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步与边梁共同受力的轻型预制楼梯及其预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6184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踏步与边梁共同受力的轻型预制楼梯,其包括多级踏步、踏步下支撑板、边部支撑框和至少一条整体加强梁,边部支撑框包括两条左右对应设置的边梁和两条端梁,踏步下支撑板支承在边框上,且踏步下支撑板的四边分别与边梁和端梁连接在一起,整体加强梁横向设在踏步下支撑板的上表面,整体加强梁的两端分别与边梁连接在一起,整体加强梁向上凸起,多级踏步设在踏步下支撑板的上表面,踏步的两端分别与边梁连接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轻型预制楼梯即满足楼梯的受力要求,又有效的减小了自重。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预制方法,该方法中轻型预制楼梯是以整体翻转朝下的状态进行的预制的,其适用于上述轻型预制楼梯的预制,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踏步与边梁共同受力的轻型预制楼梯及其预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踏步与边梁共同受力的轻型预制楼梯,还设计一种上述踏步与边梁共同受力的轻型预制楼梯的预制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现浇楼梯,施工质量缺陷较多,容易出现涨模、漏浆等问题,混凝土在达到强度前人员来回走动,易对踏步棱角造成破坏。与现浇混凝土楼梯相比,预制楼梯能提升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一栋楼中预制楼梯构件的标准化程度往往较高,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楼梯在楼梯梯段内采用板式做法,楼梯跨度及板厚都较大,当采用预制楼梯时,往往因自重较大,而给现场吊装带来负担,特别是住宅项目的剪刀梯,单个楼梯构件自重超过5吨,极大地增加了吊装负担。对于预制楼梯构件,为保证能顺利吊装,目前采用的做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加大塔吊吊装能力;二是将跨度大的预制楼梯分为两段,中间设结构梁将两段楼梯连接为一个整体。然而,加大塔吊吊装能力,会直接增加整个项目的建造成本;而将楼梯构件分为两段的做法,会增加现场的吊装工作量。按照广东省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2020年底省内新建建筑15%以上采用装配式、2025年底达到35%以上。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楼梯构件对装配式项目的吊装影响,特别是对装配式住宅项目的吊装影响,将会更加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踏步与边梁共同受力的轻型预制楼梯,其即满足楼梯的受力要求,又有效的减小了自重。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的上述踏步与边梁共同受力的轻型预制楼梯的预制方法。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踏步与边梁共同受力的轻型预制楼梯,其包括多级踏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踏步下支撑板、边部支撑框和至少一条整体加强梁,边部支撑框包括两条左右对应设置的边梁和两条分别连接两条边梁的两端的端梁,踏步下支撑板支承在边框上,且踏步下支撑板的四边分别与边梁和端梁连接在一起,整体加强梁横向设在踏步下支撑板的上表面,整体加强梁的两端分别与边梁连接在一起,整体加强梁向上凸起,多级踏步设在踏步下支撑板的上表面,踏步的两端分别与边梁连接在一起,且整体加强梁与其中的踏步对应,并设于对应的踏步内,与踏步筑成一体。进一步的,在踏步内预埋轻型材料。进一步的,轻型材料为空心PVC管或实心PVC棒。进一步的,整体加强梁包括一排横向排列的多个呈三角形状的成型钢筋、多条横向穿于成型钢筋中用于连接成型钢筋的横向连接钢筋和设在两端的端部连接钢筋,端部连接钢筋的一部分延伸入边梁内,与边梁连接在一起。进一步的,轻型预制楼梯还包括预埋在侧边的翻转吊钉和吊装吊钉。进一步的,在轻型预制楼梯的两端分别预设有安装孔,并在安装孔处预埋有用于加强安装孔的孔处加强筋。进一步的,踏步内设有钢筋网片,钢筋网片折弯形成的形状与踏步的形状相应。进一步的,踏步下支撑板包括薄板、多条并排设在薄板表面的横向钢筋和多条并排设在薄板表面的纵向钢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上述的轻型预制楼梯的预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轻型预制楼梯是以整体翻转朝下的状态进行的预制,按照轻型预制楼梯形状安装好成型模,成型模的与踏步对应的部位位于下面,其余对应部位位于上面;S2:在成型模内绑扎好轻型预制楼梯的各部件所需的钢筋和预埋件;S3:往成型模内浇捣混凝土;S4:成型脱模,翻转至朝上状态,洒水养护。进一步的,步骤S4中,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就进行脱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轻型预制楼梯通过踏步、踏步下支撑板、边部支撑框和整体加强梁有效连接成一个整体,满足了楼梯构件的受力要求,与传统预制楼梯相比,有效的减小了楼梯自重,使得本专利技术的轻型预制楼梯能适用于建设项目的正常塔吊吊重能力,同时不增加现场的吊装工作量,对装配式项目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2、本专利技术的轻型预制楼梯可在踏步内预埋轻型材料,从而可进一步减轻本专利技术的轻型预制楼梯的重量。