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保温的装配式内墙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1218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房屋墙体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隔音保温的装配式内墙墙体,包括单元板和连接件,所述的单元板设置有多个并自下而上的堆叠连接形成墙体结构,所述的连接件设置在相邻的单元板之间,用于连接固定相邻单元板;所述的连接件包括基板及设置在基板两端竖向延伸布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基板围合成开口指向向上的第一卡槽、开口指向向下的第二卡槽;所述的第一挡板上设有向远离基板的方向延伸布置的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且在第一卡接板与第二卡接板之间的第一挡板板身经由螺栓或螺钉穿连固定到位于上下方向相邻的单元板上;通过单元板与连接件在室内构建得到的装配式内墙墙体,其结构简单,构建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音保温的装配式内墙墙体
本技术属于房屋墙体
,特别是一种隔音保温的装配式内墙墙体。
技术介绍
内墙墙体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围护与分隔空间,不仅需要满足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还要具有隔热、隔音等作用。现有技术中,内墙墙体的构建方法一般是在建筑物的承重结构成型后,利用砖块等材料堆码形成墙体结构,并且为了实现内墙墙体的功能性,还需要额外对内墙墙体结构进行处理,例如在内墙墙体上形成隔热或隔音等功能层,这样无疑会增加施工工序和大量的人工成本;还有现有的保温墙体,其隔音效果不佳,为了增加保温墙体的隔音效果,多采用增加保温墙体的厚度来实现,但是这增加了用料和生产成本,不利于大批量的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隔音保温的装配式内墙墙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隔音保温的装配式内墙墙体,包括:单元板,设置有多个并自下而上的堆叠连接形成墙体结构,所述的单元板具有容置空间用于填充保温砂浆;连接件,设置在相邻的单元板之间,用于连接固定相邻单元板;所述的连接件包括基板及设置在基板两端竖向延伸布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基板围合成开口指向向上的第一卡槽、开口指向向下的第二卡槽;所述的第一挡板上设有向远离基板的方向延伸布置的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且在第一卡接板与第二卡接板之间的第一挡板板身经由螺栓或螺钉穿连固定到位于上下方向相邻的单元板上;所述第一卡接板与第二卡接板之间还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端抵靠在第一卡接板上,下端与所述的第二卡接板卡接固定。优选的,所述的内墙墙体还包括:扣件,其经由螺栓或螺钉穿连固定到室内地面或屋顶面上,且在所述扣件上设有一卡槽用于卡接固定单元板的上侧板边或下侧板边。优选的,所述的扣件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向远离室内地面或屋顶面的方向延伸有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第一立板、第二立板与底板围合成所述卡槽。优选的,所述的单元板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空腔供灌注保温砂浆,其两侧分别设有凸块和母槽用于左右相邻单元板的拼接组装。优选的,所述单元板的两侧均贴附有墙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中,通过单元板与连接件在室内构建得到的装配式内墙墙体,其结构简单,构建效率高;并且构建得到的内墙墙体容易被赋予隔音、保温等性能,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构建内墙墙体,然后再进行装饰的方案,本技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构建内墙墙体耗时长,成本投入大的缺点。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隔音保温的装配式内墙墙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内墙墙体另一截面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连接件与盖板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单元板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保温砂浆,2-室内地面,3-屋顶面,10-单元板,101-空腔,102-凸块,103-母槽,11-墙布,20-连接件,201-第一卡槽,202-第二卡槽,21-基板,22-第一挡板,23-第二挡板,221-第一卡接板,222-第二卡接板,30-盖板,301-第一板,302-第二板,40-扣件,41-卡槽,42-底板,421-第一立板,422-第二立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附图,进一步阐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内墙墙体,其包括单元板10和连接件20,所述的单元板10设置有多个并自下而上的堆叠连接形成墙体结构,所述的单元板10具有容置空间用于填充保温砂浆1;所述的连接件20设置在相邻的单元板10之间,用于连接固定相邻单元板10。