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药饮片生产的切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135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中药饮片生产的切制结构,其结构包括机体、电源线、控制开关、支撑腿、进料筒、观察检测口、驱动箱、弹簧杆、固定杆、刀板、刀片、导辊和输送带,通过在筒体内部右中部设置了推动装置,通过控制开关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内圆盘转动,内圆盘带动活动杆活动使第一滑块在活动杆上滑动,同时第一滑块带动第二滑块使推杆再限位块中进行往复滑动,推杆推动滑板在滑轨上滑动,使进料口扩大或缩小,达到控制进料口塑料厂的效果,本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有效的解决了传统中药饮片生产的切制结构使用过程中对于进料口加料速率控制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中药饮片生产的切制结构
本技术涉及中药饮片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中药饮片生产的切制结构。
技术介绍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这个概念表明,中药材、中药饮片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中药饮片包括了部分经产地加工的中药切片,原形药材饮片以及经过切制、炮炙的饮片,前两类管理上应视为中药材,只是根据中医药理论在配方、制剂时作饮片理解,在中药饮片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切制结构对中药进行切片处理。但是在中药饮片生产的切制结构使用过程中,现有技术对于填料时的速率控制效果较差,过多添加中药材时容易导致中药材叠加造成切片不均匀,影响中药材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用于中药饮片生产的切制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对于填料时的速率控制效果较差,过多添加中药材时容易导致中药材叠加造成切片不均匀,影响中药材使用效果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中药饮片生产的切制结构,包括机体,推动装置,用于对中药材添加进料的速度进行控制;观察检测口,用于对机体内部的流程进行观察和方便维修;出料口,用于对处理好的中药材进行排出;输送带,用于对需要处理的中药材进行运输;固定杆,用于对支座进行固定安装;支座,用于对进行弹簧杆进行固定安装;弹簧杆,用于驱动刀板进行上下运动;驱动刀板,用于对刀片进行固定安装;刀片,用于对中药材进行切片处理;进一步的,所述刀片呈长方体状,并且刀片共设置有十四个;进一步的,所述弹簧杆内部设置有弹簧,并且弹簧杆伸展范围为10-20厘米。进一步的,所述机体背面右端设置有电源线,所述机体右上端固定有控制开关,所述机体底部四端固定有支撑腿,所述机体顶部右端设置有进料筒,并且进料筒与机体呈贯通结构,所述机体顶端中部设置有观察检测口,所述机体顶部左端设置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前端面设置有防尘罩,所述机体左端设置有出料口,并且出料口与机体呈贯通结构,所述机体前端面左端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背面设置有主动轮,并且主动轮与第一电机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外表面缠绕有皮带,所述皮带内侧面上端设置有从动轮,并且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外表面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背面设置有卡件,所述机体前端面左端三分之一处设置有卡扣,并且卡件与卡扣凹槽处相互插接,所述主动轮背面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于支座底部,所述转轴背面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背面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设置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外表面上端设置有固定杆,并且固定杆与机体内部左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杆底部固定有刀板,所述刀板底部均匀安装有刀片,所述机体内部左右水平相对设置有导辊,所述导辊外表面缠绕有输送带。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筒包括筒体、进料口、滑轨、滑板、滑轮和推动装置,所述筒体顶部左端设置有进料口,并且进料口与筒体呈贯通结构,所述滑轨安装于筒体内部右上端,所述滑板与滑轨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滑轮均匀安装于滑板左端,所述筒体内部右中部设置有推动装置,所述筒体与机体顶部右端固定连接,并且筒体与机体呈贯通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推动装置包括外圆盘、内圆盘、第二电机、活动杆、第一滑块、固定件、弧形板、第二滑块、推杆和限位块,所述外圆盘右端中部安装有内圆盘,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外圆盘左端中部,并且内圆盘与第二电机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杆通过插销与内圆盘右端中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与活动杆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件与活动杆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与固定件左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一滑块背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杆与第二滑块内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推杆贯穿于限位块中部,所述推杆与滑板右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源线、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控制开关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推杆呈L型,并且推杆长度设置为20厘米。