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针织圆机的主轴上油封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948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针织圆机的主轴上油封座结构,其结构包括主轴上同步轮、主轴上轴承座、大鼎、紧固螺母、大鼎驱动齿轮、润滑腔、主轴上油封座、O型密封圈、油封垫、主轴、中层脚、大鼎齿轮,主轴上同步轮与主轴固定连接,主轴上轴承座安装于主轴上同步轮下方,通过将主轴上油封座安装于大鼎正面槽内,拆卸后,主轴上油封座底部有O型密封圈,防止大鼎槽内的润滑油顺着大鼎和主轴上油封座安装的连接位置下漏,主轴上油封座内部、主轴穿过的位置,设有两个油封垫,防止润滑腔槽内的润滑油顺着主轴下漏,在拆卸时无需拆卸大鼎与移开中层脚,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针织圆机的主轴上油封座结构
本技术是一种双面针织圆机的主轴上油封座结构,属于大圆机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520563812.7的针织圆机传动装置,其结构包括主传动轴、主轴轴承座,所述主轴轴承座设有轴承安装孔,轴承安装孔的底部中间设有凹槽、外侧为凸起,在轴承安装孔内设有轴承,凸起与轴承外圈端面配合,轴承采用面对面双列圆锥滚子轴承,主传动轴中部设有轴承定位轴肩,但是该现有技术主轴上油封座安装在大鼎下部以及中层脚上部凹槽这个局部空间,反吊安装锁于大鼎上,拆卸时,需要大鼎吊起,中层脚移开,才可拆卸,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面针织圆机的主轴上油封座结构,以解决现有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面针织圆机的主轴上油封座结构,其结构包括主轴上同步轮、主轴上轴承座、大鼎、紧固螺母、大鼎驱动齿轮、润滑腔、主轴上油封座、O型密封圈、油封垫、主轴、中层脚、大鼎齿轮,所述主轴上同步轮与主轴固定连接,所述主轴上轴承座安装于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针织圆机的主轴上油封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主轴上同步轮(1)、主轴上轴承座(2)、大鼎(3)、紧固螺母(4)、大鼎驱动齿轮(5)、润滑腔(6)、主轴上油封座(7)、O型密封圈(8)、油封垫(9)、主轴(10)、中层脚(11)、大鼎齿轮(12),所述主轴上同步轮(1)与主轴(10)固定连接,所述主轴上轴承座(2)安装于主轴上同步轮(1)下方,所述主轴(10)贯穿于大鼎(3),所述主轴(10)贯穿于主轴上轴承座(2),所述紧固螺母(4)贴合于大鼎驱动齿轮(5),所述大鼎驱动齿轮(5)与大鼎齿轮(12)相啮合,所述大鼎驱动齿轮(5)嵌入安装于主轴上油封座(7)上,所述油封垫(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针织圆机的主轴上油封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主轴上同步轮(1)、主轴上轴承座(2)、大鼎(3)、紧固螺母(4)、大鼎驱动齿轮(5)、润滑腔(6)、主轴上油封座(7)、O型密封圈(8)、油封垫(9)、主轴(10)、中层脚(11)、大鼎齿轮(12),所述主轴上同步轮(1)与主轴(10)固定连接,所述主轴上轴承座(2)安装于主轴上同步轮(1)下方,所述主轴(10)贯穿于大鼎(3),所述主轴(10)贯穿于主轴上轴承座(2),所述紧固螺母(4)贴合于大鼎驱动齿轮(5),所述大鼎驱动齿轮(5)与大鼎齿轮(12)相啮合,所述大鼎驱动齿轮(5)嵌入安装于主轴上油封座(7)上,所述油封垫(9)贴合于主轴(10)外侧,所述油封垫(9)位于主轴上油封座(7)与主轴(10)之间,所述O型密封圈(8)位于主轴上油封座(7)与大鼎(3)之间,所述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亮亮胡兴邦陈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泉州精合圆纬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