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式加热方法以及气相式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6375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52
一种气相式加热方法,其中,经由搬入搬出部将物体向蒸气加热炉或加热炉搬入,利用蒸气加热炉内的设置于比搬入搬出部靠上方处的冷却部对热转变液的蒸气进行冷却,并且,通过设置于比冷却部靠上方处且与搬入搬出部相比压力损失小的连络部,使气体出入,而使连续炉内的压力均衡,并且对被搬入的物体进行加热。

Gas phase heating method and gas phase he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相式加热方法以及气相式加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热转变液的蒸气的冷凝潜热来对物体进行加热的气相式加热方法以及气相式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在各种工业产品或家电的组装制造工序、或者作为这些产品的构成部件的各种电子部件、各种电池或安装有电子部件的基板等的设备制造工序中,利用各种热处理装置进行处理的物体的形状变得复杂。例如,在安装有电子部件的基板中,不仅对平面基板,还对立体基板的水平面以外的部分,在仅涂覆焊膏而配置电子部件那样的保持力较弱的状态下进行用于将焊膏熔融来进行接合的加热处理。另外,由于物体为立体,因此物体的热容量具有增加的倾向。在此,各种热处理装置是指例如干燥炉、固化炉或者在电子部件的安装工序等中用于焊接的回流焊炉等。在这些物体的加热工序中,在由于不均匀的加热能力而导致物体的各部位的温度上升存在偏差的情况下,为了得到加热工序的期望的所需时间,需要从所有部分升温至期望的温度的状态起进一步保持期望的时间。因此,为了将升温较慢的部分保持期望的时间,升温较快的部分被置于必要以上的热,特别是对于热影响较大的物体的情况,有可能对物体的品质造成影响。另外,在利用了基于热风的碰撞的热传递的加热工序的情况下,若物体的热容量较大,为了得到期望的升温速度,通过加快热风对物体的碰撞速度能够提高热传递率。然而,例如,在需要对立体基板的水平面以外的部分在仅涂覆焊膏而配置电子部件那样的保持力较弱的状态下进行加热处理的情况下,在焊料熔融后、且在基于冷却的焊料的凝固结束之前,由于使热风高速碰撞,部件从基板剥离的可能性变大。为此,作为对于热容量较大的基板也避免因热风的碰撞引起的部件的剥离等且利用较高的热传递率来高效地加热物体的方法,已知有基于利用热转变液的蒸气所具有的冷凝潜热来进行加热的蒸气加热炉的加热方法。在这样的蒸气加热炉中所使用的蒸气与空气相比比重较大,因此空气与蒸气较容易地分离为2相。但是,为了将物体搬入/搬出蒸气加热炉中,通常在蒸气加热炉设置出入口,因此蒸气容易向炉外流出,从而无法回收而白白损失宝贵的热转变液的蒸气。作为针对该情况的对策,通常已知有如下方法。(1)在比蒸气加热炉内的空气与热转变液的蒸气因比重之差而分离的分界面靠上部处设置用于搬入以及搬出物体的开口部。并且,从该开口部将物体搬入以及搬出蒸气加热炉的方法。(2)在搬入以及搬出物体的蒸气加热炉的出入口设置二重的闸门等,构成用于将蒸气加热炉与外部空间临时隔开的封闭空间。并且,在物体的搬入、搬出时将蒸气加热炉与外部空间隔开的方法。(3)在蒸气加热炉的出入口设置较长的通道,并在通道的中途安装通过冷却部等使热转变液的蒸气冷凝的冷凝器。并且,将流出至通道内的蒸气冷凝回收的方法。然而,在方法(1)的情况下,为了加热物体,需要相对于将物体搬入蒸气加热炉的水平面,使物体向下方移动至物体浸渍于热转变液的蒸气的高度为止。因此,用于搬运的机构变得复杂,并且在将物体搬入以及向蒸气相下降浸渍时会搅拌蒸气加热炉内的热转变液的蒸气,因此热转变液的蒸气中混合空气。因此,有可能使基于热转变液的蒸气的冷凝潜热的加热能力本身下降。在方法(2)的情况下,特别是在蒸气加热炉的出口侧,在为了将物体移送至出口侧的封闭空间而临时打开了封闭空间的蒸气加热炉侧的闸门时,热转变液的蒸气也与物体一同导入封闭空间。因此,在为了将移送至封闭空间的物体向外部空间搬出而临时打开了封闭空间的外部空间侧的闸门时,伴随着物体向外部空间的搬出,无法防止热转变液的蒸气的一部分向外部空间流出。在方法(3)的情况下,将热转变液的蒸气一次性冷却并液化后进行回收。从而将用于使热转变液气化成蒸气的加热所需的气化潜热直接通过冷却而夺走,因此能量大量损失。此外,根据蒸气的冷却温度,在热转变液的饱和蒸气压的作用下,热转变液的蒸气未完全气化,蒸气的一部分会流出至大气中。针对这些课题,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的方式。图13是专利文献1的以往的气相式焊接装置的说明图。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为以下的结构。图13为侧视图,且蒸气加热炉25的左半部分为纵剖面。液体30是用于通过加热而产生蒸气21的热转变液。