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内侧面均呈光滑平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和内圆盘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方向,并且第二电机带动内圆盘转动的角度为360°。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长度设置为厘米,并且第一滑块在活动杆上的滑动范围为10-20厘米。进一步的,所述外圆盘为铝合金材质。进一步的,所述机体为不锈钢材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现有技术对于填料时的速率控制效果较差,过多添加中药材时容易导致中药材叠加造成切片不均匀,影响中药材使用效果的问题,通过在筒体内部右中部设置了推动装置,通过控制开关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内圆盘转动,内圆盘带动活动杆活动使第一滑块在活动杆上滑动,同时第一滑块带动第二滑块使推杆再限位块中进行往复滑动,推杆推动滑板在滑轨上滑动,使进料口扩大或缩小,达到控制进料口塑料厂的效果,本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有效的解决了传统中药饮片生产的切制结构使用过程中对于进料口加料速率控制较差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驱动箱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进料筒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推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推动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机体-1、电源线-2、控制开关-3、支撑腿-4、进料筒-5、观察检测口-6、驱动箱-7、防尘罩-8、出料口-9、第一电机-10、主动轮-11、皮带-12、从动轮-13、卡件-14、卡扣-15、转轴-16、支座-17、转盘-18、连接杆-19、弹簧杆-20、固定杆-21、刀板-22、刀片-23、导辊-24、输送带-25、筒体-51、进料口-52、滑轨-53、滑板-54、滑轮-55、推动装置-56、外圆盘-561、内圆盘-562、第二电机-563、活动杆-564、第一滑块-565、固定件-566、弧形板-567、第二滑块-568、推杆-569、限位块-561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中药饮片生产的切制结构:包括机体1,推动装置56,用于对中药材添加进料的速度进行控制;观察检测口6,用于对机体1内部的流程进行观察和方便维修;出料口9,用于对处理好的中药材进行排出;输送带25,用于对需要处理的中药材进行运输;固定杆21,用于对支座17进行固定安装;支座17,用于对进行弹簧杆20进行固定安装;弹簧杆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中药饮片生产的切制结构,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推动装置(56),用于对中药材添加进料的速度进行控制;/n观察检测口(6),用于对机体(1)内部的流程进行观察和方便维修;/n出料口(9),用于对处理好的中药材进行排出;/n输送带(25),用于对需要处理的中药材进行运输;/n固定杆(21),用于对支座(17)进行固定安装;/n支座(17),用于对进行弹簧杆(20)进行固定安装;/n弹簧杆(20),用于驱动刀板(22)进行上下运动;/n驱动刀板(22),用于对刀片(23)进行固定安装;/n刀片(23),用于对中药材进行切片处理;/n其中,所述刀片(23)呈长方体状,并且刀片(23)共设置有十四个;/n其中,所述弹簧杆(20)内部设置有弹簧,并且弹簧杆(20)伸展范围为10-20厘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中药饮片生产的切制结构,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推动装置(56),用于对中药材添加进料的速度进行控制;
观察检测口(6),用于对机体(1)内部的流程进行观察和方便维修;
出料口(9),用于对处理好的中药材进行排出;
输送带(25),用于对需要处理的中药材进行运输;
固定杆(21),用于对支座(17)进行固定安装;
支座(17),用于对进行弹簧杆(20)进行固定安装;
弹簧杆(20),用于驱动刀板(22)进行上下运动;
驱动刀板(22),用于对刀片(23)进行固定安装;
刀片(23),用于对中药材进行切片处理;
其中,所述刀片(23)呈长方体状,并且刀片(23)共设置有十四个;
其中,所述弹簧杆(20)内部设置有弹簧,并且弹簧杆(20)伸展范围为10-20厘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药饮片生产的切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背面右端设置有电源线(2),所述机体(1)右上端固定有控制开关(3),所述机体(1)底部四端固定有支撑腿(4),所述机体(1)顶部右端设置有进料筒(5),并且进料筒(5)与机体(1)呈贯通结构,所述机体(1)顶端中部设置有观察检测口(6),所述机体(1)顶部左端设置有驱动箱(7),所述驱动箱(7)前端面设置有防尘罩(8),所述机体(1)左端设置有出料口(9),并且出料口(9)与机体(1)呈贯通结构,所述机体(1)前端面左端设置有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背面设置有主动轮(11),并且主动轮(11)与第一电机(10)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11)外表面缠绕有皮带(12),所述皮带(12)内侧面上端设置有从动轮(13),并且主动轮(11)通过皮带(12)与从动轮(13)外表面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11)背面设置有卡件(14),所述机体(1)前端面左端三分之一处设置有卡扣(15),并且卡件(14)与卡扣(15)凹槽处相互插接,所述主动轮(11)背面设置有转轴(16),所述转轴(16)贯穿于支座(17)底部,所述转轴(16)背面设置有转盘(18),所述转盘(18)背面设置有连接杆(19),所述连接杆(19)底部设置有弹簧杆(20),所述弹簧杆(20)外表面上端设置有固定杆(21),并且固定杆(21)与机体(1)内部左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杆(20)底部固定有刀板(22),所述刀板(22)底部均匀安装有刀片(23),所述机体(1)内部左右水平相对设置有导辊(24),所述导辊(24)外表面缠绕有输送带(25)。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永春张凯吴三军吴自文刘越胜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同善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