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槽车油气压力管道,用以连接槽车的人孔和加油站储罐,该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管、第一弯头、第二弯头、第一水平管、第三弯头、第二竖直管、第四弯头、第五弯头、第二水平管、第六弯头、第七弯头、第三竖直管以及设置在槽车卸油箱内的快速接头,所述的第一竖直管与槽车的人孔连通,所述的快速接头用以与加油站储罐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增加管道柔性、双重保护、安全、隐蔽、美观、干燥直观、保证管内干净清洁、防止颠簸摇晃、适应性强、性价比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槽车油气压力管道
本技术涉及槽车压力管道设计、施工及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槽车油气压力管道。
技术介绍
加油站是指为汽车和其它机动车辆服务的、零售汽油和机油的补充站,加油站采用槽车运输油品至站内,加油站卸油流程一般利用位差,通过站内的卸油接头,油品自行流入埋地储罐中存储,随着液位不断上升,气相空间被压缩,油气从槽车中被排除,造成了油品损耗,油气蒸发损失不仅会造成油品损耗、资源浪费等问题,而且还会因为挥发的油气进入大气,进入大气的油气与城市中的氮氧化合物在在大气环境中受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后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醛、酮、酸、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形成光化学烟雾,其不仅对农作物、森林有严重破坏作用,更为有害的是其中的有毒物质强烈刺激人的眼睛、喉咙,导致头痛以及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恶化,同时挥发的油气往往具有易燃、易爆的性质,油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后聚集于洼地或者管沟之中增加火灾隐患以及危害人身安全等问题。同时槽车在卸油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吸入空气才能保证正常卸油,吸入的空气中含有氧气,在槽车储罐空间中容易产生爆炸危险。综上所述,在槽车卸油过程中,槽车内压力减小,地下储罐内压力增加,地下储罐内与槽车内的压力差,可以利用气相平衡管使卸油过程中挥发的油气通过该管线回到槽车内,达到油气收集目的。目前传统的槽车均无气相平衡管,对该类槽车进行气相平衡管的改造可以最大幅度满足安全和环保的要求,同时较购置新槽车均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槽车油气压力管道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br>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槽车油气压力管道。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槽车油气压力管道,用以连接槽车的人孔和加油站储罐,该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管、第一弯头、第二弯头、第一水平管、第三弯头、第二竖直管、第四弯头、第五弯头、第二水平管、第六弯头、第七弯头、第三竖直管以及设置在槽车卸油箱内的快速接头,所述的第一竖直管与槽车的人孔连通,所述的快速接头用以与加油站储罐连接。所述的第一竖直管和第一弯头位于YZ平面内,所述的第二弯头和第一水平管位于XY平面内,所述的第一水平管、第三弯头和第二竖直管位于XZ平面内,所述的第二竖直管和第四弯头位于YZ平面内,所述的第五弯头和第二水平管位于XY平面内,所述的第二水平管和第六弯头位于XZ平面内,所述的第七弯头和第三竖直管位于YZ平面内。所述的第一竖直管、第一弯头、第二弯头、第一水平管、第三弯头、第二竖直管、第四弯头、第五弯头、第二水平管、第六弯头、第七弯头、第三竖直管和快速接头均为不锈钢材质,且公称直径均一致。所述的第一水平管设有坡向第一竖直管1%~3%的坡度,所述的第二水平管设有坡向第三竖直管1%~3%的坡度。所述的第一水平管上依次设有紧急切断阀、干燥器、电磁阀和金属软管,所述的紧急切断阀设置在靠近第二弯头一侧,所述的金属软管设置在第三弯头一侧。所述的紧急切断阀为手动球阀,所述的电磁阀为防爆电磁阀,所述的干燥器中设有作为干燥剂的变色硅胶,当吸收水分后颜色发生变化。所述的紧急切断阀、干燥器和电磁阀均采用法兰连接,公称直径均一致,且均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的第一水平管位于槽车罐体顶部上方,并通过支架支撑固定,所述的第二竖直管位于槽车车头和槽车罐体之间的空间中,所述的第二水平管设置在槽车罐体下部空余空间中,并且通过支架支撑固定。所述的支架包括U型管卡以及相互焊接的弧形过渡板、水平梁、竖直梁和槽车钢构件,所述的U型管卡通过紧固件扣接在水平梁上,所述的弧形过渡板焊接在水平梁上,用以与U型管卡配合箍定第一水平管和第二水平管,并且在弧形过渡板与第一水平管或第二水平管之间的空隙中设置聚四氟乙烯橡胶板。所述的弧形过渡板的圆心角为60°-9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增加管道柔性:通过管道的走向变化,形成了总共七个平面,增大了管道的柔性,形成了自然补偿结构,同时在第一水平管上设置金属管道,两者共同作用避免了管道由于受热膨胀带来的破坏。二、双重保护:对卸油结束过程结束后,可以在槽车驾驶室内远程关闭电磁阀,既大大降低了劳动力,又避免了油气泄漏,电磁阀可以通过槽车电瓶进行供电,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关闭紧急切断阀,起到双重保护泄漏的目的。