结合图3所示,所述的连接件20包括基板21及设置在基板21两端竖向延伸布置的第一挡板22和第二挡板23,第一挡板22、第二挡板23和基板21围合成开口指向向上的第一卡槽201、开口指向向下的第二卡槽202;所述的第一挡板22上设有向远离基板21的方向延伸布置的第一卡接板221和第二卡接板222,且在第一卡接板221与第二卡接板222之间的第一挡板22板身经由螺栓或螺钉穿连固定到位于上下方向相邻的单元板10上;所述第一卡接板221与第二卡接板222之间还设有盖板30,所述盖板30的上端抵靠在第一卡接板221上,下端与所述的第二卡接板222卡接固定。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先将盖板30的第一板301搭靠在第一卡接板221的上方,然后将盖板30的第二板302向第二卡接板222的内侧推,使其越过设置在第二卡接板222上的凸部以实现卡接配合。本技术中,利用连接件20实现位于上下方向相邻单元板10的连接固定,从而拼接形成整面的内墙墙体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砖块砌码的方式形成内墙墙体,本技术提供的内墙墙体的成型效率高,并且在成型过程中不会产生的建筑垃圾。此外,基于单元板10的可设计性,有利于实现内墙墙体的功能化。具体的,如本技术中的单元板10具有容置空间可以用于填充保温砂浆1,从而实现保温的效果。此外,本技术中,通过盖板30对第一挡板22上的螺栓或螺钉的连接位置进行遮盖,确保了相邻单元板10边缘位置的美观。本技术中,所述的内墙墙体还包括扣件40,所述的扣件40经由螺栓或螺钉穿连固定到室内地面2或屋顶面3上,且在所述扣件40上设有一卡槽41用于卡接固定单元板10的上侧板边或下侧板边。作为该扣件40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扣件40包括底板42,所述的底板42向远离室内地面2或屋顶面3的方向延伸有第一立板421和第二立板422,第一立板421、第二立板422与底板42围合成所述卡槽41。根据本技术,结合图4所示,所述的单元板10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空腔101供灌注保温砂浆1,其两侧分别设有凸块102和母槽103用于左右相邻单元板10的拼接组装。通过灌注保温砂浆1,不仅可以起到保温的效果,而且该保温砂浆还可以作为单元板10与连接件20的粘结剂,对单元板10与连接件20起到连接的效果,提高了整体的连接效果。本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音保温的装配式内墙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单元板(10),设置有多个并自下而上的堆叠连接形成墙体结构,所述的单元板(10)具有容置空间用于填充保温砂浆(1);/n连接件(20),设置在相邻的单元板(10)之间,用于连接固定相邻单元板(10);/n所述的连接件(20)包括基板(21)及设置在基板(21)两端竖向延伸布置的第一挡板(22)和第二挡板(23),第一挡板(22)、第二挡板(23)和基板(21)围合成开口指向向上的第一卡槽(201)、开口指向向下的第二卡槽(202);/n所述的第一挡板(22)上设有向远离基板(21)的方向延伸布置的第一卡接板(221)和第二卡接板(222),且在第一卡接板(221)与第二卡接板(222)之间的第一挡板(22)板身经由螺栓或螺钉穿连固定到位于上下方向相邻的单元板(10)上;/n所述第一卡接板(221)与第二卡接板(222)之间还设有盖板(30),所述盖板(30)的上端抵靠在第一卡接板(221)上,下端与所述的第二卡接板(222)卡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音保温的装配式内墙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单元板(10),设置有多个并自下而上的堆叠连接形成墙体结构,所述的单元板(10)具有容置空间用于填充保温砂浆(1);
连接件(20),设置在相邻的单元板(10)之间,用于连接固定相邻单元板(10);
所述的连接件(20)包括基板(21)及设置在基板(21)两端竖向延伸布置的第一挡板(22)和第二挡板(23),第一挡板(22)、第二挡板(23)和基板(21)围合成开口指向向上的第一卡槽(201)、开口指向向下的第二卡槽(202);
所述的第一挡板(22)上设有向远离基板(21)的方向延伸布置的第一卡接板(221)和第二卡接板(222),且在第一卡接板(221)与第二卡接板(222)之间的第一挡板(22)板身经由螺栓或螺钉穿连固定到位于上下方向相邻的单元板(10)上;
所述第一卡接板(221)与第二卡接板(222)之间还设有盖板(30),所述盖板(30)的上端抵靠在第一卡接板(221)上,下端与所述的第二卡接板(222)卡接固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玉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未来饰界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