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异味抑制效果的不锈钢分类垃圾桶,包括外框架、抑味机构和滤液机构,所述外框架的内部中间固定有中央立柱,且中央立柱的两侧安装有桶体,所述桶体的前方外侧固定有透明防护框,所述外框架的上方安装有顶板,且顶板的上方设置有种植腔,所述抑味机构固定于顶板的下侧内壁,所述中央立柱的上方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池仓,且中央立柱的上方两侧安装有烟雾传感器。该具有异味抑制效果的不锈钢分类垃圾设置有抑味机构,其中固定框的内部呈中空状结构便于在其内部设置有吸附剂,通过固定框的底部镂空状设置使得其内部的吸附剂可以对下方桶体中的异味进行均匀的吸附除味,从而起到异味抑制的效果。
A sort of stainless steel garbage can with odor inhibi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异味抑制效果的不锈钢分类垃圾桶
本技术涉及垃圾桶
,具体为一种具有异味抑制效果的不锈钢分类垃圾桶。
技术介绍
垃圾桶,又名废物箱或垃圾箱,指的是装放垃圾的容器。多数垃圾桶都有盖以防垃圾的异味四散,有些垃圾桶可以以脚踏开启。垃圾可简单分类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不可回收物指除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垃圾。常见的有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和用过的茶叶等,因此需要用到分类垃圾桶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现有的分类垃圾桶一般不具备异味抑制效果,在使用过程中垃圾桶容易发散出异味影响人们的使用,使得人们产生抵触心理不便于垃圾的分类投放,并且垃圾桶没有相应的固液分类结构,废液积存在垃圾桶中可能产生细菌并且出现更加严重的异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异味抑制效果的不锈钢分类垃圾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异味抑制效果的不锈钢分类垃圾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分类垃圾桶一般不具备异味抑制效果,在使用过程中垃圾桶容易发散出异味影响人们的使用,使得人们产生抵触心理不便于垃圾的分类投放,并且垃圾桶没有相应的固液分类结构,废液积存在垃圾桶中可能产生细菌并且出现更加严重的异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异味抑制效果的不锈钢分类垃圾桶,包括外框架、抑味机构和滤液机构,所述外框架的内部中间固定有中央立柱,且中央立柱的两侧安装有桶体,所述桶体的前方外侧固定有透明防护框,所述外框架的上方安装有顶板,且顶板的上方设置有种植腔,所述抑味机构固定于顶板的下侧内壁,所述中央立柱的上方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池仓,且中央立柱的上方两侧安装有烟雾传感器,所述桶体的内壁固定有竹炭吸附层,且桶体的内部下方安装有下料板,所述下料板的下方设置有下料口,且下料口的内部固定有过滤网,所述滤液机构安装于下料口的下方。优选的,所述桶体设置有两组,且桶体之间关于外框架的竖直中心线相对称,并且桶体内部的下料板呈漏斗状结构。优选的,所述抑味机构包括有固定框、吸附剂和镂空网,所述固定框通过螺栓固定于顶板的下侧内壁,且固定框的内部设置有吸附剂,所述固定框的底部下侧固定有镂空网。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底部下侧通过镂空网构成镂空结构,且固定框的内部呈中空状结构,并且固定框和吸附剂的对称中心与桶体的对称中心重合。优选的,所述滤液机构包括有废液箱、透明斜板、活性炭滤层、滤棉层、排水管、第二电池仓和紫外线杀菌灯,所述废液箱的内部中间固定有透明斜板,所述废液箱的内部上方设置有活性炭滤层,且活性炭滤层的下方设置有滤棉层,所述排水管固定于废液箱的底部外侧,所述废液箱内部靠近中央立柱的一侧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且中央立柱的下方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池仓。优选的,所述桶体通过下料口与废液箱的内部相连通,且废液箱内部的呈倾斜状设置有透明斜板,并且透明斜板与废液箱之间为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异味抑制效果的不锈钢分类垃圾桶设置有抑味机构,其中固定框的内部呈中空状结构便于在其内部设置有吸附剂,通过固定框的底部镂空状设置使得其内部的吸附剂可以对下方桶体中的异味进行均匀的吸附除味,从而起到异味抑制的效果;垃圾桶上方的种植腔内部能够填土种植部分植株,可用于美化环境,另外还可以减少垃圾桶的异味,两个桶体便于垃圾分类,桶体内壁的竹炭吸附层可以起到异味吸附抑制的作用,透明防护框的设置可以防止桶体外壁防止分类标示的磨损;桶体内部的下料板可以使得垃圾废液能够顺着下料板流入到下料口中,以便于对垃圾废液进行收集处理,废液箱内部倾斜状的透明斜板使得其中的废液能够向下流动,并且活性炭滤层和滤棉层的设置能够对垃圾废液进行吸附除味过滤,通过排水管便于将废液排出到下水道中,防止废液积存发酵产生异味;烟雾传感器便于对燃烧产生的烟雾进行检测,避免人们将未熄灭的烟蒂投入到垃圾桶中造成的垃圾燃烧事故,避免出现安全隐患,通过第二电池仓内部的蓄电池可以为紫外线杀菌灯供电,使得紫外线杀菌灯能够透过透明斜板对废液箱中的废液进行杀菌消毒。