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717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1:48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板状本体、第二板状本体和转轴,第一板状本体具有第一侧边,第二板状本体具有第二侧边,转轴与第一板状本体和第二板状本体连接,转轴包括轴体,其中,第一板状本体和第二板状本体能够绕转轴的轴体转动,第一板状本体和第二板状本体中的至少一者能够相对于转轴在各自所在的平面平移,以改变第一板状本体的第一侧边与第二板状本体的第二侧边之间的距离。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为了增加电子设备的功能以及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电子设备的形态越来越多样化。其中,双屏幕笔记本电脑是近些年出现的一种新形态的笔记本电脑,双屏笔记本电脑的两个本体上各自设置有一个显示屏幕,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且具有更优的视觉效果。但是双屏笔记本电脑一直存在一个难题,就是双屏笔记本电脑在180°平展的时候,两块屏幕之间距离过大,导致双屏之间无法进行交互操作,用户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板状本体,具有第一侧边;第二板状本体,具有第二侧边;以及转轴,与所述第一板状本体和所述第二板状本体连接,所述转轴包括轴体,其中,所述第一板状本体和所述第二板状本体能够绕所述转轴的轴体转动,所述第一板状本体和所述第二板状本体中的至少一者能够相对于所述转轴在各自所在的平面平移,以改变所述第一板状本体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板状本体的第二侧边之间的距离。可选地,所述转轴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板状本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板状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板状本体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滑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板状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在所述第一板状本体所在的平面滑动;和/或所述第二板状本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滑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板状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在所述第二板状本体所在的平面滑动。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板状本体与所述第二板状本体形成平角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板状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转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板状本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转轴的轴体位于所述第一板状本体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板状本体的第二侧边之间,所述第一板状本体能够通过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二板状本体转动;在所述第一板状本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转轴的轴体被覆盖于所述第一板状本体中,所述第一板状本体无法通过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二板状本体转动。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板状本体与所述第二板状本体形成平角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板状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转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所述第二板状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转轴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板状本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并且所述第二板状本体位于所述第三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转轴的轴体位于所述第一板状本体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板状本体的第二侧边之间,所述第一板状本体能够通过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二板状本体转动;在所述第一板状本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并且所述第二板状本体位于所述第四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转轴的轴体被覆盖于所述第一板状本体和所述第二板状本体中,所述第一板状本体无法通过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所述第二板状本体转动。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板状本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轨相匹配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能够沿所述第一滑轨滑动,以带动所述第一板状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滑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板状本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轨相匹配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能够沿所述第二滑轨滑动,以带动所述第二板状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滑动。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板状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在所述第一板状本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初始状态;在所述第一板状本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拉伸状态。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一板状本体设置有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用于在所述第一板状本体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将所述第一板状本体锁定于所述第一位置,以及在所述第一板状本体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将所述第一板状本体锁定于所述第二位置。可选地,所述第一板状本体的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显示面板;所述第二板状本体的第二表面设置有第二显示面板;在所述第一板状本体与所述第二板状本体形成平角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满足共面条件。可选地,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域和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两侧的第一边缘区域和第二边缘区域,所述第一边缘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边缘区域,所述第二边缘区域位于靠近所述第二板状本体的一侧。可选地,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具有第二显示区域和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两侧的第三边缘区域和第四边缘区域,所述第三边缘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第四边缘区域,所述第四边缘区域位于靠近所述第一板状本体的一侧。附图说明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及其优势,现在将参考结合附图的以下描述,其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应用场景;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A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板状本体滑动前后的示意图;图3B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板状本体滑动前后的示意图;图3C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板状本体和第二板状本体滑动前后的示意图;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转轴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一板状本体连接的示意图;图5A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的示意图;以及图5B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板状本体和第二板状本体移动靠近后的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部件”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部件等)。在使用类似于“A、B或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或C中至少一个的部件”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部件等)。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板状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n第一板状本体,具有第一侧边;/n第二板状本体,具有第二侧边;以及/n转轴,与所述第一板状本体和所述第二板状本体连接,所述转轴包括轴体,/n其中,所述第一板状本体和所述第二板状本体能够绕所述转轴的轴体转动,/n所述第一板状本体和所述第二板状本体中的至少一者能够相对于所述转轴在各自所在的平面平移,以改变所述第一板状本体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板状本体的第二侧边之间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板状本体,具有第一侧边;
第二板状本体,具有第二侧边;以及
转轴,与所述第一板状本体和所述第二板状本体连接,所述转轴包括轴体,
其中,所述第一板状本体和所述第二板状本体能够绕所述转轴的轴体转动,
所述第一板状本体和所述第二板状本体中的至少一者能够相对于所述转轴在各自所在的平面平移,以改变所述第一板状本体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板状本体的第二侧边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转轴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板状本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板状本体连接;
所述第一板状本体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滑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板状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在所述第一板状本体所在的平面滑动;和/或
所述第二板状本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滑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板状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在所述第二板状本体所在的平面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在所述第一板状本体与所述第二板状本体形成平角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板状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转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在所述第一板状本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转轴的轴体位于所述第一板状本体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板状本体的第二侧边之间,所述第一板状本体能够通过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二板状本体转动;
在所述第一板状本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转轴的轴体被覆盖于所述第一板状本体中,所述第一板状本体无法通过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二板状本体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在所述第一板状本体与所述第二板状本体形成平角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板状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转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所述第二板状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转轴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移动;
在所述第一板状本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并且所述第二板状本体位于所述第三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转轴的轴体位于所述第一板状本体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板状本体的第二侧边之间,所述第一板状本体能够通过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二板状本体转动;
在所述第一板状本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并且所述第二板状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民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