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康健专利>正文

一种直蓄分离供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6351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蓄分离供热装置,包括:主体,底件,过滤管,过滤件,保温层和固定件;所述主体为矩形结构,且主体的顶端中间位置设有加水口;所述主体的内部设有加热件以及固体蓄热件,且主体的顶端设有密封保温盖;所述底件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在主体的底部;所述过滤管的内端通过螺纹与主体的出水管相连接,且过滤管的外端与入户管道相连接;过滤管是用来设在出水管的外端的,使得水在经过管道使用的时候,可以经过过滤管的内部,使得过滤管内部的过滤件可以将水垢以及铁渣挡住,从而将其过滤集中收集,而过滤管的内部为倾斜状结构,是为了使得水在经过的时候,不会遇到较大的阻力,使得水可以流畅的通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蓄分离供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供热装置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直蓄分离供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清洁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各类清洁能源供暖的需求越来越大,其中,电蓄热供暖是清洁能源供暖的重要方式之一。例如申请号:CN201910035816.0中涉及一种直蓄分离供热装置,包括热用户,所述热用户包括供热用供热管路,所述供热管路与为热用户供热的供热组件相连通,所述供热管路中设置有二次侧循环泵,所述供热组件包括直供组件、蓄热组件,所述直供组件、蓄热组件并联接入到供热管路中。本专利技术夜间低谷电时电极锅炉加热热水并通过板式换热器对热用户进行供热,同时固体蓄热机组利用低谷电进行蓄热;非低谷电时由固体蓄热机组释放热量,为热用户供热。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固体蓄热式电锅炉造价高和电锅炉水蓄热系统安装场地需求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将夜间直供负荷和蓄热负荷分开,分别由不同的设备承担,电极锅炉承担夜间直供负荷,本专利技术具有安装简便、热效率高、节能环保。基于现有技术发现,现有的直蓄分离供热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长时间使用之后,管道内部容易产生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蓄分离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底件(2),过滤管(3),过滤件(4),保温层(5)和固定件(6);所述主体(1)为矩形结构,且主体(1)的顶端中间位置设有加水口;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有加热件以及固体蓄热件,且主体(1)的顶端设有密封保温盖;所述底件(2)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在主体(1)的底部;所述过滤管(3)的内端通过螺纹与主体(1)的出水管相连接,且过滤管(3)的外端与入户管道相连接;所述过滤件(4)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过滤管(3)的内部,且过滤件(4)的底部与下落孔相接触;所述过滤件(4)包括有导板(401);所述过滤件(4)为环状结构,且过滤件(4)的侧边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蓄分离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底件(2),过滤管(3),过滤件(4),保温层(5)和固定件(6);所述主体(1)为矩形结构,且主体(1)的顶端中间位置设有加水口;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有加热件以及固体蓄热件,且主体(1)的顶端设有密封保温盖;所述底件(2)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在主体(1)的底部;所述过滤管(3)的内端通过螺纹与主体(1)的出水管相连接,且过滤管(3)的外端与入户管道相连接;所述过滤件(4)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过滤管(3)的内部,且过滤件(4)的底部与下落孔相接触;所述过滤件(4)包括有导板(401);所述过滤件(4)为环状结构,且过滤件(4)的侧边为倾斜状结构;所述过滤件(4)的内部设有数层过滤网;所述过滤件(4)的前端底部设有倾斜板状结构的导板(401);所述保温层(5)通过覆盖的方式安装在主体(1)的外侧;所述固定件(6)安装在主体(1)的边角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直蓄分离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有导流孔(101),分离管(102),分离板(103);所述主体(1)由两个腔体组成,且主体(1)的上腔体底部设有导流孔(101);所述导流孔(101)为倾斜状结构;所述主体(1)的内部腔体之间通过两个分离管(102)相连接,且分离管(102)的中间位置设有循环泵;所述分离板(103)安装在主体(1)上腔体的内部中间位置,且分离板(103)的顶端为楔形结构;所述分离板(103)的顶端处于加水口底部,且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健
申请(专利权)人:康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