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集热管的双管对接结构与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6378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集热管的双管对接结构与方法,所述双管对接结构由内管的身部的环封口与罩玻璃管的管口熔接构成,内管在罩玻璃管以内的部分为吸热段,内管伸出罩玻璃管外的部分为冷凝段,在内管的环封口位置形成凸环,罩玻璃管的管口与所述凸环平滑相接,使罩玻璃管的管口外壁和冷凝段的外壁之间以120度~150度斜角相接,所述内管以及冷凝段在相接处的壁厚降低至内管以及冷凝段的直管部分壁厚的60%~90%。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全玻璃热管式真空太阳能集热管的安装便宜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有效的减少了安装的破损和安装事故的发生,从而使全玻璃热管真空太阳能集热管的因安装破损率由1.2%,有效下降到0.05%。有效提升的系统的效率。

Double pipe butt joint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solar coll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集热管的双管对接结构与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管,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渐变结构的全玻璃热管真空太阳能集热管的双管对接结构与方法。
技术介绍
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发展了30余年,形成了太阳能光热利用领域,并在太阳能热水应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全玻璃热管式太阳能集热管因为采用相变换热技术,管内无水,由此解决了普通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内有水造成的启动速度低,热效率低,容易结垢或结冰造成损坏的问题。实现了防垢、防冻、破损防漏的特性,并逐步为太阳能光热采暖市场所接受,并开始推广示范应用。目前全玻璃热管式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其主要结构如图1所示,具有内管与罩玻璃管5,内管一般采用外径为47mm玻璃管,罩玻璃管5一般采用外径为58mm的玻璃管,内管的身部通过环封口与罩玻璃管5的管口熔接,以环封口为界,内管在罩玻璃管5以内的部分为吸热段2,伸出罩玻璃管5外的部分为冷凝段1,如此形成双管对接结构。现有的全玻璃热管式真空太阳能集热管,特别容易在双管对接处形成台阶结构,从而形成应力集中现象,难以通过一般退火工艺消除、甚至降低应力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集热管的双管对接结构,所述双管对接结构由内管的身部的环封口与罩玻璃管的管口熔接构成,内管在罩玻璃管以内的部分为吸热段,内管伸出罩玻璃管外的部分为冷凝段,其特征在于:/n在内管的环封口位置形成凸环,罩玻璃管的管口与所述凸环平滑相接,使罩玻璃管的管口外壁和冷凝段的外壁之间以120度~150度斜角相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集热管的双管对接结构,所述双管对接结构由内管的身部的环封口与罩玻璃管的管口熔接构成,内管在罩玻璃管以内的部分为吸热段,内管伸出罩玻璃管外的部分为冷凝段,其特征在于:
在内管的环封口位置形成凸环,罩玻璃管的管口与所述凸环平滑相接,使罩玻璃管的管口外壁和冷凝段的外壁之间以120度~150度斜角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热管的双管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段、吸热段以及罩玻璃管在临近环封口处的壁厚降低至冷凝段、吸热段以及罩玻璃管直管部分壁厚的60%~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集热管的双管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段与吸热段的壁厚降低区域总长度不大于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热管的双管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玻璃管连接至凸环的倾斜部分的壁厚降低至直管部分壁厚的60%~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热管的双管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玻璃管和吸热段的连接处形成圆角过渡结构。


6.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成明薛道荣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道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