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操作的新型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601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申请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的新型垃圾桶,包括桶体,桶体内设置容纳腔,在容纳腔内设置提升组件,提升组件包括托板、脚踏板、驱动杆、连接杆和弹簧,驱动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端部连接脚踏板,第一连杆的端部与连接杆铰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托板固定相连,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桶体的底部,其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杆,脚踏板向下运动并带动第二连杆所转动,以使驱动杆绕铰接座所转动并带动托板向上移动,用户可通过踩踏脚踏板以使托板在桶内上升移动,继而可从桶体的底部将垃圾袋提升拖起,所设置的弹簧可保证用户的脚撤离脚踏板时第二连杆复位,以恢复托板原始位置。

A new type of garbage can easy to ope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操作的新型垃圾桶
本技术申请涉及垃圾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操作的新型垃圾桶。
技术介绍
垃圾桶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城市基础建设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实现对生活垃圾的集中收纳,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审美水平的普遍提高,垃圾桶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翻新和增加,人们更加注重它的美观和实用性,例如:当垃圾桶内的垃圾袋盛满垃圾时,若用户直接将垃圾袋从桶体的底部拖拽,垃圾袋内垃圾较多且重,会压破垃圾袋,进而无法实现垃圾袋的取出,再者,从底部直接拖拽垃圾袋也会给用户的操作带来不便,需耗费较大力气。因此,针对上述不足,如何提供一种可方便操作且便于更换垃圾桶内垃圾袋的垃圾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申请内容有鉴于此,本技术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可方便更换垃圾桶内垃圾袋的垃圾桶,简化工作人员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申请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的新型垃圾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垃圾的容纳腔,所述桶体的端部通过转轴与所述门盖铰接相连,所述门盖沿所述桶体的端部所转动以实现对所述容纳腔的打开或关闭,在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提升组件,所述提升组件包括托板、脚踏板、驱动杆、连接杆和弹簧,所述驱动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呈钝角所固定相连,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连接处与设置在所述桶体底部的铰接座所铰接相连,所述第二连杆的端部连接所述脚踏板,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与所述连接杆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托板固定相连,所述桶体的底部设置通槽,所述第二连杆穿设于所述通槽内,所述脚踏板向下运动并带动所述第二连杆所转动,以使所述驱动杆绕所述铰接座所转动并带动所述托板向上移动,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桶体的底部,其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一体成型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桶体的底部固定设置筋板,所述筋板内穿设滚轴,所述滚轴的两端铰接滚轮。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申请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的新型垃圾桶,包括桶体,桶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垃圾的容纳腔,桶体的端部通过转轴与门盖铰接相连,门盖沿桶体的端部所转动以实现对容纳腔的打开或关闭,在容纳腔内设置提升组件,提升组件包括托板、脚踏板、驱动杆、连接杆和弹簧,驱动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呈钝角所固定相连,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连接处与设置在桶体底部的铰接座所铰接相连,第二连杆的端部连接脚踏板,第一连杆的端部与连接杆铰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托板固定相连,桶体的底部设置通槽,第二连杆穿设于通槽内,脚踏板向下运动并带动第二连杆所转动,以使驱动杆绕铰接座所转动并带动托板向上移动,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桶体的底部,其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杆,用户可通过踩踏脚踏板以使托板在桶内上升移动,继而可从桶体的底部将垃圾袋提升拖起,方便用户将垃圾袋从桶内较高位置而取出,简化用户操作,所设置的弹簧可保证用户的脚撤离脚踏板时第二连杆复位,以恢复托板原始位置,且所设置的弹簧可提升踩踏阻尼,提高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申请实施例中便于操作的新型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申请实施例中便于操作的新型垃圾桶的内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申请实施例中便于操作的新型垃圾桶的另一内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申请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见图1-3所示,本技术申请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的新型垃圾桶,包括桶体10,桶体10内设置有用于容纳垃圾的容纳腔11,桶体10的端部通过转轴21与门盖20铰接相连,门盖20沿桶体10的端部所转动以实现对容纳腔11的打开或关闭,桶体10的底部固定设置筋板41,筋板41内穿设滚轴42,滚轴42的两端铰接滚轮43,方便垃圾桶的移动。在容纳腔11内设置提升组件,提升组件包括托板31、脚踏板32、驱动杆33、连接杆34和弹簧35,驱动杆33包括第一连杆331和第二连杆332,第一连杆331和第二连杆332之间呈钝角所固定相连,第一连杆331和第二连杆332的连接处与设置在桶体10底部的铰接座12所铰接相连,第二连杆332的端部连接脚踏板32,第一连杆331的端部与连接杆34铰接,连接杆34的另一端与托板31固定相连,桶体10的底部设置通槽,第二连杆332穿设于通槽内,脚踏板32向下运动并带动第二连杆332所转动,以使驱动杆33绕铰接座12所转动并带动托板31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托板31向上提升起垃圾袋,以方便用户从较高位置收起垃圾袋,方便操作且节省体力。具体地,弹簧3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桶体10的底部,其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杆332,当用户踏下脚踏板32时,第二连杆332向下移动以压缩弹簧35,当用户的脚离开脚踏板32时,第二连杆332在弹簧35的复位下所向上运动,进而使得托板31复位,方便用户再次踩踏以提升内部托板31,方便用户操作。综上所述,本技术申请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的新型垃圾桶,包括桶体,桶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垃圾的容纳腔,桶体的端部通过转轴与门盖铰接相连,门盖沿桶体的端部所转动以实现对容纳腔的打开或关闭,在容纳腔内设置提升组件,提升组件包括托板、脚踏板、驱动杆、连接杆和弹簧,驱动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呈钝角所固定相连,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连接处与设置在桶体底部的铰接座所铰接相连,第二连杆的端部连接脚踏板,第一连杆的端部与连接杆铰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托板固定相连,桶体的底部设置通槽,第二连杆穿设于通槽内,脚踏板向下运动并带动第二连杆所转动,以使驱动杆绕铰接座所转动并带动托板向上移动,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桶体的底部,其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杆,用户可通过踩踏脚踏板以使托板在桶内上升移动,继而可从桶体的底部将垃圾袋提升拖起,方便用户将垃圾袋从桶内较高位置而取出,简化用户操作,所设置的弹簧可保证用户的脚撤离脚踏板时第二连杆复位,以恢复托板原始位置,且所设置的弹簧可提升踩踏阻尼,提高用户体验。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操作的新型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垃圾的容纳腔,所述桶体的端部通过转轴与所述门盖铰接相连,所述门盖沿所述桶体的端部所转动以实现对所述容纳腔的打开或关闭,在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提升组件,所述提升组件包括托板、脚踏板、驱动杆、连接杆和弹簧,所述驱动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呈钝角所固定相连,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连接处与设置在所述桶体底部的铰接座所铰接相连,所述第二连杆的端部连接所述脚踏板,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与所述连接杆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托板固定相连,所述桶体的底部设置通槽,所述第二连杆穿设于所述通槽内,所述脚踏板向下运动并带动所述第二连杆所转动,以使所述驱动杆绕所述铰接座所转动并带动所述托板向上移动,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桶体的底部,其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操作的新型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垃圾的容纳腔,所述桶体的端部通过转轴与所述门盖铰接相连,所述门盖沿所述桶体的端部所转动以实现对所述容纳腔的打开或关闭,在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提升组件,所述提升组件包括托板、脚踏板、驱动杆、连接杆和弹簧,所述驱动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呈钝角所固定相连,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连接处与设置在所述桶体底部的铰接座所铰接相连,所述第二连杆的端部连接所述脚踏板,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与所述连接杆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同官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鼎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