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STM32测量锂电池剩余电量(SOC)的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6137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STM32测量锂电池剩余电量(State of Charge)的电路,主要包括:测量电路、STM32芯片、FLASH芯片、LCD液晶屏以及供电电路。测量电路一端连接锂电池充、放电回路,一端连接STM32芯片引脚。STM32芯片用于测量锂电池剩余电量(SOC)程序的运行。FLASH芯片连接STM32芯片的输出端,用于系统掉电时保存当前锂电池电量值。LCD液晶屏接STM32芯片输出端,用于显示当前锂电池剩余电量(SOC)。供电电路给STM32芯片、FLASH芯片、LCD液晶屏供电。先使用STM32的ADC测量分别串联在锂电池充电、放电回路的两个定值电阻电压值,然后间接得到两个回路的电流并对电流进行滤波,最后两路电流对时间进行积分并作差得到锂电池剩余电量(SO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STM32测量锂电池剩余电量(SOC)的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STM32测量锂电池剩余电量(SOC)的电路。
技术介绍
锂电池从出现到今天一直充当着能量存储的重要角色,当今社会几乎各行各业都有锂电池的应用,锂电池剩余电量(SOC)测量系统承担着锂电池剩余电量(SOC)数据测量、显示、传递等功能,锂电池(SOC)测量系统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锂电池寿命。当今结构简单的测量电路无法准确的得到锂电池(SOC)的数值,较为精准的锂电池(SOC)测量电路的电路结构又过于复杂。于是,设计一种电路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基于STM32测量锂电池剩余电量(SOC)的电路,解决传统测量电路结构复杂和精度不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STM32测量锂电池剩余电量(SOC)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电路,用于连接锂电池充、放电回路和连接STM32芯片引脚,测量电路上串联两个0.5欧电阻,作为电压采样电阻;STM32芯片输入端连接测量电路上串联的电阻,通过AD转换得到采样电压,从而计算出锂电池充、放电回路的电流,对电流进对时间的积分得到锂电池剩余电量(SOC),输出端连接FLASH芯片、LCD液晶屏;FLASH芯片输入、输出端均与STM32芯片引脚连接,用于在系统掉电时保存当前锂电池剩余电量(SOC)数值,系统上电时,STM32读取上次系统掉电时锂电池的剩余电量(SOC)数值;LCD液晶屏输入端接STM32芯片引脚,用于显示当前锂电池剩余电量(SOC)数值;供电电路给STM32芯片、FLASH芯片、LCD液晶屏供电。进一步的,所述测量电路有两个输入端,两个输入端分别串联一个0.5欧电阻,连接到锂电池的充、放电回路,电阻作为电压采样电阻。进一步的,所述STM32芯片芯片为STM32F407ZET6。进一步的,所述FLASH芯片型号为W25Q128。进一步的,所述LCD液晶屏类型为TFTLCD。进一步的,所述STM32芯片的Vref+引脚必须接一个基准电压,采样电压值不大于基准电压。进一步的,所述供电电路必须可以提供3.3V与5V的稳定电压。更进一步的,为了维持电路的稳定运行,还需要至少一个电容,一个晶振。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STM32芯片作为电路主控芯片,内部集成12位的模数转换器,电压采样频率高,并且可以编写滤波函数,相比于传统方法能够达到更高的测量精度。本专利技术的测量电路只需要在锂电池充、放电回路上串联上两个0.5欧的小电阻,相比于采用电流传感器测电流的方法,结构更简单,成本大大减少。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改变测量电路上串联的电阻值的方法,理论上可以测量任何额定电压的锂电池剩余电量(SOC)。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电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案下面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STM32测量锂电池剩余电量(SOC)的电路主要包括:测量电路,包括连接锂电池充、放电回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STM32芯片引脚的输出端,测量电路上串联两个0.5欧电阻,作为电压采样电阻;STM32芯片输入端连接测量电路上串联的电阻,通过AD转换得到采样电压,从而计算出锂电池充、放电回路的电流,对电流进对时间的积分得到锂电池剩余电量(SOC),输出端连接FLASH芯片、LCD液晶屏;FLASH芯片输入、输出端军与STM32芯片引脚连接,用于在系统掉电时,保存当前锂电池剩余电量(SOC)数值,系统上电时,STM32读取上次系统掉电时锂电池的剩余电量(SOC)数值;LCD液晶屏输入端接STM32芯片引脚,用于显示当前锂电池剩余电量(SOC)数值;供电电路给STM32芯片、FLASH芯片、LCD液晶屏供电。