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683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预处理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调碱区、絮凝区、沉淀区和产水区,所述调碱区的出水端与所述絮凝区进水端连通,所述絮凝区的出水端通过中心导流筒与所述沉淀区连通,所述沉淀区上部具有上清液出口,所述沉淀区的上清液出口处设有用于阻挡悬浮物的过滤挡板,所述产水区与所述沉淀区的上清液出口连通。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同一罐体内划分调碱区、絮凝区、沉淀区、产水区等不同功能区,集调节pH、絮凝沉淀、储水于一体,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小,而且渗滤液在沉淀区下部去沉淀的同时其上部通过过滤挡板降低渗滤液悬浮物,为渗滤液处理系统后期去除氨氮提供有利条件。

A pretreatment device for removing ammonia nitrogen from landfill leachate with high ammonia nitrogen con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预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口城镇化发展,生活垃圾越来多,目前,生活垃圾主要有填埋和焚烧两种方式,然而,无论是填埋还是焚烧,在处置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垃圾渗滤液。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的重视,全国各地纷纷开始治理垃圾渗滤液,由于垃圾渗滤液水质成分复杂,水量波动大,很多地方垃圾渗滤液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面对国家环保高压政策,很多地方采用施工周期短、产水快的应急处理设备,然而应急设备会产生浓缩液,不断回灌的渗滤液使系统污染物不断富集,从而使系统处理难度不断增加。此外,应急设备只是一种应急措施,未能长久有效的处理掉,只会使系统以后处理越来越困难,氨氮的富集就是目前系统后期运行遇到的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处理易产生氨氮富集,造成系统处理难度增加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预处理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调碱区、絮凝区、沉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预处理装置,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设有调碱区、絮凝区、沉淀区和产水区,所述调碱区的出水端与所述絮凝区进水端连通,所述絮凝区的出水端通过中心导流筒与所述沉淀区连通,所述沉淀区上部具有上清液出口,所述沉淀区的上清液出口处设有用于阻挡悬浮物的过滤挡板,所述产水区与所述沉淀区的上清液出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预处理装置,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设有调碱区、絮凝区、沉淀区和产水区,所述调碱区的出水端与所述絮凝区进水端连通,所述絮凝区的出水端通过中心导流筒与所述沉淀区连通,所述沉淀区上部具有上清液出口,所述沉淀区的上清液出口处设有用于阻挡悬浮物的过滤挡板,所述产水区与所述沉淀区的上清液出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的底部设有泥斗,泥斗侧壁倾斜布置,泥斗底部设有排泥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碱区的出水端位于调碱区底部,通过过水孔一与所述絮凝区相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导流筒正下方设置有反射板,反射板与中心导流筒底部间距100~250mm布置;所述反射板为中间高侧边低的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超群李红李小斌贺建平胡文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