3、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方法采用反向预制方式,即在预制过程中轻型预制楼梯是以整体翻转朝下的状态进行的,成型脱模后才翻转过来,这样更适用于本专利技术的轻型预制楼梯的预制,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轻型预制楼梯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轻型预制楼梯的边梁及端梁的配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轻型预制楼梯的踏步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轻型预制楼梯的整体加强梁的钢筋结构的侧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轻型预制楼梯的整体加强梁的钢筋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含义:1-边梁;2-踏步;2a-踏步钢筋;3-空心PVC管;4-端梁;5-翻转吊钉;6-吊装吊钉;7-安装孔;8-孔处加强筋;9-钢筋网片;10-钢筋组;11-整体加强梁;11a-成型钢筋;11b-端部连接钢筋;11c-横向连接钢筋;12-踏步下支撑板;13-吊钉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踏步与边梁共同受力的轻型预制楼梯,其包括多级踏步2、踏步下支撑板12、边部支撑框和两条整体加强梁11。其中,边部支撑框包括两条左右对应设置的边梁1和两条分别连接两条边梁1的两端的端梁4,踏步下支撑板12包括薄板、多条并排设在薄板上表面的横向钢筋和多条并排设在薄板下表面的纵向钢筋。踏步下支撑板12支承在边框上,且踏步下支撑板12的四边分别与边梁1和端梁4连接在一起,将边框连接成一整体。两条整体加强梁11均横向设在踏步下支撑板12的上表面,分别位于靠近轻型预制楼梯的两端的位置,整体加强梁11的两端分别与边梁1连接在一起,整体加强梁11呈三角形状向上凸起,多级踏步2设在踏步下支撑板12的上表面,踏步2的两端与边梁1连接在一起,踏步下支撑板12对踏步2进行支撑。两条整体加强梁11与其中的两级踏步2对应,并设于对应的踏步内,与踏步筑成一体。向上凸起的整体加强梁11能对踏步2起到沿踏步下支撑板12方向的支撑力和连接两条边梁1的作用,对轻型预制楼梯进行整体加强,使得轻型预制楼梯能满足受力要求。上述的轻型预制楼梯的各部件为一同进行混凝土的浇捣成型,成型为一体。为了能进一步的减轻轻型预制楼梯的重量,本实施例在除了整体加强梁11对应的两极踏步外,其余踏步2内均预埋轻型材料,轻型材料为空心PVC管3,空心PVC管3横向设在踏步2内。当然,轻型材料还可以为实心PVC棒及其它轻型填充料。如图5和图6所示,整体加强梁11包括一排横向排列的多个呈三角形状的成型钢筋11a、多条横向穿于成型钢筋11a中用于连接成型钢筋11a的横向连接钢筋11c和设在两端的端部连接钢筋11b,端部连接钢筋11b折弯呈三角形状,端部连接钢筋11b的两端部均向下延伸入边梁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踏步与边梁共同受力的轻型预制楼梯,其包括多级踏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踏步下支撑板、边部支撑框和至少一条整体加强梁,所述边部支撑框包括两条左右对应设置的边梁和两条分别连接两条所述边梁的两端的端梁,所述踏步下支撑板支承在所述边框上,且所述踏步下支撑板的四边分别与所述边梁和端梁连接在一起,所述整体加强梁横向设在所述踏步下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整体加强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边梁连接在一起,所述整体加强梁向上凸起,多级所述踏步设在所述踏步下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踏步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边梁连接在一起,且所述整体加强梁与其中的所述踏步对应,并设于对应的所述踏步内,与所述踏步筑成一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踏步与边梁共同受力的轻型预制楼梯,其包括多级踏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踏步下支撑板、边部支撑框和至少一条整体加强梁,所述边部支撑框包括两条左右对应设置的边梁和两条分别连接两条所述边梁的两端的端梁,所述踏步下支撑板支承在所述边框上,且所述踏步下支撑板的四边分别与所述边梁和端梁连接在一起,所述整体加强梁横向设在所述踏步下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整体加强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边梁连接在一起,所述整体加强梁向上凸起,多级所述踏步设在所述踏步下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踏步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边梁连接在一起,且所述整体加强梁与其中的所述踏步对应,并设于对应的所述踏步内,与所述踏步筑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步与边梁共同受力的轻型预制楼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踏步内预埋轻型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踏步与边梁共同受力的轻型预制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轻型材料为空心PVC管或实心PVC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步与边梁共同受力的轻型预制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加强梁包括一排横向排列的多个呈三角形状的成型钢筋、多条横向穿于所述成型钢筋中用于连接所述成型钢筋的横向连接钢筋和设在两端的端部连接钢筋,所述端部连接钢筋的一部分延伸入所述边梁内,与所述边梁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步与边梁共同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其功魏偲李娜刘俊臣耿凌鹏张建华黄莉萍陈春晖毛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建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