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时沈祥专利>正文

吊顶内置式通风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449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吊顶内置式通风器结构,它包括有组成吊顶的龙骨和吊顶面板,在两根相邻的龙骨之间的上方至少固定安置有一风机,该风机的下方至少有一块相接在龙骨上的、带有通风孔洞的吊顶面板;所述的吊顶面板的上面有通过对应框边固定安置在龙骨上面的、带风机框座的风机,也可以在吊顶面板的上面有固定吊装于屋顶面的、带风机框座的风机或直接由风叶组成的风机,或通过固定于两相邻龙骨上的安装支架而固定的、带风机框座的风机或直接由风叶组成的风机;从而使其具有保持室内吊顶的整体一致性,使居室环境整体美观,通风器的安装结构牢度好,具有较好的通风换热效果,能降低安装、使用的成本,增加了安装的灵活性等特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专门安装在室内吊顶上用于室内通风或吹风的装置,属于居室内的顶置式通风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通风器主要包括有两类,一类是专用于室内空气流通的,另一类就是吹风用的凉风扇。通常用于室内流通或进行换气的通风器,其结构组成大多为轴流式风机,且往往被安装在墙壁上,用通风管接通室外,达到室内外通风换气的目的;而风扇主要由转叶和电机组成,可以制成框架式进行摆放或挂于墙上,也可以制成吊扇式固定于室内屋顶,它是用于室内空气流动,以达到人体的热量散发之目的。然而上述两种通风器在使用时,都必须占据一定的空间位置,使用不方便,结构复杂。尤其是在装有吊顶的室内,如浴室内,其本身的空间就较小,要想装上一个吊扇等通风机,显然是不现实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利用现有块状的吊顶面板,将通风机置于吊顶内的吊顶内置式通风器结构,它包括有组成吊顶的龙骨和吊顶面板,其特征在于在两根相邻的龙骨之间的上方至少固定安置有一风机,该风机的下方至少有一块相接在龙骨上的、带有通风孔洞的吊顶面板。所述的吊顶面板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块状,其板面的两边设置有向上的、与龙骨下面嵌槽配合的嵌条并与龙骨嵌接在一起。所述的吊顶面板的上面有通过对应框边固定安置在龙骨上面的、带风机框座的风机。所述的吊顶面板的上面有固定吊装于屋顶面的、带风机框座的风机或直接由风叶组成的风机。所述的吊顶面板的上面有通过固定于两相邻龙骨上的安装支架而固定的、带风机框座的风机或直接由风叶组成的风机。所述的吊顶面板上的通风孔洞为至少一组由多个均匀围合成圈状或发散状通孔构成。所述的吊顶面板上的通风孔洞还包括有均布的条形状槽孔与至少一组由多个均匀围合成圈状或发散状通孔组合而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保持室内吊顶的整体一致性,使居室环境整体美观,通风机的安装结构牢度好,具有较好的通风换热效果,能降低安装、使用的成本,增加了安装的灵活性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介绍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有构成吊顶的龙骨1和相接在龙骨上的吊顶面板2。吊顶面板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块状面板或现有各种已在使用的面板形状,其对称的一组对应边上设置有向上的嵌条3,对应地在所述的龙骨1的下面设置有条状嵌槽4,块状吊顶面板2的板面利用两边嵌条3分别嵌插入龙骨下面的长条状嵌槽4中,实现相互嵌接连接。所述的块状吊顶面板2也可通过直接放置在两龙骨之间的相对直角槽内进行搁置固定。所述的块状吊顶面板2中间开设有至少一组由多个均匀围合成圈状或发散状通孔构成的通风孔洞5。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其吊顶面板上的通风孔洞还可以包括有均布的条形状槽孔与至少一组由多个均匀围合成圈状或发散状通孔组合而成。本技术在所述的相邻的龙骨之间的上面固定安装有风机6,其固定安装方式,可以是将风机6直接固定于屋顶面上,如图2所示,其风机的结构主要是指一种转叶式风机或是一种吊扇;也可以通过固定于两相邻龙骨上的安装支架而固定,它既可以是带有风机框体的轴流式风机,也可以是带有风机框体的转叶式风机;图1所示为另一种固定方式,它适用于框体的轴流式或转叶式风机,它通过通风机6的对应框边7用螺钉等紧固件固定安装于龙骨1的上面。本技术由于是将通风器内置于吊顶内而不外露,既有效地提高了室内的使用空间,又提高了室内的整体美观度,可以很好地合理布置室内空间,美化室内空间,增加室内美感。权利要求1.一种吊顶内置式通风器结构,它包括有组成吊顶的龙骨和吊顶面板,其特征在于在两根相邻的龙骨(1)之间的上方至少固定安置有一风机(6),该风机(6)的下方至少有一块相接在龙骨上的、带有通风孔洞的吊顶面板(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内置式通风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顶面板(2)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块状,其板面的两边设置有向上的、与龙骨下面嵌槽(4)配合的嵌条(3)并与龙骨嵌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吊顶内置式通风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顶面板(2)的上面有通过对应框边(7)固定安置在龙骨(1)上面的、带风机框座的风机(6)。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吊顶内置式通风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顶面板(2)的上面有固定吊装于屋顶面的、带风机框座的风机或直接由风叶组成的风机(6)。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吊顶内置式通风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顶面板(2)的上面有通过固定于两相邻龙骨(1)上的安装支架而固定的、带风机框座的风机或直接由风叶组成的风机(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顶内置式通风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顶面板(2)上的通风孔洞为至少一组由多个均匀围合成圈状或发散状通孔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顶内置式通风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顶面板(2)上的通风孔洞还包括有均布的条形状槽孔与至少一组由多个均匀围合成圈状或发散状通孔组合而成。专利摘要一种吊顶内置式通风器结构,它包括有组成吊顶的龙骨和吊顶面板,在两根相邻的龙骨之间的上方至少固定安置有一风机,该风机的下方至少有一块相接在龙骨上的、带有通风孔洞的吊顶面板;所述的吊顶面板的上面有通过对应框边固定安置在龙骨上面的、带风机框座的风机,也可以在吊顶面板的上面有固定吊装于屋顶面的、带风机框座的风机或直接由风叶组成的风机,或通过固定于两相邻龙骨上的安装支架而固定的、带风机框座的风机或直接由风叶组成的风机;从而使其具有保持室内吊顶的整体一致性,使居室环境整体美观,通风器的安装结构牢度好,具有较好的通风换热效果,能降低安装、使用的成本,增加了安装的灵活性等特点。文档编号F24F7/10GK2787896SQ20052010082公开日2006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7日专利技术者时沈祥 申请人:时沈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吊顶内置式通风器结构,它包括有组成吊顶的龙骨和吊顶面板,其特征在于在两根相邻的龙骨(1)之间的上方至少固定安置有一风机(6),该风机(6)的下方至少有一块相接在龙骨上的、带有通风孔洞的吊顶面板(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沈祥
申请(专利权)人:时沈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