如图2所示,U1为电压转换芯片,型号为ASM1117-3.3,电容C11维持适配器输入电压VCC5的稳定,ASM1117-3.3的第3引脚接VCC5,第1引脚接地,第2、4引脚并联在一起输出3.3V电压,电容C12一端接3.3V,一端接地,维持输出3.3V电压的稳定。如图2所示,测量电路在锂电池充、放电回路上分别串联0.5欧直插电阻R1,R2,作为电压采样电阻,电压由STM32芯片引脚PA5、PA4采样。如图2所示,U2为FLASH芯片,型号为W25Q128,芯片引脚8、7、3连接3.3V电压,引脚6与STM32引脚133连接,引脚5与STM32引脚135连接,引脚4接地,引脚2与STM32引脚134连接,引脚1与STM32引脚75连接,用于在系统掉电时,保存当前锂电池剩余电量(SOC)数值,系统上电时,STM32读取上次系统掉电时锂电池的剩余电量(SOC)数值。如图2所示,LCD液晶显示屏采用TFTLCD类型,引脚1与STM32引脚127连接,引脚2与STM32引脚50连接,引脚3与STM32引脚119连接,引脚4与STM32引脚119连接,引脚5与STM32引脚25连接,STM32引脚25接复位电路,TFTLCD与STM32一同复位,引脚6与STM32引脚85连接,引脚7与STM32引脚86连接,引脚8与STM32引脚114连接,引脚9与STM32引脚115连接,引脚10与STM32引脚58连接,引脚11与STM32引脚59连接,引脚12与STM32引脚60连接,引脚13与STM32引脚63连接,引脚14与STM32引脚64连接,引脚15与STM32引脚65连接,引脚16与STM32引脚66连接,引脚17与STM32引脚17连接,引脚18与STM32引脚68连接,引脚19与STM32引脚77连接,引脚20悬空,引脚21与STM32引脚79连接,引脚22接地,引脚23与STM32引脚76连接,引脚24接3.3V电压,引脚25接3.3V电压,引脚26接地,引脚27接地,引脚28接5V电压,引脚29、30、31、33、34悬空。用于显示当前锂电池剩余电量(SOC)数值。如图2所示,U1为STM32芯片,型号为STM32F407ZET6,STM32芯片引脚16、38、51、61、83、94、107、120、130、138接地。引脚30、17、52、39、62、72、84、95、108、121、131、144接3.3V电压。引脚23、24分别接晶振Y1的1、2端,晶振为8MHz的晶振,引脚25为复位引脚接复位电路,引脚32接3.3V基准电压,用于AD电压采样。STM32芯片是整个电路的控制中心,锂电池剩余电量(SOC)的计算、电量数据的显示控制、存储都由它实现。本实例在于提供一种基于STM32测量锂电池剩余电量(SOC)的电路,解决传统测量电路结构复杂和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STM32测量锂电池剩余电量(SOC)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电路,一端连接锂电池充、放电回路,输出端连接STM32芯片引脚,测量电路上串联两个0.5欧电阻,作为电压采样电阻;STM32芯片输入端连接测量电路上串联的电阻,通过AD转换得到采样电压,从而计算出锂电池充、放电回路的电流,对电流进对时间的积分得到锂电池剩余电量(SOC),输出端连接FLASH芯片、LCD液晶屏;FLASH芯片输入、输出端均与STM32芯片引脚连接,用于在系统掉电时,保存当前锂电池剩余电量(SOC)数值,系统上电时,STM32读取上次系统掉电时锂电池的剩余电量(SOC)数值;LCD液晶屏输入端接STM32芯片引脚,用于显示当前锂电池剩余电量(SOC)数值;供电电路给STM32芯片、FLASH芯片、LCD液晶屏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STM32测量锂电池剩余电量(SOC)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电路,一端连接锂电池充、放电回路,输出端连接STM32芯片引脚,测量电路上串联两个0.5欧电阻,作为电压采样电阻;STM32芯片输入端连接测量电路上串联的电阻,通过AD转换得到采样电压,从而计算出锂电池充、放电回路的电流,对电流进对时间的积分得到锂电池剩余电量(SOC),输出端连接FLASH芯片、LCD液晶屏;FLASH芯片输入、输出端均与STM32芯片引脚连接,用于在系统掉电时,保存当前锂电池剩余电量(SOC)数值,系统上电时,STM32读取上次系统掉电时锂电池的剩余电量(SOC)数值;LCD液晶屏输入端接STM32芯片引脚,用于显示当前锂电池剩余电量(SOC)数值;供电电路给STM32芯片、FLASH芯片、LCD液晶屏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TM32测量锂电池剩余电量(SOC)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测量电路有两个输入端,两个输入端分别串联一个0.5欧电阻,连接到锂电池的充、放电回路,电阻作为电压采样电阻。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晓平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