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卫星热试验的模板热电偶开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7004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2:3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卫星热试验的模板热电偶开发系统,该系统包括曲面装配模块、热电偶设计模块和热电偶线束创建模块,其中曲面装配模块用于将热电偶装配至预先设置的热电偶模型,热电偶设计模块用于对热电偶模型建立多分区分组,并生成热电偶之间的连接数据,而热电偶线束创建模块用于根据连接数据中的端口信息进行网络路径搭建和布线,并生成钉板图。本申请实施例将热电偶星上粘贴位置依据设计文件和工艺要求集成在三维可视化热电偶模型中,并通过模板工具建立热电偶信息数据库,以及热电偶二维钉板图与三维网络路径的映射关系,从而采用主线工艺与辅线工艺、星上操作与星下操作并行的方式,实现热电偶在星上的快速布置。

A template thermocouple development system for satellite thermal t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卫星热试验的模板热电偶开发系统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航天器总装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卫星热试验的模板热电偶开发系统。
技术介绍
热电偶(thermocouple)是温度测量仪表中常用的测温元件,通过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进而由电气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各种热电偶的外形常因需要而极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却大致相同,通常由热电极、绝缘套保护管和接线盒等主要部分组成,并与显示仪表、记录仪表及电子调节器配套使用。鉴于热电偶具有质量小、响应速度快、对环境扰动小和不破坏被测件结构等优点,热电偶测温广泛应用于航天器真空热试验的温度测量,以便全面分析和评估卫星设备及舱板的温度状态。目前,航天器总装阶段的热电偶实施主要依靠人工操作来完成,即总装操作人员根据工艺文字表述,对热电偶进行粘贴,并对甩出星外的几百根线进行梳理。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航天器研制数量众多、周期短且要求高,通过人工进行热电偶的实施,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等成本,还当现场环境多变时,容易造成热电偶引线损伤。同时,在航天器研制模式由二维转为三维之后,传统的热控工艺文件由于表达设计意图简单,不便或者甚至无法传达产品模型、热电偶具体分布和走线路径等附属信息,进而无法实现三者的柔性关联,因此也就很难保证热电偶产品实施质量的一致性,不便于设计校核,形成热电偶产品实施记录的数据包。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用于卫星热试验的模板热电偶开发系统,在保证热电偶测温精度的同时,能够快速地进行热电偶的实施,提高工作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卫星热试验的模板热电偶开发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曲面装配模块、热电偶设计模块和热电偶线束创建模块;所述曲面装配模块,用于将热电偶装配至预先设置的热电偶模型;所述热电偶设计模块,用于对所述热电偶模型建立多分区分组,并生成所述热电偶之间的连接数据;所述热电偶线束创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连接数据中的端口信息进行网络路径搭建和布线,并生成钉板图。可选地,所述曲面装配模块包括:布局模型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热电偶模型的安装坐标系;安装曲面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安装坐标系,对布局所述热电偶的曲面进行设置。可选地,所述曲面装配模块还包括:智能布局单元,用于将临时补充的设备上的热电偶和热电偶插头布置于所述热电偶模型。可选地,所述热电偶设计模块包括元件分区管理单元;所述元件分区管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热电偶模型进行分区管理,并将分区内集束点与所述热电偶关联。可选地,所述元件分区管理单元还用于根据舱板添加对应的分区,对各分区内的热电偶批量进行分区关联得到线束模型,所述线束模型的起端端口为其中一个分区对应的集束点,所述线束模型的终端端口为所述分组中最后一个分区对应的集束点;在将所述线束模型写入电缆设计之后,通过连接数据进行数据导出。可选地,所述分区为单曲面或者双曲面。可选地,所述热电偶线束创建模块包括网络路径设置单元;所述网络路径设置单元用于在三维的所述热电偶模型中布置所述热电偶走向的网络路径,并将所述网络路径与二维钉板数据进行关联,所述网络路径根据所述热电偶的端口信息和各所述热电偶之间的线缆信息得到。可选地,所述网络路径设置单元还用于在选择的线缆安装曲面上设置控制点,并依次连接所述热电偶的端口、所述控制点和线缆支架以形成通路。可选地,所述网络路径设置单元还用于检查通路,并当所述通路连接正常时,根据三维线缆走线生成二维钉板图;显示所述二维钉板图的线束信息以进行修改和编辑,其中所述线束信息包括集束点信息、分支点信息及附属信息。