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减速装置及垃圾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6601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齿轮减速装置及垃圾桶,包括齿轮传动组,齿轮减速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机和与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以及第二电机和与第二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的第二齿轮;齿轮传动组包括中间传动齿轮组和换向齿轮,第一齿轮直接与中间传动齿轮组的输入齿轮啮合连接,第二齿轮通过换向齿轮与中间传动齿轮组的输入齿轮啮合连接。本申请中的齿轮减速装置有两个电机,两个电机分别驱动齿轮传动组啮合转动,在两个电机分别进行正向或反向的同向转动的状态下,驱动齿轮减速装置的输出齿轮分别实现正向或反向的不同向转动,提高了控制可靠性和精确度,避免使用其的垃圾桶出现电机故障导致盖体无法正常开闭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轮减速装置及垃圾桶
本技术涉及垃圾回收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齿轮减速装置及垃圾桶。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迅速发展,家居用品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为了避免人们用手开闭垃圾桶盖,提供给用户更舒适的使用体验,具有自动开关盖的垃圾桶应运而生。现有技术中的垃圾桶仅使用一个电机驱动与垃圾桶的桶盖连接的减速装置,通过控制电机正、反转驱动减速装置的输出轴正、反转,进而实现桶盖的开闭。但在电机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指令错乱等问题,造成垃圾桶的桶盖无法正常打开和关闭,用户不得已还要用手开闭桶盖,造成垃圾桶与普通垃圾桶无异,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齿轮减速装置及安装有该齿轮减速装置的垃圾桶,以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使用一个电机驱动齿轮组啮合实现输出端正、反转时,容易出现指令错乱,造成垃圾桶无法正常开合盖,用户体验差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齿轮减速装置,包括齿轮传动组,所述齿轮减速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机和与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以及第二电机和与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齿轮传动组包括中间传动齿轮组和换向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直接与所述中间传动齿轮组的输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通过所述换向齿轮与所述中间传动齿轮组的输入齿轮啮合连接。可选地,所述齿轮减速装置包括腹板和安装壳体,所述腹板和所述安装壳体扣合安装形成容置腔,所述中间传动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换向齿轮均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腹板或所述安装壳体上。可选地,所述安装壳体包括第一安装壳体和第二安装壳体,所述腹板包括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所述第一腹板和所述第一安装壳体扣合安装形成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二腹板和所述第二安装壳体扣合安装形成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共同构成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换向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中,所述中间传动齿轮组和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中。可选地,所述齿轮减速装置还包括安装结构,所述换向齿轮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的内壁。可选地,所述腹板的边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安装壳体进行固定的固定部。可选地,所述安装壳体上设有凸耳,所述凸耳上设有连接孔。可选地,所述齿轮传动组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固定端与所述中间传动齿轮组的输出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的输出端穿过所述腹板伸出至所述容置腔外。可选地,所述中间传动齿轮组包括至少两级双联齿轮。可选地,所述齿轮传动组还包括至少两根并排设置的中间传动轴,两级所述双联齿轮分别套设于两根所述中间传动轴的外部。为达上述目的,另一方面,本申请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垃圾桶,包括本体和盖体,所述垃圾桶设置有如上所述的齿轮减速装置,所述齿轮减速装置连接所述本体和所述盖体,用以驱动所述盖体翻转。可选地,所述本体或所述盖体上有用以安装所述齿轮减速装置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内设有连接支座以及限位部。本申请中的齿轮减速装置具有两个电机,两个电机分别驱动齿轮传动组啮合转动,以在两个电机分别进行正向或反向的同向转动的状态下,驱动齿轮减速装置的输出齿轮分别实现正向或反向的不同向转动,提高了控制可靠性和精确度。本申请中的垃圾桶设置有上述齿轮减速装置,使得垃圾桶的盖体的开闭更加准确、顺畅,避免由于电机故障导致盖体无法正常开闭,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齿轮减速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齿轮减速装置的爆炸图之一;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齿轮减速装置的爆炸图之二;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齿轮减速装置的侧视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垃圾桶的齿轮减速装置的安装结构图之一;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垃圾桶的齿轮减速装置的安装结构图之二;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垃圾桶的齿轮减速装置的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动力源;11、第一电机;12、第二电机;2、齿轮传动组;21、换向齿轮;22、中间传动齿轮组;221、输入齿轮;222、输出齿轮;223、双联齿轮;2231、第一级双联齿轮;2231A、第一大齿轮;2231B、第一小齿轮;2232、第二级双联齿轮;2232A、第二大齿轮;2232B、第二小齿轮;2233、第三级双联齿轮;2233A、第三大齿轮;2233B、第三小齿轮;2234、第四级双联齿轮;2234A、第四大齿轮;2234B、第四小齿轮;23、中间传动轴;231、第一中间传动轴;232、第二中间传动轴;24、输出轴;241、固定端;242、输出端;3、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腹板;51、固定部;511、凸出区域;512、安装壳固定孔;52、第一腹板;521、第一输出轴孔;522、腹板传动轴安装孔;53、第二腹板;6、安装壳体;61、腹板安装部;611、安装柱;62、第一安装壳体;621、第一底壁;6211、安装壳体传动轴安装孔;622、第二底壁;6221、第二输出轴孔;63、第二安装壳体;64、凸耳;641、第一凸耳;642、第二凸耳;643、第三凸耳;65、连接孔;651、第一连接孔;652、第二连接孔;653、第三连接孔;7、螺纹紧固件;8、紧固件;81、第一紧固件;82、第二紧固件;83、第三紧固件;9、安装结构;10、盖体;101、安装部;1011、槽侧壁;1012、槽底壁;1012A、第一槽底壁;1012B、第二槽底壁;1013、限位部;1014、连接支座;1014a、第一连接支座;1014b、第二连接支座;1014c、第三连接支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说明:本申请描述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外等方位以容置腔为准,容置腔的内部即为方向内,容置腔的外部即为方向外。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齿轮减速装置,通过设置两个电机分别驱动齿轮传动组啮合传动,以在两个电机分别进行正向或反向的同向转动的状态下,驱动齿轮减速装置的输出齿轮分别实现正向或反向的不同向转动,提高了控制可靠性和精确度,解决了仅通过一个电机正反转驱动齿轮传动组啮合传动,因电机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指令错乱,造成控制可靠性低的问题。一种齿轮减速装置,如图1至4所示,包括第一电机11、与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3、第二电机12、与第二电机12的电机轴固定连接的第二齿轮4和齿轮传动组2。第一电机11和第二电机12共同构成齿轮减速装置的动力源1。第一电机11和第二电机12分别带动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齿轮减速装置,包括齿轮传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减速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机和与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以及第二电机和与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的第二齿轮;/n所述齿轮传动组包括中间传动齿轮组和换向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直接与所述中间传动齿轮组的输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通过所述换向齿轮与所述中间传动齿轮组的输入齿轮啮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减速装置,包括齿轮传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减速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机和与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以及第二电机和与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的第二齿轮;
所述齿轮传动组包括中间传动齿轮组和换向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直接与所述中间传动齿轮组的输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通过所述换向齿轮与所述中间传动齿轮组的输入齿轮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减速装置包括腹板和安装壳体,所述腹板和所述安装壳体扣合安装形成容置腔,所述中间传动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换向齿轮均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
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腹板或所述安装壳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包括第一安装壳体和第二安装壳体,所述腹板包括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所述第一腹板和所述第一安装壳体扣合安装形成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二腹板和所述第二安装壳体扣合安装形成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共同构成所述容置腔;
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换向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中,所述中间传动齿轮组和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减速装置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征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智洁宏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