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肋环型多撑杆弦支穹顶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的空间结构
,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预应力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肋环型多撑杆弦支穹顶。
技术介绍
随着对大跨度大空间的需求日益增长,人们创造性的提出了大量新型的大跨度预应力空间结构体系,其中弦支穹顶是支承于周边受压环梁上的一种预应力结构,具有很高的结构效率。它由上部单层网壳、下部斜索、环索、撑杆组成,对拉索施加预应力后整个结构形成张力结构,能有效提高结构刚度,其中,各环撑杆上端与单层网壳铰接连接,下端与斜索相连,并由环索连接在一起。当结构承受外部荷载时,撑杆能为单层网壳提供有效的弹性支撑。可见,撑杆在弦支穹顶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传统弦支穹顶只在每圈环索与斜索连接处设置撑杆,因此,对上部单层网壳的支撑作用有限,若结构跨度增大时,往往只能通过增加下部索杆系的圈数来增加撑杆的数量,而这将显著增加工程造价。虽然,现有的弦支穹顶结构有着卓越的空间跨越能力,但在需要应对更大跨度时,传统弦支穹顶存在某些不足之处:(1)下部索杆系对上部单层网壳的支撑点有限,且斜索在较大的屋面风荷载作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肋环型多撑杆弦支穹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单层网壳(1)和下部索杆体系,其中下部索杆体系包含斜索(2)、环索(3)、主撑杆(4)、次撑杆(5);单层网壳(1)位于结构上部,为刚性节点连接的空间网格结构,下部索杆体系成肋环型布置,其中斜索(2)水平方向呈径向辐射状布置;竖直的主撑杆(4)上端与单层网壳(1)焊接球节点铰接,下端与斜索(2)一端铰接,斜索(2)另一端与单层网壳(1)铰接;环索(3)呈环形闭合布置,连接在主撑杆(4)和斜索(2)的连接处;除主撑杆(4)外,沿径向在单层网壳(1)和斜索(2)之间还设有次撑杆(5),次撑杆(5)为一根或多根,下端通过索夹(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肋环型多撑杆弦支穹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单层网壳(1)和下部索杆体系,其中下部索杆体系包含斜索(2)、环索(3)、主撑杆(4)、次撑杆(5);单层网壳(1)位于结构上部,为刚性节点连接的空间网格结构,下部索杆体系成肋环型布置,其中斜索(2)水平方向呈径向辐射状布置;竖直的主撑杆(4)上端与单层网壳(1)焊接球节点铰接,下端与斜索(2)一端铰接,斜索(2)另一端与单层网壳(1)铰接;环索(3)呈环形闭合布置,连接在主撑杆(4)和斜索(2)的连接处;除主撑杆(4)外,沿径向在单层网壳(1)和斜索(2)之间还设有次撑杆(5),次撑杆(5)为一根或多根,下端通过索夹(6)与斜索(2)相连,上端通过销轴(7)与单层网壳(1)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亮,张步宽,郭正兴,张培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