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框宽度可调节的传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6288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料框宽度可调节的传动系统,包括动力马达、定心传动装置以及具有控制杆且通过旋转控制杆能够调节自身宽度的料框,所述定心传动装置包括主动端轴和从动端轴,所述主动端轴一端设置有能够弹性伸缩的定心锥轴,所述从动端轴一端设置有向内凹陷呈锥形且与从动端轴同轴的第二定位面,所述定心锥轴一端设置有向外突出呈锥形且与能够与第二定位面贴合的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面与主动端轴同轴,所述主动端轴具有的第一摩擦面与从动端轴具有的第二摩擦面贴合定位,使动力马达的动力能够高效地传输到料框控制杆处,料框宽度调节便捷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料框宽度可调节的传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料框宽度可调节的传动系统。
技术介绍
在冶金行业,尤其是金属箔生产行业,卷型材料需要由料框进行运输。由于每个批次生产的金属箔卷型材料长度各不相同,料框的宽度需要根据卷料的长度进行调节。现有技术中,料框宽度均采用人工方式进行调节,没有安全保障且经济效益低,传统的人工调节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较为先进的现有技术中使用动力马达进行动力传输,但动力马达与料框的控制杆是分离的,进行动力传输时需要动力马达的输出端与料框的控制杆有稳定可靠的连接机制,这就要求可移动的料框在对接位置有较高的定位精度;但料框为焊接件,尺寸精度不佳,这就造成了实现料框的精确定位有一定的难度,当定位不准时,动力马达与料框的控制杆未能接触,此时动力马达输出的动力无法传递到控制杆;或者仅部分接触,此时动力马达输出的动力仅有一小部分传输到控制杆,动力传递效率低,效果差,影响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料框宽度可调节的传动系统,通过在动力马达和料框的控制杆之间设置了定心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料框宽度可调节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马达(4)、定心传动装置(3)以及具有控制杆(224)且通过旋转控制杆能够调节自身宽度的料框(2),所述定心传动装置包括主动端轴(33)和从动端轴(36),所述主动端轴一端设置有能够弹性伸缩的定心锥轴(34),所述从动端轴一端设置有向内凹陷呈锥形且与从动端轴同轴的第二定位面(361),所述定心锥轴一端设置有向外突出呈锥形且与能够与第二定位面贴合的第一定位面(341),所述第一定位面与主动端轴同轴,所述主动端轴靠近定位锥轴一端设置有第一摩擦面(331),所述从动端轴靠近第二定位面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摩擦面摩擦接触的第二摩擦面(362),所述动力马...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10 CN 20192168959121.一种料框宽度可调节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马达(4)、定心传动装置(3)以及具有控制杆(224)且通过旋转控制杆能够调节自身宽度的料框(2),所述定心传动装置包括主动端轴(33)和从动端轴(36),所述主动端轴一端设置有能够弹性伸缩的定心锥轴(34),所述从动端轴一端设置有向内凹陷呈锥形且与从动端轴同轴的第二定位面(361),所述定心锥轴一端设置有向外突出呈锥形且与能够与第二定位面贴合的第一定位面(341),所述第一定位面与主动端轴同轴,所述主动端轴靠近定位锥轴一端设置有第一摩擦面(331),所述从动端轴靠近第二定位面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摩擦面摩擦接触的第二摩擦面(362),所述动力马达具有与主动端轴远离第一定位面的一端固定连接的输出轴,所述从动端轴远离第二定位面一端与控制杆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框宽度可调节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端轴靠近第一摩擦面一端设置有凹槽(332),所述主动端轴内设有与主动端轴同轴且与凹槽连通的安装孔(333),所述定心锥轴一端设置有与第一定位面同轴的伸缩轴(343),且另一端设置有凸台(342),所述第一定位面设置于凸台远离伸缩轴一端,所述伸缩轴设置于安装孔内且所述凸台设置于凹槽内,所述伸缩轴外套有弹簧(35),所述弹簧一端与凹槽平面顶紧接触且另一端与凸台顶紧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框宽度可调节的传动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李军仲严钟智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大智能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