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生物工程分离式厌氧污泥内循环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822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生物工程分离式厌氧污泥内循环反应器,其结构包括罐体、控制箱、开关按键、外接电源线、进料管、出料管、支撑脚、电机、搅拌机构、电动推杆、内壳和加热管,通过设置了搅拌机构,通过电动推杆控制刮板与反应器内壁的贴合与分离,对刮板与反应器内壁的接触进行自由控制,即对刮板的刮动进行自由控制,避免了刮板与反应器内壁进行长时间接触造成刮板容易损坏,且避免了反应器内搅拌时,刮板与反应器内壁进行刮动,会产生噪音,达到了使刮板对反应器内壁上的污泥进行清理的时间进行控制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生物工程分离式厌氧污泥内循环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生物工程分离式厌氧污泥内循环反应器。
技术介绍
消化污泥又称熟污泥,是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进行消化,使污泥中挥发物含量降低到固体相对地不易腐烂和不发恶臭时的污泥,其含水率约为95%,容易脱水,循环反应器是把出口产物的一部分循环至反应器入口再进行反应的反应器,不同类型的循环反应器有不同的目的,循环反应器有内循环和外循环反应器两种,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厌氧污泥内循环反应器的内循环反应不可控,都是属于加入物料自然反应分离生产产物,无法电脑控制生物工程的进度,因此需要将分离式厌氧污泥内循环反应器与电脑进行连接,以便于电脑控制生物工程的进度,目前污泥处理需要通过反应器、三相分离区、出水区和沉淀区进行处理,所述的反应区的底部是沉淀区,上部是出水区,在反应区的中间设有三相分离区,在所述的反应器内填充有厌氧颗粒污泥,在对污泥进行反应的时候由于污泥粘性较强,易在搅拌分离的时候粘附在罐体内,因此通过将在罐体内设置刮板,刮板通过支杆跟随搅拌轴进行转动,且刮板与反应器内壁进行贴合,对反应器内壁上的污泥进行刮下,但无法对刮板的刮动进行自由控制,使刮板与反应器内壁进行长时间接触,造成刮板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生物工程分离式厌氧污泥内循环反应器,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对刮板的刮动进行自由控制,使刮板与反应器内壁进行长时间接触,造成刮板容易损坏的问题,达到了使刮板对反应器内壁上的污泥进行清理的时间进行控制的有益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生物工程分离式厌氧污泥内循环反应器,包括罐体、控制箱、开关按键、外接电源线、进料管、出料管、支撑脚、电机、搅拌机构、电动推杆、内壳和加热管,所述罐体右侧与控制箱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开关按键嵌入在控制箱右侧,所述外接电源线通过控制箱后端通孔进行伸入,所述罐体左侧顶端与进料管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罐体底端中部与出料管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罐体底端外侧与支撑脚进行焊接,所述罐体顶端中部与电机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电机底端设置有一输出轴,且该输出轴与搅拌机构顶端圆心处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罐体内部与内壳进行焊接,所述罐体和内壳之间设置有加热管,且加热管与内壳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搅拌机构由转动轴、支杆、第一搅拌叶片、伸缩管、支撑板、凸块、连杆、滑动管、卡块、第二搅拌叶片、刮板和枢杆组成,所述转动轴前后两侧均与支杆进行焊接,所述支杆外侧与第一搅拌叶片进行焊接,所述转动轴左右两侧均与伸缩管进行焊接,所述伸缩管外侧与支撑板进行焊接,所述支撑板内侧中部与凸块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板外侧与连杆进行焊接,所述连杆外侧中部与第二搅拌叶片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连杆外侧端点与刮板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滑动管套接在转动轴外侧顶端,所述滑动管底端与卡块进行焊接,所述转动轴顶端贯穿罐体与电机底端的输出轴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滑动管外侧顶部与枢杆进行焊接,所述枢杆前端与电动推杆的伸缩杆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电动推杆底端与罐体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外接电源线、电机、电动推杆和加热管分别与开关按键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管由外管、滑块、支撑杆和弹簧组成,所述滑块嵌入在外管内部右端且与外管进行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左端贯穿外管与滑块右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滑块左端和外管内部右端均设置有挂环,且弹簧左右两端分挂钩分别扣接在挂环上,所述外管左端与转动轴进行焊接,所述支撑杆右端与支撑板进行焊接。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管内部顶端设置有出料阀门。进一步的,所述凸块内侧由外至内向下呈三十度角倾斜。进一步的,所述卡块呈环形状,且底端由外至内向下呈三十度角倾斜。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管均设置有四个以上,且伸缩管的高度小于凸块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刮板和内壳内壁之间的距离与滑动管的厚度一致,且刮板的长度与内壳内壁的长度一致。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推杆采用型号为TGA系列电动推杆。进一步的,所述弹簧采用拉伸弹簧。