三、安全、隐蔽、美观:第二竖直管位于槽车车头和槽车罐体之间,避免了行驶中由于布置于槽车车后、及槽车两侧容易造成的破坏情况(如追尾)。同时将第二水平管布置于槽车罐体椭圆截面的下部空余空间,既避免了管道容易碰擦的风险,又隐蔽、美观。四、干燥直观:通过干燥器在中放置变色硅胶作为干燥剂,当干燥剂吸收水分后,颜色发生变化,趋于饱和时,提示进行干燥剂的更换,通过关闭紧急切断阀、电磁阀对干燥器内的干燥剂进行更换。五、保证管内干净清洁:通过对第一水平管设有坡向第一竖直管1%~3%的坡度,第二水平管设有坡向第三竖直管1%~3%的坡度,油气遇到阻力、冷凝变成液态油滴,通过上述坡度设置,第一竖直管与弯头之间的液态油回槽车储罐,其余部分至快速接头,当下次槽车卸油时,该部分油通过加油站的气相平衡管回加油站储罐。六、防止颠簸摇晃:通过设置支架分别支撑于第一水平管以及第二水平管,解决了管道重量的支撑问题,同时通过设置聚四氟乙烯橡胶板和U型管卡解决了运输中可能发生的颠簸、晃动问题。七、适应性强、性价比高:该改造方式,采用钢管、弯头等成品件,材料来源广泛,改造适应性强,性价比高,具有很强的推广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右视图。图4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竖直管,2、紧急切断阀,3、干燥器,4、电磁阀,5、金属软管,6、第一水平管,7、支架,71、U型管卡,72、弧形过渡板,73、水平梁,74、竖直梁,75、槽车钢构件,81、第一弯头,82、第二弯头,83、第三弯头,84、第四弯头,85、第五弯头,86、第六弯头,87、第七弯头,9、第二竖直管,10、第二水平管,11、第三竖直管,12、快速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一种槽车油气压力管道,解决了槽车卸油过程中加油站储罐油气蒸发损失造成油品损耗、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火灾隐患以及危害人身安全等问题,同时保证了槽车卸油时吸入空气造成的油品质量及安全问题,本技术采用对原有槽车进行气相平衡管的改造,达到了槽车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因温度升高造成的泄漏问题,以及避免了槽车在追尾等交通事故中的安全问题,经济效果明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槽车油气压力管道,包含:第一竖直管1、紧急切断阀2、干燥器3、电磁阀4、金属软管5、第一水平管6、支架7、弯头、第二竖直管9、第二水平管10、第三竖直管11、快速接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槽车油气压力管道,用以连接槽车的人孔和加油站储罐,其特征在于,该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管(1)、第一弯头(81)、第二弯头(82)、第一水平管(6)、第三弯头(83)、第二竖直管(9)、第四弯头(84)、第五弯头(85)、第二水平管(10)、第六弯头(86)、第七弯头(87)、第三竖直管(11)以及设置在槽车卸油箱内的快速接头(12),所述的第一竖直管(1)与槽车的人孔连通,所述的快速接头(12)用以与加油站储罐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槽车油气压力管道,用以连接槽车的人孔和加油站储罐,其特征在于,该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管(1)、第一弯头(81)、第二弯头(82)、第一水平管(6)、第三弯头(83)、第二竖直管(9)、第四弯头(84)、第五弯头(85)、第二水平管(10)、第六弯头(86)、第七弯头(87)、第三竖直管(11)以及设置在槽车卸油箱内的快速接头(12),所述的第一竖直管(1)与槽车的人孔连通,所述的快速接头(12)用以与加油站储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槽车油气压力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竖直管(1)和第一弯头(81)位于YZ平面内,所述的第二弯头(82)和第一水平管(6)位于XY平面内,所述的第一水平管(6)、第三弯头(83)和第二竖直管(9)位于XZ平面内,所述的第二竖直管(9)和第四弯头(84)位于YZ平面内,所述的第五弯头(85)和第二水平管(10)位于XY平面内,所述的第二水平管(10)和第六弯头(86)位于XZ平面内,所述的第七弯头(87)和第三竖直管(11)位于YZ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槽车油气压力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竖直管(1)、第一弯头(81)、第二弯头(82)、第一水平管(6)、第三弯头(83)、第二竖直管(9)、第四弯头(84)、第五弯头(85)、第二水平管(10)、第六弯头(86)、第七弯头(87)、第三竖直管(11)和快速接头(12)均为不锈钢材质,且公称直径均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槽车油气压力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水平管(6)设有坡向第一竖直管(1)1%~3%的坡度,所述的第二水平管(10)设有坡向第三竖直管(11)1%~3%的坡度。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浦哲,石生芳,任彬,蔚道祥,王继锋,赵番,李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