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合气力输送的进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6676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物料膨化系统领域内的,特别涉及一种配合气力输送的进风装置。该配合气力输送的进风装置,设置在膨化机末端的切割装置下方,用于鼓吹物料,包括由导风板合围而成的管体,管体的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出风口,出风口向上对着切割装置,管体的中部形成有加速部,加速部的通风截面小于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截面,进风口和出风口至少一端设置有格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加大风速,避免物料碰撞开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合气力输送的进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物料膨化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配合气力输送的进风装置。
技术介绍
水产及宠物料膨化系统一般包括喂料设备,调制设备,膨化主机设备及出料设备,经过粉碎后的物料通过喂料设备输送进入调制设备,在调制器中的物料通过蒸汽的添加及混合搅拌实现一定的预熟化后,进入膨化机主机中,受螺杆挤压、剪切的物料进一步熟化,最后经由出料端的模板挤出,并由旋转切割装置切成大小、长度均匀的颗粒,再由输送设备输送至下一道工序,由于生产工艺的进步,同时配合高卫生标准的水产以及宠物料生产,新型水产及宠物料膨化生产工艺采用气力输送装置代替传统的蛟龙以及皮带输送,气力输送的进风装置一般设置在膨化机末端的切割装置下方,与切割装置相连,并由风门形成密封。但是应该注意到,高速空气在气力输送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绕风速轴向大面积转动现象,物料之间相互碰撞,进而导致物料开裂甚至破碎,专利技术人对此提出了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加大风速,避免物料碰撞开裂的一种配合气力输送的进风装置。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一种配合气力输送的进风装置采用的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合气力输送的进风装置,设置在膨化机末端的切割装置下方,用于鼓吹物料,包括由导风板合围而成的管体,管体的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出风口,出风口向上对着切割装置,管体的中部形成有加速部,加速部的通风截面小于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截面,进风口和出风口至少一端设置有格栅。采用宽口进风,收口压缩,宽口出风的结构,最大程度增加进风量的同时保证足够的风速,避免漏料;采用格栅式出风结构,最大程度降低湍流,局部形成层流,将大涡旋分割成若干小涡旋,使空气流动更均匀。减弱湍流造成的空气震动,避免物料之间,物料与切割装置之间的过度摩擦。进一步地,所述管体中部等比内缩构成了加速部。进一步地,加速部周面为内凹的V字形围板。通过加速部周面设置成V字形围板,加工容易。进一步地,至少出风口设置有格栅。进一步地,进风口和出风口均设置有格栅。进一步地,所述管体周面外侧设置有用于保护管体的壳板。通过设置壳板,能够有效防止进风部损坏。进一步地,管体进风口设置有格栅板,壳板与格栅板焊接连接,壳板通过螺栓与管体固接,出风口设置有格栅板,该格栅板通过螺栓与壳板固接。方便拆装检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宽口进风,收口压缩,宽口出风的结构。最大程度增加进风量的同时保证足够的风速,避免漏料。2、采用格栅式出风结构。最大程度降低湍流,局部形成层流,将大涡旋分割成若干小涡旋,使空气流动更均匀,减弱湍流造成的空气震动,避免物料之间,物料与切割装置挡风板之间的过度摩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管道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进风装置颗粒追踪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颗粒追踪示意图;图6为现有技术轴向风速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轴向风速示意图。其中,1管体,11进风口,12出风口,2加速部,21V字形围板,3格栅,4螺栓,5壳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外周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配合气力输送的进风装置,设置在膨化机末端的切割装置下方,用于鼓吹物料,包括由导风板合围而成的管体1,管体1的一端为进风口11,另一端为出风口12,出风口12向上对着切割装置,管体1的中部形成有加速部2,管体1中部等比内缩构成了加速部2,加速部2的通风截面小于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的截面,加速部2周面为内凹的V字形围板21。通过加速部2周面设置成V字形围板21,加工容易,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至少一端设置有格栅3,优选地,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均设置有格栅3,管体1进风口11设置有格栅板,壳板5与格栅板焊接连接,壳板5通过螺栓4与管体1固接,出风口12设置有格栅板,该格栅板通过螺栓4与壳板5固接,方便拆装检修,采用宽口进风,收口压缩,宽口出风的结构,最大程度增加进风量的同时保证足够的风速,避免漏料;采用格栅3式出风结构,最大程度降低湍流,局部形成层流,将大涡旋分割成若干小涡旋,使空气流动更均匀。减弱湍流造成的空气震动,避免物料之间,物料与切割装置之间的过度摩擦。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与原理:一种配合气力输送的进风装置,设置在膨化机末端的切割装置下方,用于鼓吹物料,包括由导风板合围而成的管体1,管体1的一端为进风口11,另一端为出风口12,出风口12向上对着切割装置,管体1的中部形成有加速部2,管体1中部等比内缩构成了加速部2,加速部2的通风截面小于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的截面,加速部2周面为内凹的V字形围板21。通过加速部2周面设置成V字形围板21,加工容易,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至少一端设置有格栅3,优选地,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均设置有格栅3,管体1进风口11设置有格栅板,壳板5与格栅板焊接连接,壳板5通过螺栓4与管体1固接,出风口12设置有格栅板,该格栅板通过螺栓4与壳板5固接,方便拆装检修,采用宽口进风,收口压缩,宽口出风的结构,最大程度增加进风量的同时保证足够的风速,避免漏料;采用格栅3式出风结构,最大程度降低湍流,局部形成层流,将大涡旋分割成若干小涡旋,使空气流动更均匀。减弱湍流造成的空气震动,避免物料之间,物料与切割装置之间的过度摩擦。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合气力输送的进风装置,设置在膨化机末端的切割装置下方,用于鼓吹物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导风板合围而成的管体,管体的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出风口,出风口向上对着切割装置,管体的中部形成有加速部,加速部的通风截面小于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截面,进风口和出风口至少一端设置有格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合气力输送的进风装置,设置在膨化机末端的切割装置下方,用于鼓吹物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导风板合围而成的管体,管体的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出风口,出风口向上对着切割装置,管体的中部形成有加速部,加速部的通风截面小于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截面,进风口和出风口至少一端设置有格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合气力输送的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中部等比内缩构成了加速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合气力输送的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加速部周面为内凹的V字形围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丰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