚轴(1.5)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L形的第一卡钩,并上部拉伸带(2)卷紧在滚轴(1.5)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模板支设斜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拧紧装置(1),连接在拧紧装置(1)中部的上部拉伸带(2),及连接在拧紧装置(1)一侧的下部固定带(3);
所述拧紧装置(1)包括拉伸部(1.1),固定部(1.2),卡轮(1.3),第一锁定卡板(1.4),及第二锁定卡板(1.7);所述固定部(1.2)插在拉伸部(1.1)内,卡轮(1.3)夹在固定部(1.2)和拉伸部(1.1)之间,并所述固定部(1.2)、拉伸部(1.1)和卡轮(1.3)三者之间通过贯通的滚轴(1.5)铰接连接,并滚轴(1.5)的两端通过销轴(1.6)锁紧;所述第一锁定卡板(1.4)弹性卡接在拉伸部(1.1)上;所述第二锁定卡板(1.7)弹性卡接在固定部(1.2)上;
所述拉伸部(1.1)包括竖向设置的一对夹板(1.1.1),铰接在一对所述夹板外端头之间的把手(1.1.2),及铰接在一对所述夹板中部之间的第一铰轴(1.1.3);
所述夹板(1.1.1)是内侧宽、外侧窄的长条板体,其内端头开有用于滚轴(1.5)穿过的滚轴孔,其内端部开有用于锁定卡板(1.4)插接在横向的长条卡口,长条卡口下方设有与其连通的方形口,方形口的中间设有竖向的卡块;所述长条卡口和方形口位于滚轴孔和第一铰轴(1.1.3)之间;
所述上部拉伸带(2)的一端与滚轴(1.5)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L形的第一卡钩,并上部拉伸带(2)卷紧在滚轴(1.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模板支设斜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铰接在一对所述夹板外端头之间的第二铰轴(1.1.4),及包裹在第二铰轴(1.1.4)上的防滑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模板支设斜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卡板(1.4)包括矩形的主板,主板的前半部的两侧设有向前延伸的一对卡头,且前半部的中间设有条形的弹簧卡接口,主板的后半部呈弧形向上弯折,并后半部上开有矩形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模板支设斜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卡板(1.4)的主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海京许海超齐玉顺石嵩刘鑫锋谢正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