(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对刮板的刮动进行自由控制,使刮板与反应器内壁进行长时间接触,造成刮板容易损坏的问题,通过设置了搅拌机构,通过电动推杆控制刮板与反应器内壁的贴合与分离,对刮板与反应器内壁的接触进行自由控制,即对刮板的刮动进行自由控制,避免了刮板与反应器内壁进行长时间接触造成刮板容易损坏,且避免了反应器内搅拌时,刮板与反应器内壁进行刮动,会产生噪音,达到了使刮板对反应器内壁上的污泥进行清理的时间进行控制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罐体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板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罐体-1、控制箱-2、开关按键-3、外接电源线-4、进料管-5、出料管-6、支撑脚-7、电机-8、搅拌机构-9、电动推杆-10、内壳-11、加热管-12、转动轴-901、支杆-902、第一搅拌叶片-903、伸缩管-904、支撑板-905、凸块-906、连杆-907、滑动管-908、卡块-909、第二搅拌叶片-910、刮板-911、枢杆-912、外管-9041、滑块-9042、支撑杆-9043、弹簧-904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生物工程分离式厌氧污泥内循环反应器:包括罐体1、控制箱2、开关按键3、外接电源线4、进料管5、出料管6、支撑脚7、电机8、搅拌机构9、电动推杆10、内壳11和加热管12,罐体1右侧与控制箱2进行螺栓连接,开关按键3嵌入在控制箱2右侧,外接电源线4通过控制箱2后端通孔进行伸入,罐体1左侧顶端与进料管5进行螺纹连接,罐体1底端中部与出料管6进行螺纹连接,罐体1底端外侧与支撑脚7进行焊接,罐体1顶端中部与电机8进行螺栓连接,电机8底端设置有一输出轴,且该输出轴与搅拌机构9顶端圆心处进行转动连接,罐体1内部与内壳11进行焊接,罐体1和内壳11之间设置有加热管12,且加热管12与内壳11进行螺栓连接,搅拌机构9由转动轴901、支杆902、第一搅拌叶片903、伸缩管904、支撑板905、凸块906、连杆907、滑动管908、卡块909、第二搅拌叶片910、刮板911和枢杆912组成,转动轴901前后两侧均与支杆9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生物工程分离式厌氧污泥内循环反应器,包括罐体(1)、控制箱(2)、开关按键(3)、外接电源线(4)、进料管(5)、出料管(6)、支撑脚(7)、电机(8)、内壳(11)和加热管(12),所述罐体(1)右侧与控制箱(2)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开关按键(3)嵌入在控制箱(2)右侧,所述外接电源线(4)通过控制箱(2)后端通孔进行伸入,所述罐体(1)左侧顶端与进料管(5)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罐体(1)底端中部与出料管(6)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罐体(1)底端外侧与支撑脚(7)进行焊接,所述罐体(1)顶端中部与电机(8)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电机(8)底端设置有一输出轴,且该输出轴与搅拌机构(9)顶端圆心处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罐体(1)内部与内壳(11)进行焊接,所述罐体(1)和内壳(11)之间设置有加热管(12),且加热管(12)与内壳(11)进行螺栓连接;/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机构(9)和电动推杆(10),所述搅拌机构(9)由转动轴(901)、支杆(902)、第一搅拌叶片(903)、伸缩管(904)、支撑板(905)、凸块(906)、连杆(907)、滑动管(908)、卡块(909)、第二搅拌叶片(910)、刮板(911)和枢杆(912)组成,所述转动轴(901)前后两侧均与支杆(902)进行焊接,所述支杆(902)外侧与第一搅拌叶片(903)进行焊接,所述转动轴(901)左右两侧均与伸缩管(904)进行焊接,所述伸缩管(904)外侧与支撑板(905)进行焊接,所述支撑板(905)内侧中部与凸块(906)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板(905)外侧与连杆(907)进行焊接,所述连杆(907)外侧中部与第二搅拌叶片(910)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连杆(907)外侧端点与刮板(911)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滑动管(908)套接在转动轴(901)外侧顶端,所述滑动管(908)底端与卡块(909)进行焊接,所述转动轴(901)顶端贯穿罐体(1)与电机(8)底端的输出轴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滑动管(908)外侧顶部与枢杆(912)进行焊接,所述枢杆(912)前端与电动推杆(10)的伸缩杆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电动推杆(10)底端与罐体(1)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外接电源线(4)、电机(8)、电动推杆(10)和加热管(12)分别与开关按键(3)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生物工程分离式厌氧污泥内循环反应器,包括罐体(1)、控制箱(2)、开关按键(3)、外接电源线(4)、进料管(5)、出料管(6)、支撑脚(7)、电机(8)、内壳(11)和加热管(12),所述罐体(1)右侧与控制箱(2)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开关按键(3)嵌入在控制箱(2)右侧,所述外接电源线(4)通过控制箱(2)后端通孔进行伸入,所述罐体(1)左侧顶端与进料管(5)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罐体(1)底端中部与出料管(6)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罐体(1)底端外侧与支撑脚(7)进行焊接,所述罐体(1)顶端中部与电机(8)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电机(8)底端设置有一输出轴,且该输出轴与搅拌机构(9)顶端圆心处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罐体(1)内部与内壳(11)进行焊接,所述罐体(1)和内壳(11)之间设置有加热管(12),且加热管(12)与内壳(11)进行螺栓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机构(9)和电动推杆(10),所述搅拌机构(9)由转动轴(901)、支杆(902)、第一搅拌叶片(903)、伸缩管(904)、支撑板(905)、凸块(906)、连杆(907)、滑动管(908)、卡块(909)、第二搅拌叶片(910)、刮板(911)和枢杆(912)组成,所述转动轴(901)前后两侧均与支杆(902)进行焊接,所述支杆(902)外侧与第一搅拌叶片(903)进行焊接,所述转动轴(901)左右两侧均与伸缩管(904)进行焊接,所述伸缩管(904)外侧与支撑板(905)进行焊接,所述支撑板(905)内侧中部与凸块(906)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板(905)外侧与连杆(907)进行焊接,所述连杆(907)外侧中部与第二搅拌叶片(910)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连杆(907)外侧端点与刮板(911)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滑动管(908)套接在转动轴(901)外侧顶端,所述滑动管(908)底端与卡块(909)进行焊接,所述转动轴(901)顶端贯穿罐体(1)与电机(8)底端的输出轴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滑动管(908)外侧顶部与枢杆(912)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加维
申请(专利权)人: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