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景观用生态竹结构模块
本技术涉及竹结构模块
,特别是涉及一种景观用生态竹结构模块。
技术介绍
竹子生长周期较短,在我国南方地区得到大范围种植,且其材质坚韧,易于加工,有些地区的原住民就地取材,用竹子来建造房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竹结构的建筑小品在城市景观建设中也被广泛应用,利用竹子来建造房屋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材料的有机循环利用。以原竹为主的结构构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中,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大多数以传统的榫卯结构进行固定,对原竹结构整体性破坏较大,而且很难模块化使用,需要较长的施工时间,特别是竹制的装饰性隔墙,现有技术中还存在其中部分竹结构损坏必须全部拆卸才能更换的问题,十分麻烦。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景观用生态竹结构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景观用生态竹结构模块,其结构简单,模块化程度高,不需使用榫卯结构,便于对其中的竹竿进行单独更换,后期维护方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景观用生态竹结构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侧板(1)和多个竹竿(3),所述主侧板(1)的一侧设有副侧板(2),所述主侧板(1)上固定连接有上固定绳(4)和下固定绳(5),且上固定绳(4)位于下固定绳(5)的上侧,所述副侧板(2)上开凿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上固定绳(4)相匹配,且上固定绳(4)贯穿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下固定绳(5)相匹配,且下固定绳(5)贯穿第二通孔,所述上固定绳(4)和下固定绳(5)之间连接有松紧螺旋扣(6),且松紧螺旋扣(6)位于副侧板(2)远离主侧板(1)的一侧,所述竹竿(3)上开凿有上切口(301)和下切口(302),所述上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景观用生态竹结构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侧板(1)和多个竹竿(3),所述主侧板(1)的一侧设有副侧板(2),所述主侧板(1)上固定连接有上固定绳(4)和下固定绳(5),且上固定绳(4)位于下固定绳(5)的上侧,所述副侧板(2)上开凿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上固定绳(4)相匹配,且上固定绳(4)贯穿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下固定绳(5)相匹配,且下固定绳(5)贯穿第二通孔,所述上固定绳(4)和下固定绳(5)之间连接有松紧螺旋扣(6),且松紧螺旋扣(6)位于副侧板(2)远离主侧板(1)的一侧,所述竹竿(3)上开凿有上切口(301)和下切口(302),所述上切口(301)挂接在上固定绳(4)上,所述下切口(302)挂接在下固定绳(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观用生态竹结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螺旋扣(6)包括模锻螺旋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芬,陈鑫,严志豪,徐丽娅,刘鹏,沈名扬,章杰,王曦君,谢媛,陈曰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