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框架;2、中央立柱;3、桶体;4、透明防护框;5、顶板;6、种植腔;7、抑味机构;701、固定框;702、吸附剂;703、镂空网;8、第一电池仓;9、烟雾传感器;10、竹炭吸附层;11、下料板;12、下料口;13、过滤网;14、滤液机构;1401、废液箱;1402、透明斜板;1403、活性炭滤层;1404、滤棉层;1405、排水管;1406、第二电池仓;1407、紫外线杀菌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异味抑制效果的不锈钢分类垃圾桶,包括外框架1、中央立柱2、桶体3、透明防护框4、顶板5、种植腔6、抑味机构7、固定框701、吸附剂702、镂空网703、第一电池仓8、烟雾传感器9、竹炭吸附层10、下料板11、下料口12、过滤网13、滤液机构14、废液箱1401、透明斜板1402、活性炭滤层1403、滤棉层1404、排水管1405、第二电池仓1406和紫外线杀菌灯1407,外框架1的内部中间固定有中央立柱2,且中央立柱2的两侧安装有桶体3桶体3设置有两组,且桶体3之间关于外框架1的竖直中心线相对称,并且桶体3内部的下料板11呈漏斗状结构,两个桶体3便于垃圾分类,呈漏斗状结构的下料板11使得桶体3内部的废液能够顺着下料板11流入到下料口12中,桶体3的前方外侧固定有透明防护框4,外框架1的上方安装有顶板5,且顶板5的上方设置有种植腔6;抑味机构7固定于顶板5的下侧内壁,抑味机构7包括有固定框701、吸附剂702和镂空网703,固定框701通过螺栓固定于顶板5的下侧内壁,且固定框701的内部设置有吸附剂702,固定框701的底部下侧固定有镂空网703,固定框701的底部下侧通过镂空网703构成镂空结构,且固定框701的内部呈中空状结构,并且固定框701和吸附剂702的对称中心与桶体3的对称中心重合,固定框701的内部呈中空状结构便于在其内部设置有吸附剂702,通过固定框701的底部镂空状设置使得其内部的吸附剂702可以对下方桶体3中的异味进行均匀的吸附除味,中央立柱2的上方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池仓8,且中央立柱2的上方两侧安装有烟雾传感器9,桶体3的内壁固定有竹炭吸附层10,且桶体3的内部下方安装有下料板11,下料板11的下方设置有下料口12,且下料口12的内部固定有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异味抑制效果的不锈钢分类垃圾桶,包括外框架(1)、抑味机构(7)和滤液机构(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1)的内部中间固定有中央立柱(2),且中央立柱(2)的两侧安装有桶体(3),所述桶体(3)的前方外侧固定有透明防护框(4),所述外框架(1)的上方安装有顶板(5),且顶板(5)的上方设置有种植腔(6),所述抑味机构(7)固定于顶板(5)的下侧内壁,所述中央立柱(2)的上方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池仓(8),且中央立柱(2)的上方两侧安装有烟雾传感器(9),所述桶体(3)的内壁固定有竹炭吸附层(10),且桶体(3)的内部下方安装有下料板(11),所述下料板(11)的下方设置有下料口(12),且下料口(12)的内部固定有过滤网(13),所述滤液机构(14)安装于下料口(12)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异味抑制效果的不锈钢分类垃圾桶,包括外框架(1)、抑味机构(7)和滤液机构(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1)的内部中间固定有中央立柱(2),且中央立柱(2)的两侧安装有桶体(3),所述桶体(3)的前方外侧固定有透明防护框(4),所述外框架(1)的上方安装有顶板(5),且顶板(5)的上方设置有种植腔(6),所述抑味机构(7)固定于顶板(5)的下侧内壁,所述中央立柱(2)的上方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池仓(8),且中央立柱(2)的上方两侧安装有烟雾传感器(9),所述桶体(3)的内壁固定有竹炭吸附层(10),且桶体(3)的内部下方安装有下料板(11),所述下料板(11)的下方设置有下料口(12),且下料口(12)的内部固定有过滤网(13),所述滤液机构(14)安装于下料口(12)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异味抑制效果的不锈钢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3)设置有两组,且桶体(3)之间关于外框架(1)的竖直中心线相对称,并且桶体(3)内部的下料板(11)呈漏斗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异味抑制效果的不锈钢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味机构(7)包括有固定框(701)、吸附剂(702)和镂空网(703),所述固定框(701)通过螺栓固定于顶板(5)的下侧内壁,且固定框(701)的内部设置有吸附剂(702),所述固定框(701)的底部下侧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众鑫聚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