可选地,所述热电偶线束创建模块还包括布线环境设置单元和布线参考设置单元,所述布线环境设置单元和所述布线参考设置单元用于收集电连接器的信息,以进行补充与检查所述信息是否齐全,所述信息包括集束点的端口信息。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卫星热试验的模板热电偶开发系统,该系统包括曲面装配模块、热电偶设计模块和热电偶线束创建模块,其中曲面装配模块用于将热电偶装配至预先设置的热电偶模型,热电偶设计模块用于对热电偶模型建立多分区分组,并生成热电偶之间的连接数据,而热电偶线束创建模块用于根据连接数据中的端口信息进行网络路径搭建和布线,并生成钉板图。本申请实施例将热电偶星上粘贴位置依据设计文件和工艺要求集成在三维可视化热电偶模型中,并通过模板工具建立热电偶信息数据库,以及热电偶二维钉板图与三维网络路径的映射关系,从而采用主线工艺与辅线工艺、星上操作与星下操作并行的方式,实现热电偶在星上的快速布置。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卫星热试验的模板热电偶开发系统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于卫星热试验的模板热电偶开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用于卫星热试验的模板热电偶开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用于卫星热试验的模板热电偶开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卫星热试验的模板热电偶开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卫星热试验的模板热电偶开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用于卫星热试验的模板热电偶开发系统,11-曲面装配模块,111-布局模型设置单元,112-安装曲面设置单元,113-智能布局单元,12-热电偶设计模块,121-元件分区管理单元,13-热电偶线束创建模块,131-网络路径设置单元,132-布线环境设置单元,133-布线参考设置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模块,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卫星热试验的模板热电偶开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曲面装配模块、热电偶设计模块和热电偶线束创建模块;/n所述曲面装配模块,用于将热电偶装配至预先设置的热电偶模型;/n所述热电偶设计模块,用于对所述热电偶模型建立多分区分组,并生成所述热电偶之间的连接数据;/n所述热电偶线束创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连接数据中的端口信息进行网络路径搭建和布线,并生成钉板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卫星热试验的模板热电偶开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曲面装配模块、热电偶设计模块和热电偶线束创建模块;
所述曲面装配模块,用于将热电偶装配至预先设置的热电偶模型;
所述热电偶设计模块,用于对所述热电偶模型建立多分区分组,并生成所述热电偶之间的连接数据;
所述热电偶线束创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连接数据中的端口信息进行网络路径搭建和布线,并生成钉板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卫星热试验的模板热电偶开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装配模块包括:
布局模型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热电偶模型的安装坐标系;
安装曲面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安装坐标系,对布局所述热电偶的曲面进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卫星热试验的模板热电偶开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装配模块还包括:
智能布局单元,用于将临时补充的设备上的热电偶和热电偶插头布置于所述热电偶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卫星热试验的模板热电偶开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设计模块包括元件分区管理单元;
所述元件分区管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热电偶模型进行分区管理,并将分区内集束点与所述热电偶关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卫星热试验的模板热电偶开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分区管理单元还用于根据舱板添加对应的分区,对各分区内的热电偶批量进行分区关联得到线束模型,所述线束模型的起端端口为其中一个分区对应的集束点,所述线束模型的终端端口为所述分组中最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广通杨佳鑫郭涛樊友高王冬梅唐赖颖张洁李新宇刘孟周张伟魏鹏夏丹王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