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泵车用输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306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作工艺较为简单的混凝土泵车用输送管,包括:管体以及一对套设在管体两端的安装法兰,所述的管体为无缝钢管,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的无缝钢管包括以下成分:0.6~0.65%的碳、0.75~1.00%的锰、0.2~0.35%的硅、0.25~0.75%的铬、0.01~0.05%的钛、0.1~0.25%的铜、以及不大于0.02%的磷、不大于0.15%的硫、不大于0.2%的镍,余量为铁。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输送管,既耐磨又具有足够的韧性和硬度,尤其适用于制作混凝土泵车用输送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泵车用输送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输送管,尤其涉及到一种混凝土泵车用输送管。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现代建筑行业中大多采用混凝土泵车灌注混凝土来浇筑高楼框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混凝土需通过高压泵输送到指定的浇筑高度,高度越高,输送管承受的压力越大,混凝土与输送管之间摩擦越严重。为了降低输送管与混凝土之间的磨损,通常采用复合管来制作输送管的管体,该管体的内层钢管全部淬透,而外层则采用低碳钢,并且不淬火。这样,就使得管体既耐磨又保证了具有相当的韧性和硬度。但是,这种工艺较为复杂,废品率较高,使得制作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工艺较为简单的混凝土泵车用输送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凝土泵车用输送管,包括:管体、以及一对套设在管体两端的安装法兰,所述的管体为无缝钢管,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的无缝钢管包括以下成分:0.6~0.65%的碳、0.75~1.00%的锰、0.2~0.35%的硅、0.25~0.75%的铬、0.01~0.05%的钛、0.1~0.25%的铜、以及不大于0.02%的磷、不大于0.15%的硫、不大于0.2%的镍,余量为铁。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泵车用输送管中,所述的管体与安装法兰的连接方式为:所述管体端口的外侧和安装法兰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焊接面,该对焊接面之间形成焊接区,然后,通过焊接将所述的安装法兰固定在管体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泵车用输送管中,所述的焊接面为斜面,形成内小外大的“V”字型焊接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无缝钢管作为输送管的管体,制作工艺比较简单,并通过控制无缝钢管的化学成分,使得得到的管体既耐磨又具有足够的韧性和硬度。此外,内小外大的“V”字型焊接区保证了在焊接过程中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从而为提高焊接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混凝土泵车用输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的附图标记:1、管体,2、安装法兰,3、焊接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泵车用输送管的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泵车用输送管,包括:管体1、以及一对套设在管体1两端的安装法兰2,管体1与安装法兰2的连接方式为:管体1端口的外侧和安装法兰2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焊接斜面,该对焊接斜面之间形成内小外大的“V”字型焊接区,然后,通过焊接,安装法兰2固定在管体1之间形成焊接连接部3,将所述的安装法兰2固定在管体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管体1为无缝钢管,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的无缝钢管包括以下成分:0.6~0.65%的碳、0.75~1.00%的锰、0.2~0.35%的硅、0.25~0.75%的铬、0.01~0.05%的钛、0.1~0.25%的铜、以及不大于0.02%的磷、不大于0.15%的硫、不大于0.2%的镍,余量为铁。综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的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泵车用输送管,包括:管体、以及一对套设在管体两端的安装法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为无缝钢管,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的无缝钢管包括以下成分:0.6~0.65%的碳、0.75~1.00%的锰、0.2~0.35%的硅、0.25~0.75%的铬、0.01~0.05%的钛、0.1~0.25%的铜、以及不大于0.02%的磷、不大于0.15%的硫、不大于0.2%的镍,余量为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泵车用输送管,包括:管体、以及一对套设在管体两端的安装法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为无缝钢管,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的无缝钢管包括以下成分:0.6~0.65%的碳、0.75~1.00%的锰、0.2~0.35%的硅、0.25~0.75%的铬、0.01~0.05%的钛、0.1~0.25%的铜、以及不大于0.02%的磷、不大于0.15%的硫、不大于0.2%的镍,余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开传张晓玲崔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创特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