排气口22是用于将蒸气加热炉25内的气体排出至炉外的喷嘴。出入口23是成为炉的内外的边界的出入口端。输送机24是用于将物体搬入蒸气加热炉25的输送机。通道26为搬入、搬出物体的通路,并且是后述的空气流的通路。通道27为将通道26延长而得到的通道,且是搬入物体的通路。通道28处于通道26与通道27的分界处,从通道26分支,并从通道26、27的上部向斜上方延伸。通道28是通过了通道26的空气流的通路。排出口29是排出该空气流的喷嘴。在对液体30进行加热而产生蒸气21时,蒸气21在蒸气加热炉25的内部上升至一定高度,在其与上部的空气相之间形成空气和蒸气的分界面31。另一方面,一部分蒸气通过出入口23以及通道27而向炉外流出。在此,若在通道26内造成具有超过流出蒸气的运动量的运动量的空气流,则由于该气流通过通道28并从排出口29排出。因此,流出至通道27内的蒸气21被该气流推回,从而防止向炉外流出。为了在通道26内造成流动方向均匀的气流,通道26的长度只要为通道高度的3倍以上即可。为了将通过了通道26的空气尽可能顺畅地向上部引导,通道28朝向蒸气加热炉25侧向斜上方延伸。如果在通道26与通道28的分界处产生涡流,则能够将通道27内的蒸气卷入。蒸气21由于对空气比重较大而会聚集在下部即通道27内,因此通过气流将蒸气21向上部引导。为了将蒸气封入通道27内,进一步期望的是,使通过通道26的空气的动能比从通道27的出入口23流出的蒸气的动能大。即,在将蒸气的对空气比重设为α、将流出蒸气的平均流速设为V1、将空气的流速设为V2时,期望V2>V1×√α成立。在通道27中,若使蒸气加热炉25的上部的压力比通道28内的压力小以使得在通道27的出入口23处空气侧与蒸气侧成为均压,则蒸气的吹出压力变小。这样一来,在通道27内产生空气-蒸气的倾斜的分界面,蒸气的流出量大幅减少。需要说明的是,若使通道26以及通道27均以朝向蒸气加热炉25下降的方式略微带有斜度,则冷凝液自然地返回至蒸气加热炉25,故而方便。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0-10816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气相式加热方法是由连续炉对物体进行加热的气相式加热方法,连续炉具有:蒸气加热炉,其利用热转变液的蒸气的冷凝潜热来进行物体的加热;以及加热炉,其与蒸气加热炉连通。在气相式加热方法中,将物体经由将蒸气加热炉与加热炉之间连通的搬入搬出部向蒸气加热炉或加热炉搬入,利用蒸气加热炉内的设置于比搬入搬出部靠上方处的冷却部对热转变液的蒸气进行冷却,并且,通过连络部使气体在蒸气加热炉与加热炉之间出入,从而使连续炉内的压力均衡,且对被搬入的物体进行加热,连络部设置于比冷却部靠上方处,将蒸气加热炉与加热炉之间连通,且连络部与搬入搬出部相比压力损失小。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相式加热方法,其是由连续炉对物体进行加热的气相式加热方法,所述连续炉具有:蒸气加热炉,其利用热转变液的蒸气的冷凝潜热来进行所述物体的加热;以及加热炉,其与所述蒸气加热炉连通,其中,在所述气相式加热方法中,/n将所述物体经由将所述蒸气加热炉与所述加热炉之间连通的搬入搬出部向所述蒸气加热炉或所述加热炉搬入,/n利用所述蒸气加热炉内的设置于比所述搬入搬出部靠上方处的冷却部对所述热转变液的所述蒸气进行冷却,并且,/n通过连络部使气体在所述蒸气加热炉与所述加热炉之间出入,从而使所述连续炉内的压力均衡,且对被搬入的所述物体进行加热,所述连络部设置于比所述冷却部靠上方处,将所述蒸气加热炉与所述加热炉之间连通,且所述连络部与所述搬入搬出部相比压力损失小。/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07 JP 2018-2098981.一种气相式加热方法,其是由连续炉对物体进行加热的气相式加热方法,所述连续炉具有:蒸气加热炉,其利用热转变液的蒸气的冷凝潜热来进行所述物体的加热;以及加热炉,其与所述蒸气加热炉连通,其中,在所述气相式加热方法中,
将所述物体经由将所述蒸气加热炉与所述加热炉之间连通的搬入搬出部向所述蒸气加热炉或所述加热炉搬入,
利用所述蒸气加热炉内的设置于比所述搬入搬出部靠上方处的冷却部对所述热转变液的所述蒸气进行冷却,并且,
通过连络部使气体在所述蒸气加热炉与所述加热炉之间出入,从而使所述连续炉内的压力均衡,且对被搬入的所述物体进行加热,所述连络部设置于比所述冷却部靠上方处,将所述蒸气加热炉与所述加热炉之间连通,且所述连络部与所述搬入搬出部相比压力损失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式加热方法,其中,
将对所述热转变液进行加热以生成所述蒸气的浴槽配置于所述蒸气加热炉的下部。


3.一种气相式加热装置,其是由连续炉构成而对物体进行加热的气相式加热装置,所述连续炉具有:蒸气加热炉,其利用热转变液的蒸气的冷凝潜热来进行所述物体的加热;以及加热炉,其与所述蒸气加热炉连通,其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井耕一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